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朝九晚五的工作作息

 

人类历经漫长的进化过程可不是为了能够朝九晚五地工作。人类最初从狩猎者和采集者开始进化。除了饥饿、部落间战争和偶尔被野兽捕食,早期人类的生活也不算太糟糕。...

人类历经漫长的进化过程可不是为了能够朝九晚五地工作。人类最初从狩猎者和采集者开始进化。除了饥饿、部落间战争和偶尔被野兽捕食,早期人类的生活也不算太糟糕。

狩猎时,人们常常会突然进入紧张的状态。而狩猎结束后,人们便可享受大量的闲暇时光。但凡尝试过用尖利的木棍捕猎活物的人都能证明捕猎着实是个技术活儿。狩猎要求狩猎者全神贯注,所有感官互相协调,不放过猎物的一举一动。

狩猎活动对知识面也有一定的要求。凭借《枪炮、病菌和钢铁》(Guns, Germs and Steel)一书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曾在其书中指出,人类早期所进行的狩猎和采集活动对于智力的要求远超过当今任何一种职业。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狩猎者必须具备辨识上百种声音、踪迹以及菌类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狩猎生活方式下,不管投入时间的多少,只有取得具体劳动成果的人才能获得报酬。你别无选择:要么为了你的部落和家人寻找食物,要么选择挨饿。在这种生存压力的刺激下,劳动效率自然倍增。
农耕、苦工和奴役


人类发明农耕之后,此前持续演化了数百万年的狩猎生活方式顿时退出了历史舞台。狩猎活动常常是短促而集中的。而不同于狩猎的是,农耕生活奖赏的是日复一日、勤勤恳恳地付出。农民们需要时时刻刻盯着农作物。正是在人类从事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时,传统的工作日制度初步形成。

农业打破了狩猎–采集生活中的平等主义。农产品可以囤积,这便意味着,农业社会中可能出现巨大的贫富差距。贫富差距进而导致了权力的差距。狩猎时期部落领袖是唯一的社会领导阶层。而在农耕时期,却产生了更多的社会阶级。并且,处在社会顶层的人只占少数。大多数人都处于社会底层。

农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尽管农业给人类发展带来了不可思议的优势,但从狩猎到农耕的这场革命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仍算是相对邻近的一场革命。人类基因的进化并没有跟上社会制度革新的步伐。人类的基因似乎仍处在捕猎羚羊、采集植物种子的时代。因此,人类的发明与革新实际上使人类脱离了自然的进化节奏。
工业时代:8小时工作制初步形成
在更邻近的一场革命中,人类经历了新的蜕变。这场革命便是工业的形成。农耕时代,人们在地里劳作。这时,人们则是在工厂内辛苦劳累。

工业时代,工厂作业依赖于高度专业化的分工。这种专业化分工通常是以技能和知识为代价的。可见,这种生活方式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就更大了。狩猎时期,人类通过不断训练,获得了捕猎野生动物的技能。农耕时期,人类学会了从不断变化的地理气候中寻找线索,遵循大自然的指引。而在工业时期,工人们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一个动作。专业化分工背后的逻辑战胜了人类基因的自然传承。人类也从户外走进了室内。

人们工作时,不再是身处大自然,而是和其他人挤在一座座高大的建筑物内,被机器包围着。狩猎时期,为了觅食而单独捕猎的个人或者小团体,共同组成了部落这样一个有机体。在工业时期,人们则犹如一个更大的机体中的微小细胞。而处在这个机体中的人类缺乏创造力,并且毫无个性可言。

人类基因的进化程度还不足以适应工业时代的生活方式。尽管工业时代的生活方式是符合资本主义以及理性经济学的逻辑的。然而,这种生活方式并不符合人类DNA进化的逻辑。我们抛弃了短暂而集中的劳动方式,换来的却是日复一日、长时间单调乏味的劳作。我们抛弃了重视技术、依靠知识的工作,换来的却是如同机械链条一般、高度专业化的刻板工作。我们抛弃了阳光普照下的非洲草原,只为将自己禁锢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之内。

而在这钢铁铸造的工作场所中,人们的工作时间从8小时变为了10小时,12小时,甚至是16小时。
信息时代和一个更加贴近自然的工作日程
幸运的是,生活并非总是如此惨淡。工业时代之后,人类再次经历变革。而这一次,人类终于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信息革命正逐步促进机器人取代人力。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在高度依托科技创新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中谋求生存之道。

