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會飲:里仁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



經典,有各種讀法。我的讀法,是先聽聽那些往昔的偉大讀者怎麼說。他們為經典操過心,也藉助經典省察自己操心世界的方式。讀一本經典,首先意味著加入這樣一個閱讀共同體。我常想,這真像柏拉圖、色諾芬筆下的會飲。眾賢圍在蘇格拉底身邊,你言我語。這場會飲,我是遲到者。遲到者的禮貌,是先學會傾聽。一旁聽著那些異代而同時的好言語好意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遂有《論語會飲》。體例笨拙,無非抄書,隨讀隨抄,亦有披沙見金之樂。衰世閒人,日課數章,有緣人或發一笑,高明者鄙之可也。



無銳齋論語會飲
里仁第四


4.1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里仁:

【集解鄭曰】:里者,人之所居。居於仁者之里,是為美。

【皇侃義疏】:里者,民之所居處也。周家去王城百里,謂之遠郊。遠郊內有六鄉。六鄉中,五家為比,五比為閭,五閭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百里外至二百里,為之六遂。遂終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鄼,五鄼為鄙,五鄙為縣,五縣為遂。二百里外至王畿五百里之內,并同六遂之制也。仁者博施濟眾也。言人居宅,必擇有仁者之里,所以為美也。里仁既為美,則閭仁亦美,可知也。

焉得知:

【集解鄭曰】:求居而不處仁者之里,不得為有知。

【皇侃義疏】:中人易染。遇善則善,遇惡則惡。若求居而不擇仁里而處之,則是無智之人。……沈居士曰:言所居之里,尚以仁地為美,況擇身所處而不處仁道,安得智乎。

【集註】:

朱子:里有仁厚之俗為美。擇里而不居於是焉,則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為知矣。

【船山訓義】:人之所以能不失其本心者,賴有是非之不昧而已。是非明,則擇於物者必審,而處其身者必善,於凡動靜居處之間,皆可驗焉。而即擇居處之里而言之:今以凡人習俗之易移也,於是而里有仁不仁之別。若其所居之里而有仁厚之風,相睦也而不相爭,相勸以善也而不相黨以惡,則身得安焉,子弟得效焉,豈不美乎。……若既擇焉,而唯其私利之便安,乃不處仁,而處於頑訟之鄉,斯人也,吾有以知其不智矣。不知不仁者之可惡,則不知不仁者之當遠。以身試於惡俗之中,而猶昏昏然自命為賢乎。故茍能不失其本心者,是非必審,而隨在皆有以自處。人其可以自昧乎。

【楊樹達疏證】:

o 孟子公孫丑上:矢人豈不仁於函人哉。矢人惟恐不傷人,函人惟恐傷人。巫匠亦然。故術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無禮無義,人役也。人役而恥為役,由弓人而恥為弓,矢人而恥為矢也。如恥之,莫如為仁。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不可處約:

【集解孔曰】:久困則為非。

【皇侃義疏】:約,猶貧困也。夫君子,處貧愈久德行無變。若不仁之人,久居約,則必斯濫為盜。故不可久處約也。

不可處樂:

【集解孔曰】:必驕佚。

【皇侃義疏】:樂,富貴也。君子,富貴愈久愈好禮不倦。若不仁之人,久處富貴必為驕溢也。

安仁:

【集解包曰】:唯性仁者,自然體之,故謂安仁。

【皇侃義疏】:辨行仁之中有不同也。若稟性自仁者,則能安仁也。何以驗之。假令行仁獲罪,性仁人行之不悔,是仁者安仁也。

利仁:

【集解王曰】:知仁為美,故利而行之。

【皇侃義疏】:智者謂識昭前境,而非性仁者也。利仁者,其見行仁者若於彼我皆利,則己行之。若於我有損,則使停止。是智者利仁也。

【集註】:

朱子:約,窮困也。利,猶貪也,蓋深知篤好而必欲得之也。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約必濫,久樂必淫。惟仁者則安其仁而無適不然,知者則利於仁而不易所守,蓋雖深淺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奪矣。

謝氏:仁者心無內外遠近精粗之問,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不亂,如目視而耳聽,手持而足行也。知者謂之有所見則可,謂之有所得則未可。有所存斯不亡,有所理斯不亂,未能無意也。安仁則一,利仁則二。安仁者非顏閔以上,去聖人為不遠,不知此味也。諸子雖有卓越之才,謂之見道不惑則可,然未免於利之也。

【朱子語類】:

o 仁者心便是仁,早是多了一安字。知者利仁,未能無私意,只是知得私意不是著腳所在,又知得無私意處是好所在。這裡千方百計要克去個私意,這便是利仁。

o 唯聖人自誠而明,合下便自安仁。若自明而誠,須是利仁。

o 仁、知雖一,然世間人品所得,自有不同。顏子、曾子得仁之深者也。子夏、子貢得知之深者也。如程門之尹氏,則仁勝。上蔡,則知勝。

【宗周學案】:仁者安仁,成德之地也。知者利仁,進學之階也。……仁不仁,只爭些子。只一私意不化,遇事便打對不過,即能矜持於旦夕,而久之已不勝其敗露矣。故聖人下一久字。要之,矜持之時已是一團私意也。

