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论语(九)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当仁不让这个词出于《论语·卫灵公》,我看到的几乎所有的解释都是这样的:指以仁为己任,无所谦让。这个解释似乎已成定论,猛一看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我们查原文,是这样的: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面临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这个解释给人感觉只要有仁在手,立刻横扫一切,连对老师都不谦让了。或者说当仁和老师产生分歧的时候,应该站在仁的一边,而不是老师的一边。

但仔细揣摩,我总觉得这个解释怎么看怎么别扭。儒家讲仁,但同时又特别尊师重道,所以在仁的这面大旗下还含有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仁和让本是一体,让是仁的一种具体体现,不是矛盾的,那为什么为了仁就可以不让呢?除非老师和仁之间有了矛盾。难道这句话暗示的意思是老师做了不仁之事?难道这是《论语》版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不科学啊。

既然为了仁可以不让老师,是不是可以类推一下:当仁,不让于亲;当仁,不让于君;当仁,不让于地;当仁,不让于天——综合一下,当仁,不让于天地君亲师。

如果到了这个地步的话,那这个仁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还有一种解释是这样的: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这个解释来自于朱熹。

朱熹解曰:“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

朱熹的解释把仁和老师放在同一个战壕,而不是前一种非此即彼的敌对关系选择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意思是对仁的追求应该向老师看齐,甚至比起老师也可以毫不逊色。

到底是忝列孔庙啃冷猪头的大儒,见解就是比别人高一点。

但是这个解释我还是觉得不过瘾。



慧眼的看法是,这句话关键在对“师”的解读。

如果把师理解为老师,不管是不让还是不逊色,都很牵强。

还是在同一章中,孔子另有一句话: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为了维护“仁”,连生命都可以舍弃的大无畏形象,这让我们立刻想起亚圣孟子的话: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于是就有了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精神流传千古。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温和如春风的孔子,但是,唯独在维护仁的时候,孔子表现出的是奋不顾身的大无畏。所以,这个“当仁,不让于师”中的“师”,不会是老师。

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须知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师,除了老师之外,还有一个常用义:“军队”。让,除了谦让,还有一个常用义:“退让”。

现在我们就可以这样解释了:为了维护“仁”,即使是面对强大的军队的威胁,也绝不退让!

读者诸君,如果觉得慧眼说的有道理,请点个赞吧,谢谢!

———————————————————————————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它能穿越时空,突破有限,改变人生的宽度和质量;它可以带你驰骋于古今中外,欣赏奇异的风景名胜,为生命赋予更深广的意义。它就是——书。相依最美是读书。请关注微信公众号hyks66,和慧眼一起来读书吧!

原创作品,欢迎关注,欢迎分享、转发。图片来自网络。点击下面二维码,更多精彩文章,尽在慧眼看书吧!


    关注 慧眼看书8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