诚然,在古老的非洲热带草原上从事计算机编程的人可能寥寥无几。但是,相比工厂作业,信息密集型工作的节奏与自然劳作的节奏要更加贴近。

首先,信息密集型的工作可是份技术含量极高的工作。从事信息产业的你也许无法分辨鸟鸣与羚羊的叫声,但你总得知道服务器端编程语言和数据库语言的差别吧。在信息时代,知识回归王道,而创造性的工作也不再是仅属于少数精英人士的奢侈品。

其次,集中而短暂的工作日程战胜了长时间持续的劳作,成为符合信息时代的工作作息。一个成功的发明、算法或设计的构思过程通常只需数秒。但这一瞬间所创造出的价值却远远高于数百小时平凡工作所创造的价值。假若我的一篇文章突然大获成功,可以想象,接下来短短的几年内,我便可收获数以千计的新读者,收入也定会节节攀升。这种极端的成功经历对于工业时代,甚至农耕时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再次,尽管信息时代仍存在收入差距和社会等级,但人与人之间正变得更加平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背景下,以及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那些效率更高的小型组织能更轻易地获得报酬。因而,许多人开始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企业家或者小型创业者。如今,社会组织正从数千人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向小型部落转型。

最后,信息时代更加看重工作的成果,而不是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假若你在信息领域工作,你每天在办公桌上打字花了多少时间根本无关紧要。真正重要的是,你究竟解决了多少难题。相比之下,一个农民的报酬取决于他精心种植作物所花的时间,而一个工人的报酬则取决于他重复焊接铁块所花的时间。
找到属于你的狩猎–采集工作模式
世界在不断变化着,许多人却依然困于8小时的工作模式中。不得不承认,一方面,如今还有不少人在工厂工作;另一方面,农业也将持续至少数百年。但是,如果你在家办公,或者还在念书,或者从事自由职业,或者自己创业,那么你就已经逃离了8小时的工作模式了。

当你重拾祖先们的一些优良习惯时,不少人却仍然受困于工业时代的工作习惯。在他们看来,高产出意味着必须朝九晚五马不停蹄地工作,休息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他们将“重复”视为工作的本质,将创造视为浪费时间的玩乐。

我在这本书中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便是,人类工作的内容随着时间推移,历经了巨变,但不幸的是,似乎人类是社会进化过程中唯一不变的常量。我们和千百年前一样,血肉之躯,未曾改变。那么,既然我们(或者,至少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开始回归古老的工作习惯,我们对于工作的一些看法也应该有所改变。
从持续工作到短暂而集中的工作
时间管理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原理。现今,一个新兴的理念便是精力管理。在后面的章节里,我会和大家具体讨论托尼·施瓦茨(Tony Schwartz)和吉姆·洛尔(Jim Loehr)合著的《精力管理》(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中的一些观点。《精力管理》向读者介绍了一种高效的工作模式。

以前的你,可能将自己视为一台规定时间内完成产量的工作机器。抛开这种想法!将自己想象成运动员。你每消耗一次精力后,都需要再次补充能量。比起一整天跟在羚羊后穷追不舍,你应该提前定好计谋,然后保存体力,一击制胜。

从专业化分工的工人到全能工匠
如今,信息产业的工作者并非仅埋头磨练一项技能,而必须全面掌握全套的技能、知识和全方位的实践经验。只有如此,他们才能够取得工作成果。因而,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数字时代的“工匠”。他们运用自己的综合技能创造出了一个个完整的装置,而非一个单独的部件。

这种转变意味着,在当今社会,除了工作产出以外,人们同样重视技能的培养、知识的积累以及个人的成长。乔纳森·菲尔茨曾写过一篇很棒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谈到为何自己的薪酬如此之高。他只需工作短短几个小时,就可获得高达一万美元的报酬。他获得如此高薪的原因,并不在于他几小时的工作所创造的价值,而在于此前他为了培养自己的能力所付出的数千个小时的努力。
酬劳的标准:从工作时间到工作产出
我在这本书中将和大家谈论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人们对工作时间的理解发生了改变。干满8小时的活儿就算完成一天的工作,这种观念已经瓦解。如今,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每天是否应该工作8个小时,而在于我们是否应该用投入时间的多少来衡量一天的工作量。

这种工作方法是完全以工作任务为标准的。这意味着无论你中午下班还是加班到晚上九点都不是关键。核心的问题是,你到底取得了多少成果。

当你只需1小时就能完成一周的工作量的10倍之多时,工作时间就根本不足以作为工作绩效的衡量标准了。当规定工作量与你的实际产量之间出现了这种差距时,就有必要变换一种工作方法,即以任务为导向的工作方法。