【船山訓義】:外境之足以奪心,非境能奪我也。心無所得,則性情一寄於外物之得喪,而不能不隨之以流。故學者因其性之所近,而專一其事求於心,以自成其德之為亟亟也。今夫不仁者,既無以守此心之正,而抑昧於本心之明,則其生平所歷之境,或約焉,即若身之無所容,雖或暫為恬靜,而及其久也,必忮求之交作,約為之困甚矣,不可處矣。或樂焉,即若不復知有其身,雖或暫為斂輯,而及其長夜,必驕吝之著見,樂為之累甚矣,不可處也。夫人以身涉世,非其約也,即其樂也,而皆不可以久處長處,則無一二不足以喪其志行矣。

【楊樹達疏證】:

o 衛靈公: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o 禮記坊記:子云:小人貧斯約,富斯驕;約斯盜,驕斯亂。

o 孟子梁惠王上: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仁者好惡:

【集解孔曰】:唯仁者能審人之好惡。

【皇侃義疏】:夫仁人不佞,故能言人之好惡,是能好人能惡人也。雍也仁而不佞是也。

【集註】:

朱子:蓋無私心,然後好惡當於理,程子所謂得其公正是也。

游氏:好善而惡惡,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繫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無私心,所以能好惡也。

【朱子語類】:

o (論程子得其公正)今人多連看公正二字。其實公自是公,正自是正。這兩個字相少不得。公是心裡公,正是好惡得來當理。茍公而不正,則其好惡必不能皆當乎理。正而不公,則切切然於事物之間求其是,而心卻不公。此兩字不可少一。

【楊樹達疏證】:

o 衛靈公: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o 子路: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o 禮記緇衣:子曰:唯君子能好其正,其惡有方

4.4  子曰:茍志於仁矣,無惡也。

志仁無惡:

【集解孔曰】:茍,誠也。言誠能志於仁,則其餘終無惡也。

【皇侃義疏】:人若誠能志在於仁,則是為行之勝者,故其餘所行皆無惡行也。

【集註】:

朱子:茍,誠也;志,心之所之也。其心誠在於仁,則必無為惡之事矣。

楊氏:茍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朱子語類】:

o 志於仁,則雖有過差不謂之惡。惟其不志於仁,是以至於有惡。此志字不可草草看。

o 方志仁時便無惡,若間斷不志仁時,惡又生。

o 先生問:學者茍志於仁矣無惡也。與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前面說志於仁則能無惡,此段說志於道而猶有此病。其志則一,而其病不同,如何。諸友言不合。曰:仁是最切身底道理,志於仁,大段是親切做工夫底,所以必無惡。志於道則說得來闊。凡人有志於學者,皆志於道也。若志得來泛泛不切,則未必無恥惡衣惡食之事。

4.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富貴人所欲:

【皇侃義疏】:富者財多,貴者位高。位高則為他所崇敬,財多則為他所愛。夫人生則莫不貪欲此二事,故云是人所欲也。

不道不處:

【集解孔曰】:不以其道得富貴,則仁者不處。

【皇侃義疏】:然二途雖是人所貪欲,要當取之以道,則為可居。若不用道理而得,則不可處也。

貧賤人所惡:

【皇侃義疏】:乏財曰貧,無位曰賤。賤則為人所欺凌,貧則身困凍餒。此二事者,為人所憎惡。故云是人之所惡也。

不道不去:

【集解何曰】:時有否泰,故君子履道而反貧賤,此則不以其道而得之,雖是人之所惡,不可違而去之。

【皇侃義疏】:若依道理,則有道者宜富貴,無道者宜貧賤,則是理之常道也。今若有道而身反貧賤,此是不以其道而得也。雖非我道而招此貧賤,而亦安之若命,不可除去我正道而更作非理邀之。故云不去也。

惡乎成名:

【集解孔曰】:不得成名為君子。

【皇侃義疏】:此更明不可去正道以求富貴也。惡乎,猶於何也。言人所以得他人呼我為君子者,政由我為有仁道故耳。若捨去仁道,傍求富貴,則於何處更得成君子之名乎。

【集註】:

朱子:言君子所以為君子,以其仁也。若貪富貴而厭貧賤,則是自離其仁,而無君子之實矣,何所成其名乎。

無終食之間違仁:

【皇侃義疏】:終食,食閒也。仁既不可去,故雖復飲食之間,亦必心無違離於仁也。

造次顛沛:

【集解馬曰】:造次,急遽。顛沛,偃仆。雖急遽偃仆,不違仁。

【集註】:

