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喝茶有几时,「茶书」知多少?

 

于茶来说,书是一种载体。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



于茶来说,书是一种载体。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部经典的茶文化典籍。

《茶经》镇楼↓↓↓

《茶经》
中国茶道奠基人陆羽所著茶学专著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最早为方技类书籍。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汉族茶文化的发展。

《茶经》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共三卷十篇,“一之源”考证茶的起源及性状。“二之具”记载采制茶工具;“三之造”记述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四之器”记载煮茶、饮茶的器皿;“五之煮”记载烹茶法及水质品位;“六之饮”记载饮茶风俗和品茶法;“七之事”汇辑有关茶叶的掌故及药效;“八之出”列举茶叶产地及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指茶器的使用可因条件而异,不必拘泥;“十之图”指将采茶、加工、饮茶的全过程绘在绢素上,悬于茶室,使得品茶时可以亲眼领略茶经之始终。

陆羽耗时二十六年定稿,从壮年到暮年,穷及一生只为《茶经》。他经历坎坷,从《陆文学自传》中,就能迎面闻到这一浓郁的伤感气息。他写道:“(陆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

貌丑、口吃,又是弃婴,不知何许人也。命运给这位伟大的茶人设置了诸多沟壑。但是,长得丑怎么了~看脸的世界看透了不还是看努力和才华!

只知道《茶经》?古人钻研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下面还有更多茶书让你应接不暇!
《茶录》
古代汉族饮茶论著
共1卷。一作2卷。北宋蔡襄(1012年-1067年)作于宋皇佑 (1049年—1053年),是宋代重要的茶学专著。全书分为两篇。 《茶录》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计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熁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都属于烹试的方法。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蔡襄在当时,除了精心制作了“小团茶”,使建茶一步登天驰名全国外,又鉴于陆羽的《茶经》,未能把闽产指出,使建茶淹没不彰;而丁谓所著的《茶图》,仅论及采制,没有说明烹试的方法,于是,蔡襄将他自己的研究心得,撰写成《茶录》一书,共二篇,800多字。凭他丰富的经验,独特的见解,再配以当世优秀的书法,使这一著作,堪称“稀世奇珍,永垂不朽”。宋代建茶能名垂天下,与蔡襄的提倡和推荐是分不开的。
《大观茶论》
宋徽宗赵佶的茶之专论
《大观茶论》原名《茶论》,因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故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

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1135年),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作为一名皇帝,他懂茶却不懂治国。

按照《宣和北苑贡茶录》的记载,宋徽宗在位的时候,武夷山北苑的御茶园不能再囿于传统上贡的龙凤团茶,必须跟着皇帝的心思变花样,以悦龙心,至少精制了几十种贡茶,让这位不世出的艺术皇帝来玩赏:白茶、龙园胜雪、御苑玉芽、万寿龙芽……等等,不一而足。宋徽宗乐此不疲,不过,也就没有时间精力来管国家大事了。宋徽宗不但品尝鉴赏,还写了《大观茶论》,谈制茶之法与点茶真韵。

《大观茶论》从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煎茶水记》
张又新的择水之道
《煎茶水记》一书约900字,根据陆羽《茶经》的五之煮,略加发挥,而尤重水品,力嫌陆羽的“煮茶之水,用山水者上等,用江水者中等,井水者下等。” 叶清臣《述煮茶泉品》篇末称“泉品二十,见张又新《水经》,又《太平广记》卷399引此书亦称《水经》。

《煎茶水记》全文仅约九百余字。前列刘伯刍所品七水;次列陆羽所品二十水,说是元和九年初成名时,在荐福寺得于楚僧,本题作《煮茶记》,乃是代宗时李季卿得于陆羽口授的。后面附有宋叶清臣《述煮茶泉品》一篇,欧阳修《大明水记》一篇,《浮槎山水记》一篇。百川学海本也附有此三篇。
《茶之书》
体现东方美学思想的真实内蕴
冈仓天心在20世纪初旅英美期间,意识到西方人对东方世界充满了荒谬的想法及误解,因此相继用英文写下《东洋的理想》(The Ideals of the East,1903)、《日本的觉醒》(The Awaking of Japan,1904)、《茶之书》(The Book of Tea,1906)被并称为冈仓天心的“英文三部曲”,前一部刊行于伦敦,后两部刊行于纽约。

三部作品中,《茶之书》的影响最大,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等多种译本,并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该书在为冈仓天心赢得世界性声誉的同时,也向西方世界谱写了一曲意味深远的以“茶道”为主题的“高山流水”。

还有很多茶书典籍简单地列举一下:

《品茶要录》是黄儒著于宋代熙宁八年(1075年)的茶学专著,记录在《中国宋代茶书》中。全书十篇; 一至九篇论制造茶叶过程中应当避免的采造过时、混入杂物、蒸不熟、蒸过熟,烤焦等问题;第十篇讨论选择地理条件的重要。

《茶事遍路》是一本有关茶史茶话的历史随笔。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茶,在世界风云变幻的数千年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旅日华人、作品风靡东瀛的历史作家陈舜臣先生饱览了各种史料和诗歌文献,亲身游历考察了许多茶产地,以细腻且真挚的情感、生动而又富于哲思的笔触,将茶源、茶品、茶人、茶地、茶事等娓娓道来。

《茶疏》是关于茶与茶文化的一部论著,为明代钱塘人许次纾(1549~1604)所著。清历鹗《东城杂记》载:“许次纾……方伯茗山公之幼子,跛而能文,好蓄奇石,好品泉,又好客,性不善饮……所著诗文甚富,有《小品室》、《荡栉斋》二集,今失传。予曾得其所著《茶疏》一卷,……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许次纾嗜茶之品鉴,并得吴兴姚绍宪指授,故深得茶理。该书撰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

《阳羡茗壶系》是明代周高起所著。该书一卷,除序言外,分为创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别派,以品系人,列制壶家及其风格品鉴,并论及泥品和品茗用壶之宜。后附有周伯高诗二首,林茂之,俞仲茅诗各一首。该书是研究宜兴紫砂茶具有重要著作。

......
- END -
创新与探索,传递文化价值,我们始终在路上,欢迎关注我们。
扫一扫或者长按关注我们


    关注 慢享时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