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式太极心得—洪式太极拳的松与紧(刚与柔)(一)

 

人有品拳亦有品点击上方“洪式太极网”可订阅我的老师杨喜寿教授经常引洪公的话说练太极拳须“放松、慢练、...

人有品    拳亦有品
击上方“洪式太极网”可订阅
我的老师杨喜寿教授经常引洪公的话说练太极拳须“放松、慢练、圈要圆”,这是很正确的方法。但这个“松”字让人迷惑,很容易将“松”变成“软、懈”,在实用中是非常危险的,太极功夫也很难有所提高,出手即受制;为避免“软、懈”,初学者又会出现拙力,看起来像个木头人,实用时更易受伤。 大部分初学的拳友都知道放松的重要性,但不清楚如何放松、何处放松,从而将“松”变成了“软”;但人体的运动就是神经控制肌肉(有目的的由大脑神经来控制运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心与意合吧),身上的肌肉不伸缩紧张,人是无法活动的,更别说练拳了。那么太极拳的这个“松”和“紧”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我认为,这其实和太极拳的阴阳、虚实论是分不开。太极不是不松,而是紧中有松,“松”的关键在于关节处,比如腰裆胯、肩、肘等部位,关节部位不松则劲力不通达(见“浅谈太极拳的节节贯穿”);太极拳也不是不紧而是松中有紧,这个“紧”实际上是靠缠法体现出来的,初学者放松慢练,慢慢把缠法做足,就会由松入紧,如同拧紧的一条毛巾,打在人身上是很疼的,这个紧就不再是拙劲了。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里又提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洪老先辈也说:过则丢,不及则顶。可见在做缠法的同时,不能出现过或不及的情况,否则就会或丢或顶,而谬以千里了。如果对方按或挤的力大,我方必须加大手上缠法,否则难以拨动对方;但初学者在做足缠法的时候,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缠过了,不但不能把对方打倒,反而被自己缠死了,从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针对这样的情况,杨澄浦在《太极拳术十要》之三松腰中有解决方法:“有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但杨氏太极是不讲缠法的,我们在这里可以借用一下他的说法:若手的缠法不足,身体(腰裆)缠法补上;若身体(腰裆)缠法不足,则步法补上;若步法加仍不够,那就是和人差的太远了,继续跟着师傅磨练吧。 洪公在《臆解》中对松有另一个解释:“松即圆转”,这几个字更是将松和紧的关系说的清楚,松沉中带有掤劲,通过公转和自转让松沉的劲和肌肉“紧”起来(即缠丝劲),这就避免了“松”和“紧”的矛盾,达到松中有紧,紧中有松的目的,即所谓的刚柔相济。

-- 个人体会,欢迎指正。

复制和转帖请注明出处,征得本人同意,谢谢!

Hawks.zhou 于桂林蜗居

2012年12月25日

洪式太极拳联合会                          

联系方式:

联系人:洪森

手机:13964091856              

微信:taijihongsen

QQ:605343601

邮箱:605343601@qq.com

网址:www.taijihong.cn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dhongsen

北京洪式太极拳研究会

联系方式:

联系人:蔡鸿意手机:13693109319              

微信:A13693109319

QQ:582752829

邮箱:582752829@qq.com
长按下方二维码轻松关注


    关注 洪式太极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