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美德

 

“仁”:仁人、爱人、仁爱。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





“仁”:仁人、爱人、仁爱。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中国人至今仍视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


“节”:气节、名节、操守、节制。崇尚理想、信念、信仰。讲气节、重操守、重名节、轻利欲,历经千百年的锤炼和发展,熔铸成为不图名利、为政清廉、公正无私的高尚品质,克己为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伟大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智”:知者、明智、智慧、机智。智”通“知”。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内涵。“智”在知道遵道。“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智”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达无碍。


“孝”:孝心、孝敬、孝道。中华民族崇尚祖辈传承理念。主要是对父母、长辈之“孝”,强调长幼有序,“孝”是道德的根本。其实“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二者都光荣。二者可以统一,也应该统一,忠孝可以两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是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义”,还有情谊、恩谊之意,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义之邦”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



“信”:诚信、信任。”。“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诚信求和。诚信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规则。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强调要“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



“忠”:忠诚、忠良、忠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忠”讲的是君王忠于人民:“上思利民,忠也。”所谓忠,就是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



“悌”: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孝悌”,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



“恕”:宽恕、饶恕。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恕”要求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强加给别人。因“恕”而得“忠”,为“忠”以行“恕”。“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仁”的内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勇”:勇敢、坚强、刚毅。中华传统文化对“勇”赋予了丰富内涵,“勇”就是要敢想、敢干、敢闯,敢于创新,敢于开拓,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说真话,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实事求是。一言蔽之,“勇”就是勇敢果断、徇义不惧、刚健不屈。



“让”:谦让、礼让。对人的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古文有云: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