朱子:造次,急遽苟且之時。顛沛,傾覆流離之際。蓋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貴、貧賤、取捨之見而已也。言君子為仁,自富貴、貧賤、取捨之間,以至於終食、造次、顛沛之頃,無時無處而不用其力也。然取捨之分明,然後存養之功密;存養之功密,則其取捨之分益明矣。

【朱子語類】:

o 蓋吾何求哉,安於義理而已。不當富貴而得富貴,則害義理,故不處。不當貧賤而得貧賤,則自家義理已無愧,居之何害。富貴人所同欲,若不仔細便錯了。貧賤人所同惡,自家既無愧義理,若更去其中分疏我不當貧賤,便不是。張子韶說審富貴而安貧賤,極好。

【宗周學案】:富貴貧賤,是人心之危。而所欲有甚於富貴,所惡有甚於貧賤,是道心之微。

【船山訓義】:以君子之所以異於人,莫大於不徇欲惡之情,而守其欲惡之正,則唯此富貴貧賤之間,其為理、為欲、為公、為私,於此而仁之存去決矣。若於所欲而遂欲之,見可惡而遂惡焉,則情以境遷,性為情易,念移於外而志盡其私,於吾心惺然不昧之真體相背而迷,其去仁也遠矣。則雖有才而非其才,雖有學而非其學,名為君子而無以異於眾人也,惡乎可以當其名而無愧也乎。故取捨之辨,不容不審之於早,以一其心於存養,而求仁之幾莫有切焉者也。

【楊樹達疏證】:

o 說苑立節:孔子見齊景公,景公致廩丘以為養。孔子辭不受,出謂弟子曰:吾聞,君子當功以受祿。今說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賜我廩丘,其不知丘亦甚矣。遂辭而行。

o 說苑立節:曾子衣弊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復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終不受。

o 荀子大略:君子隘窮而不失,勞倦而不苟,臨患難而不忘絪席之言。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無日不在是。

4.6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未見好仁惡不仁者:

【皇侃義疏】:嘆世衰道喪仁道絕也。言我未見有一人見他人行人而好之者也。又言我未見一人雖不能自行仁者,若見他人不仁而己憎惡之者也。故范甯曰:世衰道喪,人無廉恥,見仁者既不好之,見不仁者亦不惡之。好仁惡不仁,我未覩其人也。

無以尚之:

【集解孔曰】:難復加也。

【皇侃義疏】:尚,猶加勝也。言若好仁者,則為德之上,無復德可加勝此也。故李充曰:所好唯仁,無物以尚之也。

惡不仁者:

【集解孔曰】:言惡不仁者,能使不仁者不加非義於己。不如好仁者,無以尚之為優。

【皇侃義疏】:好仁者故不可加善,若知惡憎於不仁者,其人亦是仁。故云其為仁也。

不使不仁加乎其身:

【皇侃義疏】:此是惡不仁者之功也。言既能惡於不仁,而身不與親狎,則不仁者不得以非理不仁之事加陵於己身也。一云,其,其於仁者也。言惡不仁之人雖不好仁,而能惡於不仁者,不欲使不仁之人以非理加陵仁者之身也。故李充曰:不仁,仁者之賊也。奚不惡不仁哉。惡其害仁也,是以為惜仁人之篤者,不使不仁人加乎仁者之身,然後仁道無適而不申,不仁者無往而不屈也。

【集註】:

朱子:蓋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無以加之。惡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惡,故其所以為仁者,必能絕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於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難得而見之也。

未見力不足者:

【集解孔曰】:言人無能一日用其力修仁者耳。我未見欲為仁而力不足者。

【集註】:

朱子:言好仁惡不仁者,雖不可見,然或有人果能一旦奮然用力於仁,則我又未見有力不足者。蓋為仁在己,欲之則是,而志之所至,氣必至焉。故仁雖難能,而至之亦易也。

我未之見:

【集解孔曰】:謙不欲盡誣時人,言不能為仁。故云為能有耳。我未之見。

【皇侃義疏】:又嘆世無有一日能行仁者也。言人何意不行仁乎。若有一日行仁而力不足者,我未見有此人也。言只故不行耳,若行之,則力必足也。孔子既言無有,復恐為頓誣於世,故追解之云,世中蓋亦當有一日行仁者,特是自未嘗聞見耳。

【集註】:

朱子:蓋人之氣質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進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見耳。蓋不敢終以為易,而又嘆人之莫肯用力於仁也。此章言仁之成德,雖難其人,然學者茍能實用其力,則亦無不可至之理。但用力而不至者,今亦未見其人焉,此夫子所以反覆而嘆惜之也。

【朱子語類】:

o 好仁者自是那一等天資純粹底人,亦其真知仁之可好而實好之,故視天下之物無以尚乎此。惡不仁者,又是那一等天資耿介底人。亦其真知不仁之可惡而實惡之。故凡不仁之事,不使毫髮加諸己。若好仁而有以尚之,這便不是真好。惡不仁而未免有所不當為,這便不是真惡。然好仁者於不仁非不惡,終是好底意思多。惡不仁者於仁非不好,終是惡底意思重。

o 好仁惡不仁,只是利仁事,卻有此等。然亦無大優劣。只是好仁者是資性渾厚底,惡不仁者是資性剛毅底。好仁者惻隱之心較多,惡不仁者羞惡之心較多。

4.7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各於其黨:

