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飞向世界的中国钢琴曲丨《牧童短笛》背后的创作故事

 

1931年,28岁的贺绿汀考入上海国立音专,从黄自先生学理论作曲,从查哈罗夫、阿克萨可夫等钢琴音乐家学钢琴。...





1931年,28岁的贺绿汀考入上海国立音专,从黄自先生学理论作曲,从查哈罗夫、阿克萨可夫等钢琴音乐家学钢琴。当时的贺绿汀,只是一个在上海求学的穷学生,租住在一家缝纫店的楼上,夏天热得要命——就是这样差的房子,他也随时有交不出房租的窘况。但是,贺绿汀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一边学习,一边创作,同时还不断地注视着音乐界的动态。

在校学习3年后的某一天,他在学校的布告栏上看到一则“征集中国风格钢琴曲”活动的启事。这个活动是由世界级作曲家、钢琴大师亚历山大·齐尔品先生在上海举办的。

齐尔品是非常喜爱中国文化的俄籍著名音乐家。他在1934年的春天来到中国,非常希望获得有中国风格的钢琴曲,以提供给他在中国和世界演奏;但当时没有这样的作品。于是他便个人出资,用“有奖比赛”的方式来征求中国风格的钢琴曲,并规定:乐曲长度不得超过5分钟;作品的姓名必须严密封锁,任何人都不能“走后门”。他还宣布:如果准获优胜将能得到免费出国求学资格,并获奖金100元。

当这一消息在音专公布后,学校作曲系的学生都跃跃欲试。贺绿汀也决心试试看。由于天气太闷热,贺绿汀又住在楼的顶层,白天根本无法工作,只好利用夜间和黎明前的那一段时间进行创作。为了有更多的获奖机会,他一连写了三首钢琴曲,即《牧童短笛》、《摇篮曲》和《往日思》。写完初稿,他去请教黄自老师,根据老师的意见又进行了修改。最后,他非常郑重地把自己的三首曲谱投进了征稿箱内……

1934年11月27日是国立音专校庆纪念大会,同时也是“征集中国风格钢琴曲”活动的颁奖仪式。全校师生济济一堂,欢声笑语。齐尔品站到麦克风前,以激动的口吻宣布:“《牧童短笛》获一等奖,作者是贺绿汀。”全场掌声雷动,好奇的观众瞪大了眼,一心想看看这位了不起的一等奖获得者是什么模样。只见一位面孔瘦黄、中等身材、衣着朴素的学生走上了主席台。颁奖后,齐尔品宣布,请获奖者演奏自己的作品《牧童短笛》。

 青年贺绿汀
贺绿汀外表镇定自如,其实内心狂跳不已。他走向钢琴,满怀激情地演奏起来。钢琴里飘出了一串串清新、活泼的音符,像一股清泉潺潺流出:风和日丽的乡村田野上,牛儿在慢慢地吃着青草,牛背上的牧童愉快地吹着短笛……台上演奏者和台下观众都情不自禁地在大自然的绿色怀抱中陶醉了。

连贺绿汀自己也没想到,在他为“征集中国风格钢琴曲”活动创作的三部作品中,竟然有两部获奖,即《牧童短笛》和《摇篮曲》,而《牧童短笛》还是六部获奖作品中的第一名。

齐尔品特别钟爱《牧童短笛》。在“征集中国风格钢琴曲”活动结束后,凡是他举办的音乐会,都把《牧童短笛》作为必弹曲目。他是第一个演奏此曲的外国音乐家。此曲除了在中国演奏外,他还先后在美、德、法、奥地利、瑞士、荷兰等国演奏。1935年,齐尔品在日本东京创办了一个音乐出版社,以一幅小牧童在牛背上吹笛的画作为出版社的商标。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就是《牧童短笛》。

齐尔品
从此,《牧童短笛》的具有中国浓郁乡土气息的音调,清脆、纯净、悦耳的琴声开始奏响全球,成为各国钢琴家们的常备曲目之一。《牧童短笛》也因此成为驰名世界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

钢琴虽然没有产生于中国,但中国因为有了《牧童短笛》而受到钢琴音乐世界的重视。钢琴音乐世界对贺绿汀的这首钢琴小品评价非常高,有许多关于它的评论,例如:“《牧童短笛》是以中国民族民间乐曲作为素材,采用了西乐传统作品技法,创作出的一首结构严谨,形象鲜明,优美动听,乡土气息极浓的钢琴独奏小品”;“一部中西合璧的成功之作”;“一部真正中国风格的钢琴曲”。
因为《牧童短笛》是中国第一首飞向世界的钢琴作品,而且还是那样成功的创作,所以,贺绿汀因此而成为国内外瞩目的音乐大师。此后,他一直活跃在中国的乐坛上,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教育家。他创作了很多作品,体裁多样,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重大影响。 


    关注 艺竹琴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