理虽如此,叫我情何以堪

 

他操起了砍材刀准备冲进屋内将那个男人……...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
言语暴戾,触动
怒气。
 




有些时候别人对你的好意也会让你产生反感,甚至是抵触的心理。

经常会遇到一些人,总喜欢跟别人讲大道理,分析出你的问题所在,并给你很多他们认为可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好像你是个病人,他是医生,只要你吃了他给你开的方子,保证药到病除。讲完了之后,我会有种感觉:你讲的道理我都知道,可是理虽如此,叫我情何以堪。

情绪没有被接纳,别人的道理就听不进去。不但如此,当时我还会对对方产生反感,甚至是抵触的心理。不幸的是:我常常也是这样对别人,在讲别人给别人建议的时候,好像自己是个从不会陷入情绪,不会犯错的圣人一样。
 
有一次在学校里吃饭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在读研的时候,吃饭时遇到熟人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天下午我就在食堂里碰到了我们一个兴趣小组里的一个女生。我打好饭菜,坐到她对面,这时候她刚刚吃完。我一坐下来,她就开始诉苦:“自己是如何的被别人误会,她们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呢?我觉得我这样做是对的,也许是我们缺乏沟通吧……”她在说的时候,我在吃饭,就简单的回应她说:“嗯!”或者“是的!”可是头脑一直在分析:问题在哪里,如何去处理这样的问题。

那次我憋了一肚子建议,还好没有说出来。

吃完饭后我正准备把自己对她的问题分析结论和开的方子告诉她时,她说:“现在感觉心里放下了,跟你讲话感觉挺放松的,你没有架子。之前跟别人分享,他们给我的感觉就是,我是个病人,他们是医生,他们高高在上,像一个圣人一样,不能体会我的感受……”

听到这里,我硬生生的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那次之后,我才意识到:情绪不需要反应,而需要被接纳。对于女生来说,男生的倾听比给许多冷冰冰的道理显得温情的多。当情绪被接纳的时候,情绪就可以在理性中自由的表达出来。

情绪是中性,它是我们心灵的窗户。任何的情绪都需要被接纳,但不能被放纵。

以前听到一个故事“三个忠告”,一个男人为了让妻子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外出工作,二十年后回家,在回家前老板给了他三个忠告。傍晚这个男人到家门口时透过家门可以清晰听到屋里面另一个男人的声音,作为男人的第一反应,愤怒中夹着妒忌,在极度生气的情况下他操起了砍材刀准备冲进屋内将那个男人杀了。就在这时候他想起了第三个忠告:不要在冲动时做任何决定,可能这个决定会让你后悔一辈子。

于是他冷静下来,在屋外坐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很早就敲开了门,妻子见他回来十分高兴。

但他却很冷漠:那个男人是谁?他妻子笑着说:那是我们的儿子…你走后没多久我就…这时他发现这个年轻小伙竟和自己长得相似极了。

如果当时这个男人放纵了自己的情绪,那么悲剧就避免不了。
 
现实生活中许多的悲剧不就是这么酿成的吗?道理都懂就是抵挡不了当时的情绪。

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令人伤感的事情,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一位女子因为与丈夫争执,狂怒中下车,最终被老虎拖走,酿成重伤;下车营救的妈妈更加惨,因此丧命。

一家人出去旅游本应开开心心,却因夫妻的拌嘴酿成了悲剧。悲剧之后,许多人拿此事做文章,批评女人情绪化。如果当时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就不会发生接下来的惨剧。

控制自己的情绪对说的人来说容易,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理虽如此,叫我情何以堪?情绪上来的时候,智商为零。然而如果在车子里,丈夫面对妻子的情绪可以给予倾听和接纳,也许小事就会化了,悲剧就不会发生。

 



圣雅各曾说:“但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 ”意思是说:我们要专注的听,全面的听,然后思考后再说出来,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如果广东那位开车的丈夫开车的时候可以全面的倾听妻子,接纳妻子的情绪,那么妻子也许不会把刚出生的婴孩丢到车外。如果湖北那个男人可以像故事里的男人一样,冷静一会,理性的思考一下,也许就不会摔死自己的双胞胎儿子。

看到或者听到这些事情,我们习惯了按理说应该是如何。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我们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许多的悲剧是放纵情绪酿成的,这次的老虎咬人事件,只是再一次告诉我们,我们通常不会从历史和身边的事件中吸取教训。

对于别人的悲剧,我们很多的时候是理性上的认知,并不是情感上的同理。我们在理性的认同,但情感上否定了这种情绪,所以当环境来的时候,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更加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无法面对,更无法冷静的去处理。所以才会有:理虽如此,叫我情何以堪。

只有情绪被认同和接纳,对方或者自己才能认真的去面对自己的情绪,情绪才能在理性中自由的表达。


麦粒——回归家庭·复兴从家庭开始
更多好文请关注麦粒课堂


    关注 麦粒课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