【集解孔曰】:黨,黨類。小人不能為君子之行。非小人之過,當恕而勿責之。觀過,使賢愚各當其所,則為仁矣。

【皇侃義疏】:人之有失,各有黨類。小人不能為君子之行,則非小人之失也。猶如耕夫不能耕,乃是其失,若不能書,則非耕夫之失也。若責之,當就其輩類責之也。

觀過斯知仁:

【皇侃義疏】:若觀人之過,能隨其類而責,不求備一人,則知此觀過之人有仁心人也。若非類而責,是不仁人。故云……

【集註】:

程子:人之過也,各於其類。君子常失於厚,小人常失於薄;君子過於愛,小人過於忍。

朱子:此亦但言人雖有過,猶可即此而知其厚薄,非謂必俟其有過,而後賢否可知也。

【楊樹達疏證】:

o 漢書外戚孝昭上官后傳:子路喪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子路曰:由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故曰觀過知仁。

o 後漢吳祐傳:嗇夫孫性似賦民錢,市衣以進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歸伏罪。性慚懼,詣閣持衣自首。祐屏左右問其故,性具談父言。祐曰:掾以親故,受污穢之名,所謂觀過斯知仁矣。使歸謝其父,還以衣遺之。

4.8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朝聞夕死:

【集解何曰】: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

【皇侃義疏】:嘆世無道,故言設使朝聞世有道則夕死無恨。……欒肇曰:道所以濟民,聖人存身為行道也。濟民以道,非為濟身也。故云,誠令道朝聞於世,雖夕死可也。傷道不行,且明己憂世不為身也。

【集註】:

朱子:道者,事物當然之理。茍得聞之,則生順死安,無復遺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時之近。

程子: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茍得聞道,雖死可也。……皆實理也,人知而信者為難。死生亦大矣,非誠有所得,豈以夕死為可乎。

【朱子語類】:

o 問:朝聞道,如何便夕死可矣。曰:物格知至,則自然理會得這個道理。觸處皆是這個道理,無不理會得。生亦是這一個道理,死也是這一個道理。

o 問夕死可矣。雖死亦安無有遺恨。曰:死也是一個道理。……此聞,是知得到信得及,方是聞道。故雖死可也。若以聽人之說為聞道,若如此,便死亦可謂枉死了。

【宗周學案】:人一生在道中作活,只行而不著、習而不察,恁地昏昏終無所聞,則此生與道了無關涉,遺卻塊焉一身,只是行尸坐肉。一旦飚然而死,臨歧之際,若有一未了之勾當,懸在生前,至死不肯瞑目,卻是逋負而死,然亦甚可惜也。一日不聞道,一日死不得。纔一朝聞道,生無逋負至此而死,卻就生時了過來。故曰未知生焉知死,此朝聞夕死之說也。聞道不廢尋求亦不關尋求,不廢解悟亦不關解悟,不廢躬行亦不關躬行,不廢真積力久亦不關真積力久。道只是本來,人即率性之謂。真聞道者,盡性焉已矣。……

4.9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未足與議:

【皇侃義疏】:若欲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此則是無志之人,故不足與共謀議於道也。一云:不可與其行仁義也。李充曰:夫貴形骸之內者,則忘其形骸之外矣。是以昔之有道者、有為者,乃使家人忘其貧、王公忘其榮,而況於衣食也。

【集註】:

朱子:心欲求道,而以口體之奉不若人為恥,其識趣之卑陋甚矣,何足與議於道哉。

【宗周學案】:士居恒志道,不必說道富貴貧賤上。即一惡衣惡食稍稍動情,不免有恥心,則此心已為物潰久矣。腳跟一差,終身擾擾更無進步可討。故曰未足與議也。

4.1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無適無莫:

【皇侃義疏】:范甯曰:適、莫,猶厚薄也。比,親也。君子與人,無有偏頗厚薄,唯仁義是親也。

【集註】:

朱子:適,專主也。春秋傳曰:吾誰適從,是也。莫,不肯也。比,從也。

謝氏:適,可也;莫,不可也。無可無不可,茍無道以主之,不幾於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學,所以自謂心無所住而能應變,而卒得罪於聖人也。聖人之學不然,於無可無不可之間,有義存焉。然則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楊樹達疏證】:

o 孟子離婁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4.11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懷德:

【集解孔曰】:懷,安也。

【皇侃義疏】:君子身之所安,安於有德之事。

懷土:

