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的隧道,感受魏都大同

 

猎民的骁勇,鲜卑族的刚劲,南北朝的融合,尽在北魏之都平城,平城便是今日的山西大同,煤炭之乡中那抹尘封的清新。抚摸岩壁的字迹,仰视佛陀的微笑,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隧道。...

映射历史剪影的








有的城市车水马龙记录着现代化的紧凑与繁忙。有的古镇小桥流水,流淌着涓涓清新和自然。有的城市虽褪去了往日的辉煌,却映射着历史的剪影,这便是北魏之都——大同。


云冈

石刻

岩石上的历史








中秋之际,自驾而行,驶入山西地界,满眼黄尘,满地黑屑,证明着它是煤炭之乡。一路尘灰而伴,终于到了云冈石窟,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没有尘埃与纷扰的世界。一片清水荷池,湖中架起的水榭楼阁极具大唐之风。





我们取道绕湖的一条幽径,右侧的山坡石壁上题有遗墨,虽不知谁书但字韵刚劲。零星散落的石桌、石椅、石柱更浓郁了历史的味道。


行进一段距离,石窟岩体出现,一个个深黑的洞口像历史隧道的穿越之门。
石壁脚下的野花恣意地生长着,自然生命的绚烂和历史岁月的苍灰对比是那样的鲜明。
第一窟名为石鼓洞,看!方石塔好像倒置了,下小上大。这个洞窟上方以前有泉水溢流,洞窟的地面上常有方清水池潭,映照的石塔恰是正立水中。形成了“石鼓寒泉映倒它”的景致。
地面上留下一道深深的车辙印迹,证明了大同曾是古代的交通枢纽。暗淡了魏都的辉煌,远去了昔日的繁华,唯有深痕沟壑像灰姑娘的水晶鞋,让人们幻想着历史的美丽。
洞窟中的彩绘石刻,纹饰绚丽繁复,各式佛像尽现,然而有的佛像被风化得严重。北魏时期人们用工具改变着岩石的形态,易画着自然的容颜,但是千年的风霜云雨,百年的沧海桑田又在人类的杰作上留下岁月的痕迹。
一面面开山而刻的佛像尽显北魏鲜卑族的彪悍与雄壮,展示着猎户民族汉化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现今已不复存在的民族的风采和气度。


华严

古刹

繁华中的宁静












广





























殿















大同古城西南隅的华严寺始建于辽代,这个因《华严经》而得名的古刹经历战火的洗刷,久历乱世的动荡,几次损毁又几度修复,而今它依旧冷静地伫立着,殿前的小兽也坦然地目视着人们来来往往。
穿行于青松翠柏间,抚摸古木绿叶,瞬间的回首绿枝间隙展现红楼古建。台基上坐落着大雄宝殿,规矩的斗拱,方大的牌匾还有翘起的屋檐。


太阳走向西边,光芒依旧令人目眩,撒向古楼的阳光看上去无比的绚烂。
登上塔楼俯身遥看,城外高楼在建,中间的城墙是一道分界线,城内就是古刹华严。城门洞就像时空隧道,连接着一头的繁华现实,另一头的宁静岁月。
临近傍晚的天蓝云白,红墙青檐,古木林柏。
春华已过,秋实尚在,绿叶红果。中秋九月,作别夏的回首,迎来秋之果实。
挂在屋檐下的夕阳温和了许多,望向光明却只见周遭建筑与树木的黑色身影,望见宁静寺院的光影世界。


古城

围墙

明月下的古城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中秋之夜在大同城墙看那轮明月,阴晴圆缺,薄云穿月,不在同城,可共赏同一圆月。




北京的城墙踪迹难寻,而在大同城墙被较好的保留了下来,而且城墙区别着古城和新城,城墙内低矮而古老的建筑,城墙外则是新式的楼盘。傍晚时刻登临古城墙,望着墙垛上那一抹红云。


夕阳的余晖消失在屋顶脊兽的身后,最后一抹红霞道别天边。


脊兽送走了夕阳,迎来了圆月初上。


华灯初上,在城墙上俯瞰霓虹光影,走在月下的城墙甬道上,晚风拂过,忆起往日的物是人非。


城楼,围墙,圆月,晚风,空气中充满着回忆的味道,不在相见,不处同城,但共赏一轮秋月。


悬空

古庙

悬崖上的奇观
恒山脚下


恒山,五岳之一,可惜我们没有时间登山览景,然而恒山脚下的悬空寺必须一睹。悬空寺相传建于北魏后期,几根木柱支撑着寺身,悬空寺像是嵌在绝壁之上。它将美学、力学、宗教完美结合,诗仙李白见此也留下了大大的“壮观”二字。




行走在空中

爬上悬空古寺,走在窄窄的走道上,穿行在一根根木柱脚下,往山崖下看一眼便头晕目眩。

悬空寺上远望巍巍恒山



刚劲的恒山其中一练白瀑布穿过,山与水的交融。
大同
有寺、有山、有城墙、有石刻,有古城遗迹,有华灯光影,这便是魏都大同。
注:本文系原创作品,文章和图片著作权属于本人。如果推送内容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联系。如转发此公众号中文字或图片做商业用途,请联系本人。


    关注 身心行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