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做酥

 

中秋到了,你会想到什么?...

点击上方“文学顾事
”可快速关注
美文欣赏
中秋做酥   
顾志周
 




中秋佳节,月饼飘香,而我的家乡却推崇一种自制的美食——酥。
家乡的酥最独特了,相信你可能还不曾见过、品尝过。其制作程序非常复杂。首先将挑选上好的饱满的糯米用清水浸上小半天,然后放在竹编上晒上一两天,再用碾粉机或石磨磨成细粉,拿塑料袋套好放进瓷罐里封严,千万不能沾上湿气弄潮了。临近中秋节时,把糯米粉掺点水放在锅里搅拌成团,放在案板上揉成一张张薄饼,然后用刀片把它一张张分割成巴掌大小,并剪成不同图案。然后将其粘合折叠成不同形状,有的像飞机,有的像螃蟹,有的像龙虾,有的像梅花,有的像飞鸟,等等。

有的更是别出心栽,粘合成诸如“福如东海”、“花好月圆”、“双喜临门”等繁体字,不一而足。在我们那儿,每个村里都有几个专门替人做酥的人,就像民间的剪花能手一样受人爱戴。若是自己吃的呢,蒙骗嘴馋的孩子呢,则可以简单点,随便用剪刀剪成各种形状的细块,叫做酥丁,一手可以抓十几个。以上弄完后,再小心冀冀地放在竹篇上,在太阳底下曝晒几天。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放在油锅里煮了。拿一双长长的竹筷夹着,看它由白变黄了,再夹上来。酥容易吸湿气回潮,一回潮就变软了,所以常用塑料装好并封严口。

酥在我家乡只有中秋时节做一次,不像厦门这边一年四季都有的。在我家乡,中秋节给未过门的媳妇送节是最讲究送酥的,就像清明送清明果、端午送粽子一样隆重,所以父母们都把做酥当成一件大事来抓。若哪家是要用来送未过门的儿媳妇的,一般都要请那些做酥能手来家里帮忙,尽量弄出一些好看的造型,以讨亲家的欢心。当你在村道上看到准新郎拘谨地肩挑两只红绿漆大竹篮,竹篮里装满摆放整齐的金灿灿的上面盖一张红纸的酥,以及酒、鱼、肉和新衣料时,你就会强烈地意识到,一年一度中秋佳节的气份更加浓郁了。
酥也像瓜子花生一样,是一种泡茶待客的食品,会过日子的人家,一直到年底了,还有酥端出来。小孩子哭闹了,做父母的拿几个酥丁出来哄一哄,小孩子就立刻破涕为笑了。我到过很多地方,唯独没有碰上我家乡那样正宗的、又香又脆的酥,因想酥着实应列为家乡的特产之一。

记得小时候有一年,我和奶奶坐火车给我上饶市里的亲戚送些酥去,中途我自己拿一个出来吃,直把周围几个乘客惹得口水直流,纷纷问我们这是什么,要拿钱跟我奶奶买,我那时就想,城里没有我家乡好,不然怎么连酥都没吃过呢?本文始发于厦门晚报。

微信号:gcb6161
投稿邮箱:gcb6161@163.com
声  明:
文学顾事为大众文学微刊,致力于打造最具广泛性的群众文学平台。现面向全国作家,文学爱好者征稿,不论名家、新人,均可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故事。一周内打赏80%作为稿费,若在一周内阅读量达500以上者(点击越多,红包越大),主编另发神秘红包给作者。(稿费低于10元时在文学顾事作者交流群当红包发放)


    关注 顾家有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