【集解孔曰】:重遷。

【皇侃義疏】:小人不貴於德,唯安於鄉土,不期利害,是以安之不能遷也。一云:君子者,人君也。小人者,民下也。上之化下,如風靡草。君若化民安德,則下民安其土,所以不遷也。故李充曰:凡言君子者德足軌物,義兼君人,不唯獨善而已也。言小人者向化從風,博通下民,不但反是之謂也。故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也。此言君導之以德,則民安其居而樂其俗,鄰國相望而不相與往來,化之至也。是以大王在岐,下輦成都。仁政感民,猛虎弗避。鐘儀懷土而謂之君子,然則民之君子,君子之小人也。

懷刑:

【皇侃義疏】:刑,法也。言君子之人,安於法則也。

懷惠:

【集解包曰】:恩惠。

【皇侃義疏】:小人不安法,唯知安利惠也。又一云:人君若安於刑辟,則民下懷利惠也。故李充曰:齊之以刑,則民惠利矣。夫以刑制物者,刑勝則民離。以利望上者,利極則生叛也。

【集註】:

朱子:懷德,謂存其固有之善。懷土,謂溺其所處之安。懷刑,謂畏法。懷惠,謂貪利。君子小人趨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

尹氏:樂善惡不善,所以為君子。茍安務得,所以為小人。

【船山訓義】:夫人,外之所行者,雖萬變不同,而心之所依而不捨者,無論其得與不得,值與不值,而耿耿於心而不忘者,則其所懷者是也。由其所懷者在是,則所歷不一境,所為不一途,而必循乎此以用其志力。故君子小人之辨,不於其跡也,而必於所懷者別焉。同此一念,其欲必得之以為安者同,而其所欲者異,則君子懷德,而小人懷土也。……同此一事,其所趨嚮而為謀者同,而其所謀者異,則君子懷刑,而小人懷惠也。君子恐其所趨之不正,則且違於理而必罹於法,雖不必有刑之我加,而念念常有一險阻之可畏,存之於中,不能忘也。小人則唯見有利之可趨,即至幸之不可儌,必圖惟其可有獲者焉,且不知有刑之隨其後矣。

【楊樹達疏證】:

o 憲問: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o 禮記曲禮上:安安而能遷。

o 說苑修文:傳曰:安故而重遷者謂之眾庶。

4.12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放於利:

【集解孔曰】:放,依也。每事依利而行。

多怨:

【集解孔曰】:取怨之道。

【皇侃義疏】:若依利而行者,則為怨府。

【集註】:

程子:欲利於己,必害於人,故多怨。

【朱子語類】:

o 只是要便宜底人,凡事只認自家有便宜處做,便不恤他人,所以多怨。

o 或問青苗亦自便民,何故人怨。曰:青苗便是要利息,所以人怨。

【船山訓義】:世之衰也,天下日相尋於怨,大之為兵戎,小之為爭訟。迨其怨之已成,而不能相下也,則見為氣之不能平,而機之相為害。乃夫子窮其致怨之本而推言之曰:夫人亦何樂乎怨人,而亦何樂乎人之怨己哉。乃上下相怨,而忘乎分,親戚相怨,而忘乎情,乃至本無夙恨,自可以相安之人,而成乎不可解之忿者,何其多也。非果氣之亢而不相屈也,機之深而不可測也,則惟放於利而行耳。行求其利,不可也;然顧名思義,酌量乎人己之間,亦未嘗不利焉。乃放於利者豫擬一利以為凖,因是而或行或止,必期便於己而有獲者,乃為之曲折以求其必遂,則己之益,人之損,己之得,人之失,雖假為之名,巧為之術,人既身受其傷,未有能淡然相忘者焉。激之而氣不可抑,相制相挾而機不可測,則無所往而不得怨焉,實自此始也。故君子欲靜天下之爭以反人心於和平,無他,以義裁利而已矣。

4.13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何有:

【集解何曰】:何有者,不難也。

【皇侃義疏】:言人君能用禮讓以治國,則於國事不難,故云何有也。言其易也。故江熙曰:范宣子讓,其下皆讓之。人懷讓心,則治國易也。

如禮何:

【集解包曰】:如禮何者,言不能用禮。

【皇侃義疏】:若昏闇之君,不為用禮讓以治國,則如治國之禮何。故江熙曰:不能以禮讓則下有爭心,錐刀之末,將盡爭之,惟利是恤,何遑言禮也。

4.14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不患……患

【集解包曰】:求善道而學行之,則人知己。

【皇侃義疏】:時多患無爵位,故孔子抑之也。言何患無位,但患己才闇,無德以處立於位耳。又言若有才伎,則不患人不見知也。……若欲得人見知,唯當先學才伎,使足人知。

【宗周學案】:聖人就世人一副熱眼熱腸極難消煞處一作商量,便令人有汗顏自反處。若後世科舉習興幹辦得八股停當,便一味想望高官大祿,視天下如兒戲傳舍,又安可以聖人此言責之。

