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培武:《王孫遺者鐘》中“和調民人”試釋

 

青銅器與金文專輯...



“青銅器與金文專輯”

(薛培武先生近照)
薛培武
吉林大學古籍所


《王孫遺者鐘》(集成261)中有‘和溺民人’一語。其中‘溺’字作‘
’。《集成》釋文隸寫為‘
’,括讀為‘沴’,《金文編》及《銘文選》有相同的隸定或括讀。廖名春先生最早提出其與見于《包山楚簡》和《郭店楚簡》的‘溺’字寫法相近,認為也應該釋為‘溺’,並將之讀為‘淑’,咸既,劉釗先生認為‘溺’借為‘弱’,近來魏宜輝先生又提出新說,將之讀為‘柔’[1]。
王孫遺者鐘
 
王孫遺者鐘铭文


上引諸家之說,將其釋為‘溺’是可信的意見,不過就字形來說,《集成》等將之隸寫為‘
’也是尊循了原字形的,‘溺’字構形中本有一個‘弓’形,在楚簡文字中仍有體現:
‘溺’字右邊所從之‘㐱’見于甲骨文,諸家已經指出其為‘尿’之初文,可信。近來,黃天樹先生將《合集137》中用疾疫名的‘㐱’依劉桓先生說讀作陰陽不和所致之‘沴’[2],可信。在我們看來,這種用法的‘沴’與文獻中用為疾疫的‘溺’是同一個詞:   《春秋左傳·成公六年傳》‘於是乎有沈溺重(腫)膇之病’

楊伯峻注曰:‘沉溺為風濕病’[3]。‘沴’《唐韻》、《集韻》、《韻會》皆‘郎計切’(與下文我們要提及到的‘戾’同音)《前漢·五行志》:“惟金沴木。又氣相傷謂之沴,沴猶臨莅不和意也”《註》引如淳曰:“沴音拂戾之戾”。‘沴’古音在來母物部。‘尿’字古音,泥母藥部,兩者讀音并不很近。(與下文提到的‘盩’與‘盭’的情形是相關的。)   關於‘和溺民人’的讀法,劉釗先生已經針對廖說讀為‘淑’提出了質疑,其質疑是有道理的,但是劉先生讀為‘和弱’所舉的書證并沒有施諸于‘民人’的辭例[4],故其說是無法證實的。魏宜輝先生將之讀為‘和柔民人’確實優于舊說,不過其并沒有舉出泥母藥部的‘溺’,讀為‘日母幽部’的‘柔’的實際例子,所以,魏先生的說法似乎也還是可以繼續討論的[5]。   按,我們試著將其讀為‘和調民人’。這需要從金文中常見的一個相關辭例的談起:
上揭諸辭第一字從用法及形體上來看,當為一字無疑,何琳儀先生將其釋為見于說文的‘盩/盭’[6],將辭例讀為‘調和’。並且說‘盩’和‘盭’具有同源關係,顯然是正確的意見。他提出“‘盩’端紐幽部,‘盭’來紐脂部,端、來均屬舌音,幽、脂旁轉。”‘盩’與‘盭’的讀音關係,正如上說‘溺’與‘尿’的關係,‘盭’根據《說文》‘讀若戾’與《唐韻》‘郎計切’來看,其讀音正與‘沴’相同。然則‘沴’(溺)之讀‘調’,猶‘盭’(盩)之讀‘調’也。   何先生在文中引了‘調和’用為調理政事的書證,略引于下:   《墨子·節葬》‘上下調和’。   《韓詩外傳·二》‘務之以調和’。   《漢書·丙吉傳》‘三公典調和陰陽’。 上揭‘調和’的用法,如果施著于‘民人’也是很合適的(《墨子》裡面的‘調和’就是指上與下的調和)。還需要說明的是,何琳儀先生將《逸周書·祭公》中的‘執和’與金文中的‘盩/盭和’認同,并讀為‘調和’,新出《清華簡·祭公》簡7‘攸/土(調)和周邦’正可證何先生之卓識[7]。‘修和’尚見于《尚書·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與‘調和周邦’文辭一律。 ‘和調’與‘調和’無別,‘和調’的說法文獻常見,如: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將相和調,則士務附’   《韓詩外傳·卷九》‘陰陽和調,家給人足’   《管子·度地》‘天地和調,日有長久’   溺,古泥母藥部,調,古定母幽部,同為舌頭音,韻部相近。如,‘愵’與‘惄’通[8],‘惄’為覺部字。‘叔’聲字與‘周’聲字相通,如:‘弔’常用為‘叔’,《說文》‘䘟,讀若雕’;《集韻》‘俶,或作倜’。   關於‘溺’字的造字本意我們有一個猜想,除去‘溺’所從的水旁,可以將其形體分析為從弓從㐱(尿)聲,我們懷疑它就是文獻中‘弓調矢直’的‘調’的本字,有待其他更多的證據證明,存此待考。   綜上,我們將‘和溺民人’讀為‘和調民人’應該是可以備一說的。

注释

[1]上引各家說法見于:魏宜輝,金文新釋(四題),古文字研究30,246-247頁,中華書局,2014年9月。

[2]黃天樹:說‘昔’,古文字研究30,56頁,中華書局,2014年9月。 [3]楊伯峻:春秋左傳注,828頁,中華書局,2009年10月,第3版。 [4]劉釗:金文字詞考釋(三則),古文字考釋叢稿,岳麓書社,2005年7月第1版。 [5]同1。 [6]何琳儀:逨盤古辭探微,安徽大學漢語言文字研究叢書-何琳儀卷,41—43頁,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下引其說皆出于此處。 [7]季旭昇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讀本,256頁,藝文印書館,2013年11月初版。 [8]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253頁,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文章刊於武漢大學簡帛網,2015年11月30日。

本期的青銅器與金文專輯由付强組稿,魏振龍編輯。如果您有青铜器与金文的稿件,请投稿到我们的邮箱2532318430@qq.com。
我们致力于学术传播!


    关注 先秦秦汉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