8小时工作制的瓦解
我上述这番话并不是为了宣称人们从今往后每周只需4小时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我甚至不主张人们一定要将每天的工作时间减少到8小时以下。我此番话的真意是,以工作时间来衡量工作产出的工作制已经土崩瓦解了。

工作产出量并未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最终到达最高值。原因就在于,工作时间每额外增加一小时,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便会出现一定的下降。如果持续不断地工作,那么最后必然会出现无法继续产出的情况。

在工业时代,对于一份工作而言,唯一的限制因素就是人的体力。依照当时的观念,假若你的体力足以支撑每日16小时的工作强度,那么你的大脑理所当然也能应对这种强度。

而在信息时代,不仅仅是你的身体会出现疲劳感,你的精神状态和创造力同样会陷入疲劳之中。以我为例,我一天最多写三四篇文章(状态好的时候)。通常,完成三四篇文章需要4个小时。而在这之后,若是继续创作,我的写作质量便会下降,甚至花费好几个小时也只能写出极为平庸的文章。这说明,在理想的状态下,我的产出曲线将在4小时左右到达顶峰。

如果按照8小时的工作制来写作,我可能每天只能完成两篇文章。并且,这种状态下创作出来的文章质量通常差强人意。而最后,我每天将白白浪费五六个小时的时间。相反,如果我换一种工作方式,以写作任务为标准来制定每天的工作量,我就可以量力而为,达到产出顶峰,并且还能利用剩余的时间,完成其他的工作,或者好好放松一番。
产出顶峰的出现早于你的预料
我认识的从事信息工作的人似乎都是野心勃勃的受虐狂。不过,也有可能我认识的人碰巧如此而已。他们中的许多人刚刚走上创业或者自由职业的道路,故而加倍努力地工作,期待早日实现他们的目标。另有一些人是在校学生,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额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

我之前曾听说,这些野心勃勃的信息工作者认为,他们越是加班加点,就越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他们看来,懒惰和疲劳会阻碍他们达到我所提出的产出顶峰。

然而,我的观点是,在很多情况下,事实恰恰相反。产出顶峰的出现往往比他们预料的要早。由于他们以时间来度量工作量,他们的工作负荷会加大,而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反而降低了。
一日冠军
我想,一些读者这会儿免不了心中生疑,正寻找反例来反驳我。也许,你记得自己某天一连工作了15个小时,而你那天的产出量比你平时一个月的产量都高。也许,你曾连续一周每天埋头苦干10个小时,最终还获得了超乎寻常的高产量。

然而,在上述案例中,在产出极值相同的条件下,你的工作压力明显要高出平时的水平。不是吗?

因此,我将区分一下你所谈到的“一日冠军”与我所说的“每日平均效率”这两个概念。自然,当你为了一场考试而临时抱佛脚,或者为了产品发布而临时准备12多个小时,你在产出方面确实可能展示出惊人的爆发力。然而,这种爆发力无法一直持续下去。

事实是,当你回想你举的这些极端的个例时,你会发现,你要是真的能连续每天工作15个小时,并且还保持着最高水平的产出量,那你压根儿不会翻开这本书。

长期维持这种超长时间的工作强度会导致下面两种结果:要么,你每日的工作量逐渐下降,直到降至你的日常水平(或者低于日常水平);要么,你逐渐筋疲力竭,最后完全无法取得新的产出。

我无法了教你如何在一日之内超越自我,创造工作产量的奇迹。我所提倡的是,拥有可持续的产出能力。我认为,相比72个小时连续不断地拼命赶进度,6个月的持续高效工作会带给你更大的收获。
以上内容摘自《在办公室思考》

机械工业出版社
近期精彩内容回复一下数字查看

52094:超效率手册

52749:隐性繁荣:社会发展中被遗忘的心理学动力

52687: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52358:哀伤治疗:陪伴丧亲着走过幽谷之路

52800:我和你:人际关系的解析

53014: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

52919:如何改变习惯

52985: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

52653:决策与理性

52835:如何选择有效的心理疗法

52920:在办公室外思考

53099:高效演讲(全彩版)

53032:给人好印象的秘诀

53175:心理学入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52369: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

53148:心理学与你的生活(原书第2版)

53391: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应用

53636:正念教练

53800:正念癌症康复
华章心理



每天获取新书精髓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本书


    关注 华章心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