【船山訓義】:夫人之未能自得者,類皆有所患。患者,身心不寧,而若無以自處,抑將於是而有求焉。此其為情,乃欲身世之各得者,邪正之分,為人為己之界,不可不審也。若可無患也,可無求也,則坦然行其所自在者而已。若其未能免於患與,則吾為之計,不患無位,而患所以立也。才全而當世必我求,可無患也。才全而當世或不我用,患無益也。即令無位,亦自有俯仰無愧怍之地以安我身。如其患之,則役役於得失之際,若天高地厚而無所容,不已陋乎。……

【楊樹達疏證】:

o 三國志魏志文帝傳注引獻帝傳:魏王令曰:世之所不足者,道義也;所有餘者,茍安也。常人之性,賤所不足,貴所有餘。故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o 大戴曾子制言上:弟子無曰不知我也。鄙夫鄙婦相會於墻陰,可謂密矣。明日則或揚其言矣。故士執仁與義而明,行之未篤故也,胡為其莫之聞也。

4.15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一以貫之:

【皇侃義疏】:貫,猶統也。譬如以繩穿物,有貫統也。孔子語曾子曰:吾教化之道,唯用一道以貫統天下萬理也。故王弼曰:貫猶統也。夫事有歸,理有會,故得其歸,事雖殷大,可以一名舉;總其會,理雖博可以至約窮也。譬猶以君御民,執一統眾之道也。

忠恕:

【集解何曰】:忠以事上,恕以接下。本一而已,其唯人也。

【皇侃義疏】:忠謂盡中心也,恕謂忖我以度於人也。言孔子之道更無他法,故用忠恕之心,以己測物,則萬物之理皆可窮驗也。故王弼曰:忠者情之盡也,恕者反情以同物者也。未有反諸其身而不得物之情,未有能全其恕而不盡理之極也。能盡理極,則無物不統。極不可二,故謂之一也。推身統物,窮類適盡。一言而可終身行者其唯恕也。

【集註】:

朱子: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而已矣者,竭盡而無餘之辭也。夫子之一理渾然而泛應曲當,譬則天地之至誠無息,而萬物各得其所也。自此之外,故無餘法,而亦無待於推矣。曾子有見於此而難言之,故借學者盡己、推己之目以著明之,欲人之易曉也。蓋至誠無息者,道之體也,萬殊之所以一本也;萬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萬殊也。以此觀之,一以貫之實可見矣。或曰:中心為忠,如心為恕。於義亦通。

【朱子語類】:

o 一以貫之,猶言以一心應萬事。忠恕是一貫底註腳。

【楊樹達疏證】:

o 衛靈公: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o 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焦循通釋】:

o 釋一貫忠恕:

· 孔子以一貫授曾子,曾子云忠恕而已矣。然則一貫者,忠恕也。忠恕者何,成己以及物也。孔子曰:舜其大智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而用其中於民。孟子曰: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舜於天下之善無不從之。是真一以貫之,以一心而容萬善,此所以大也。孔子告顏子曰克己復禮為仁。惟克己斯能舍己。故告顏子以仁,告子貢以恕,告曾子以一貫。其義一也。人惟自據其所學,不復知有人之善,故不獨邇言之不察,雖明知其善而必相持而不相下。荀子所謂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凡後世九流二氏之說、漢魏南北經師門戶之爭、宋元朱陸陽明之學,近時考據家漢學宋學之辨,其始皆緣於不恕,不能克己舍己、善與人同,終遂自小其道,而近於異端。使明於聖人一貫之指,何以至此。故有聖人所不知而人知之,聖人所不能而人能之。顏子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得一善則拳拳服膺,即大舜之舍己從人,而孔子之一貫忠恕也。孔子焉不學而無常師,忠恕而已矣。一貫之旨,曾子明之,子貢識之,而孟子詳之。

· 大學言治國平天下而原之以格物。中庸言贊化育與天地參而原之以盡性。孟子曰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明庶物即物格知至也。又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是即盡性之謂也。格物盡性,正行恕之功。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孟子曰: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惟其不齊,不得執己之性情例諸天下人之性情,即不得執己之所習所學例諸天下人之所習所學也。繫辭傳云: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何晏解一貫,引此文而倒之,以為殊途而同歸百慮而一致,知其元則眾善舉矣。韓伯康注易云:少則得,多則惑;塗雖殊,其歸則;慮雖百,其致不二;茍識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貫之,不慮而盡矣。與何晏說同。莊子引記曰:通於一二萬事畢。此弼晏所出也。夫通於一而萬事畢,是執一之謂也,非一以貫之也。人執其所學而強己以從之,己不欲則己執其所學而強人以從之。人豈欲哉。知己有所欲,人亦各有所欲,己有所能,人亦各有所能。盡天下之性,則範圍天地,曲成萬物。聖人因材而教育之,因能而器使之,而天下之人各得聖人之一體,共包函於化育之中。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此一貫之極功也。

o 釋多:

· 孔子之學,在讀書好古。而讀書好古,必曰多聞,曰博學。惟不知博學多聞,守一先生之言,於是執一而廢百,為小道,為異端,均不博學不多聞之所致。故聖人重博重多,乃一則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一則曰: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非也,予一以貫之。何也。重多者,惡執一也。執其多於己,仍執一也。一以貫之,何多之有。

