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曲目】解读柴可夫斯基F小调第四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音乐会Ⅲ今晚场次曲目解读今晚是《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音乐会》的最后一场啦,在解读今晚曲目之前...

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音乐会Ⅲ
今晚场次曲目解读
今晚是《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音乐会》的最后一场啦,在解读今晚曲目之前呢,小编为了寻找灵感,偷偷潜伏进后台,于是就看到了大师们的排练,不多说,直接上图~
此时的彩排照片




今晚的曲目是:

D大调第三交响曲“波兰”

F小调第四交响曲 



因为小编比较喜欢F小调第四交响曲,所以呢,就给大家解读这个吧~

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创作于1877年,是柴可夫斯基获得国际声誉的第一部交响曲。当时,草率的婚姻及婚后不久的夫妻分居使作者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乐曲正是表现了他痛苦的心情和对幸福的渴望。
本曲为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当中最富变化、最热情的乐曲,具有明显的清晰的叙述内容,采用纯音乐的形式,却有着标题音乐的实质,此处所表现的是苦恼彷徨的众生相,以及威逼、胁迫人类的命运魔掌,使听者产生一种凄怆之感。当时,作者得到了梅克夫人的捐助,才得以脱离繁重的教学工作而专心投入到创作中去,该曲即是题献给梅克夫人。另外,柴科夫斯基独特的旋律美感、精妙的结构、精巧的管弦乐技巧,也是本曲永久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1877年初,柴可夫斯基着手写《第四交响曲》。其时,他同梅克夫人交往不深,但他却非常想把这首交响曲献给梅克夫人,希望她能从中发现自己内心的感情和思想的回声。因为“靠了直觉,我知道谁也不能像您那样对我的音乐产生热烈的反应,我知道我们的灵魂是亲近的......”。在创作这首交响曲时,柴可夫斯基心里总是想着梅克夫人。他是带着爱和喜悦来写《第四交响曲》的。对此,梅克夫人内心感到无比的幸福。在信中,他们总是把第四交响乐称为“我们的交响乐”。

然而,由于神经痛的困扰,又受到不幸婚姻(1877年7月18日,柴可夫斯基与安东尼娜成婚,不久分居。他称结婚日为“恐怖的日子”。)的折磨,这部交响曲写得很慢,花了近一年的时间。1878年2月22日,莫斯科音乐学院的管弦乐队在鲁宾斯坦的指挥下,第一次演奏《第四交响曲》。梅克夫人不顾身体的不适和剧场的寒冷,独自坐在包厢里聆听“献给我最好的朋友”的交响乐。柴可夫斯基当时住在意大利的公寓里。他收到了梅克夫人祝贺演出成功的电报。但这次演奏在莫斯科的音乐界没有引起什么反响,直到1878年12月在彼得堡演奏时,《第四交响曲》才得到巨大的成功。

可以说,《第四交响曲》是他们两人情感交流的产物,并伴随音乐家走完生命旅程。1893年5月中旬,柴可夫斯基在伦敦亲自指挥交响乐团演奏《第四交响曲》。同年11月,他奏完了生命的最后一个音符。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奏鸣曲式。持续的行板-有活力的中速,f小调,3/4拍子。全曲的核心出现在第一乐章序奏中,这就是贯穿于整部交响曲的威严的“命运的主题”。乐章的第一主题由弦乐奏出,充满了苦恼的情绪,接着又由木管反复。这一乐章通过表现沉重忧郁的心情和转瞬即逝的幸福梦幻不停交替,揭示出渴望幸福的个人和严峻的命运压力之间的冲突。

第二乐章

如歌的行板,降b小调,2/4拍,三段体。双簧管呈现孤寂的主旋律,紧接着是感觉兴奋的副属旋律, 在主旋律以更加凄寂的形态反复而告一段落后,中段如农民舞蹈般优美。整个乐章富于诗意的音调表现了主人公暂时忘记了现实的痛苦,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

第三乐章

诙谐曲, 快板,F大调,2/4拍子。第一部分由弦乐器单独演奏,全体弦乐器持续拨奏。主旋律显得急促匆忙,但却给人以梦幻茫漠的感觉。 此部分进行至一段落, 即由木管乐器单独奏出俄罗斯舞曲般的旋律。这个乐章没有明确的感情,只是一些虚无缥缈、错综复杂的音型。

第四乐章

终曲,热情如火的快板,F大调,4/4拍子。形式为类似回旋曲的自由形式。 强烈的第一主题以全合奏形式奏出。紧接着的第二主题是根据俄罗斯民谣《野地里的桦木》所写成的朴素、优美的旋律,表现出人民的强大力量。最后,音乐在描绘节日欢乐景象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小编说


音乐会的曲目章节之间是不能鼓掌的哦,而是要保持安静,中场休息和谢幕时大家就可以使劲儿鼓掌啦~

今晚的音乐会只有两个曲目,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迟到哦!因为迟到后就要曲目间才能进了,童鞋们一定要拿上学生证入场哦!




盛京大剧院高校联盟





沈阳盛京大剧院


    关注 盛京大剧院高校联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