· 多與一,相反者也。儒者不明一貫之指,求一於多之外,其弊至於尊德性而不道問學,講良知良能而不復讀書稽古。或謂一以貫之即貫其多,亦非也。聖人惡夫不知而作者之不求其知,則重多聞。多聞者,己之所有也。己有所聞,即有所不聞。己有所知,即有所不知。則合外內之跡,忘人己之分。荀子所謂并一不二所以成積。積者多也,一者同也,二者異也。并一,即一貫。一貫,則不異端,而積乃成也。藝有六流有九,學詩不學易,不知易也。學名不學法,不知法也。雖一技之微,不入其中而習之,終不能知。謂明其一即可通於萬,豈然也哉。

· 顏子約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曾子曰博學而孱守之。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子思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孟子曰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皆先博而後約,約則貫矣。董子曰:得一端而博達之。先一而後博,則異端之指趣,聖門相傳之要,董子未聞。

4.16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喻義喻利:

【集解孔曰】:猶曉也。

【皇侃義疏】:范甯曰:棄貨利而曉仁義,則為君子。曉貨利而棄仁義,則為小人也。

【集註】:

朱子:義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程子:君子之於義,猶小人之於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篤好。

楊氏:君子有捨生而取義者,以利言之,則人之所欲無甚於生,所惡無甚於死,孰肯舍生而取義哉。其所喻者義而已,不知利之為利故也,小人反是。

【朱子語類】:

o 喻義喻利不是氣稟如此。君子存得此心,自然喻義。小人陷溺此心,故所知者只是利。若說氣稟定了,則君子小人皆由生定,學力不可變化。

【宗周學案】:如牙人辦百貨,一經眼目,將骨髓都透盡理會。他自有獨解處,比他人分外看得清。須是平日經識多。此可以知君子小人之喻。象山先生至白鹿洞講喻義喻利一章,大抵言科舉之習,仕宦之途,名雖為義,而實喻於利,緣其志之所向如是。故朱子以為切中學者隱微深錮之病,一時聞之有流涕者。至朱子晚年又與人言曰:世間喻於義者必為君子,喻於利者必為小人。而近年一種議論,乃欲周旋於二者之間,回互委曲,費盡心機,卒不可得為君子,而其為小人亦不索性。亦可謂誤用其心矣。

【船山訓義】:唯其喻之也。則其機愈明,而得意忘言之下,情自不能已。其見既定,而委曲詳盡之致,才自足以有為。故君子之於義,終身由之而不倦;小人之於利,寤寐以之而不忘。人未有不喻之而能專意以為之,亦未有喻之而可禁其不為者也。斯則君子小人義利之辨,辨於其所習而已矣,而人可不端習哉。

【楊樹達疏證】:

o 孟子盡心上: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義之間也。

o 漢書董仲舒傳:仲舒對策:皇皇求財利常恐匱乏者,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

4.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思齊:

【集解包曰】:思與賢者等。

內自省:

【皇侃義疏】:范甯曰:顧探諸己,謂之內省也。

【集註】:

朱子:思齊者,冀己亦有是善;內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惡。

4.18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幾諫:

【集解包曰】:幾者,微也。當微諫,納善言於父母。

見志……無怨:

【集解包曰】:見父母志有不從己諫之色,則又當恭敬,不敢違父母意而遂己之諫。

【集註】:

朱子:此章與內則之言相表裡。幾,微也。微諫,所謂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也。見志不從,又敬不違,所謂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也。勞而不怨,所謂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熟諫。父母怒不悅,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也。

【楊樹達疏證】:

o 禮記曲禮下: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

4.19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有方:

【集解鄭曰】:方,猶常也。

【皇侃義疏】:曲禮云:為人子之禮,出必告,反必面,所遊必有常,所習必有業。是必有方也。若行遊無常,則貽累父母之憂也。

4.20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以喜以懼:

【集解孔曰】:見其壽考則喜,見其衰老則懼。

【皇侃義疏】:李充之解小異云:孝子之事親也,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憂樂之情深,則喜懼之心篤。然則獻樂以排憂,進歡而去戚者,其唯知父母之年乎。豈徒知年數而已哉。貴其能稱年而致養也。是以唯孝子為能達就養之方,盡將從之節。年盛則常怡,年衰則消息。喜於康豫,懼於失和,孝子之道備也。

【集註】:

朱子:知,猶記憶也。常知父母之年,則既喜其壽,又懼其衰,而於愛日之誠,自有不能已者。

【楊樹達疏證】:

o 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親之謂也。孝子愛日。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不逮不出:

【集解包曰】:古人之言,不妄出口。為身行之將不及。

【皇侃義疏】:李充曰:夫輕諾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難。

【集註】:

范氏:君子之於言也,不得已而後出之,非言之難,而行之難也。人惟其不行也,是以輕言之。言之如其所行,行之如其所言,則出諸其口必不易矣。

【朱子語類】:

o 此章緊要在恥字上。若是無恥底人,未曾做得一分便說出來矣。

【船山訓義】:今世立言者之多也,吾不能不思古人矣。古者道未昭著之日,而古人能擇道心人心,以立性命之極,抑能推人倫物理,以成治教之則。凡今人之所言,未有能出於古人之外者也。而今人引伸之,發揚之,殆唯恐其不盡。古者則未嘗有言道言治之書,自明其所得而以詔人者,何也。蓋人之所不能強為者,唯其所恥者也。今之人以不能言為恥,故百家爭論而不相下。古之人則不然,以為吾立言而使天下從之,後世法之,及自反諸躬,則於是所言者有未盡之修能、未竟之功業,曾不足以企及乎吾之所言,反之幽獨,實有明知而昧者,責任而人且有責己之愧;是以體道於心,自省不疚,行道於世,唯日不足,而不敢自蹈其所恥以欺人也。故三代以上,有紀事之書,無論道之說,而繁言日出,皆成乎教衰治降之世。夫既不以不逮為恥,則窮高極幽,為生人所必不可為之事,而亦姑立說。吾不問其言之得失,而但問其恥之心猶存否也。人之不可不知恥也,有如是哉。

【楊樹達疏證】:

o 憲問: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o 禮記雜記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

o 顏淵: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o 憲問: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4.23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以約失:

【集解孔曰】:俱不得中,奢則驕佚招禍,儉約無憂患。

【皇侃義疏】:顏延之云:秉小居薄,眾之所與。執多處豐,物之所去也。

【集註】:

謝氏:不侈然以自放之謂約。

尹氏:凡事約則鮮失,非止謂儉約也。

【船山訓義】:人之於事也,以為多所營,則隨事見功,而可無疏漏之咎;其於物也,以為多所合,則遇物皆親,而可無恩怨之殊。乃多所營者,其為之也,得粗而失其實;多所合者,其感之也,得貌而不得其心:則何如以約乎。因吾力之所可為,專精而致此一事;若吾力之所不易為,尤專精而盡此一理;至於所不能為、所不暇為者,則雖有可見之功、可立之名,而亦姑俟之。……雖情之偶動、勢之相及者,亦姑置焉。如是,則其力行也篤,在一事而畢一事之條理;其用情也摯,在一人而盡一人之愛敬。其因此而能擴充之以漸,固無不可得也,即當其守此而勿貳之日,功所不及,過亦可免;恩所未加,怨亦不生。……夫才長而德詘,道廣而交雜,以為吾以經營天下而無往不宜,亦嘗自反其失之非一端,而亦盍退以自持乎。

【楊樹達疏證】:

樹達按:務廣者必荒。守約者得寸則進寸,得尺則進尺,故鮮失也。

4.24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訥言敏行:

【集解包曰】:訥,遲鈍也。言欲遲而行欲疾。

【集註】:

謝氏: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

【宗周學案】:言語說不出口,大段是好事,正欲留此精神在行上。若力行不前,因循阻喪,終成暴棄,雖有欲訥之心,亦無所用之。兩者矯輕驚惰,機若相因而心惟一致,蓋君子為己之學然也。

【船山訓義】:學者之病,莫患於輕,而事之尟終,或由於惰。其輕也,於言見之。當其有言,如水之流,如簧之鼓,,不自知其言之便給也。其惰也,於事徵之。方其有行,且前且卻,彷徨瞻顧,不自知其行之退怯也。唯其無欲訥、欲敏之心也。君子之立志則殷然矣。於言則欲訥焉,或鉗其口,或捫其舌。聽君子之言者,以為此不能言之君子,而便給不如人者也。於行而欲敏焉,前或引之,後或推之。觀君子之行者,以為此才質之過人,而得自性生者也。抑知此即君子矯輕警惰之心乎。世之為君子者,不當如是乎。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不孤有鄰:

【集解何曰】:方以類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鄰,是以不孤。

【集註】:

朱子:德不孤立,必以類應。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如居之有鄰也。

【楊樹達疏證】:

o 荀子不茍:君子潔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類焉者應矣。故馬鳴而馬應之,牛鳴而牛應之,非知也,其勢然也。

4.26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數:

【集解何曰】:數,謂速數之數。

【皇侃義疏】:禮不貴褻,故進止有儀。臣非時而見君,此必致恥辱。朋友非時而相往數,必致疏遠也。一云言:數,計數也。君臣計數,必致危辱。朋友計數,必致疏絕也。

【集註】:

程子:數,煩數也。

胡氏:事君諫不行,則當去。導友善不納,則當止。至於煩瀆,則言者輕,聽者厭矣,是以求榮而反辱,求親而反疏也。

【楊樹達疏證】:

o 先進: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o 顏淵: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

o 樹達按:數者,不可而不止之謂也。……君臣朋友皆以義合,合則相與,不合則不必強也。


    关注 无锐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