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嘉 稻子熟了,下田割早禾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了,收割稻子也有机械帮忙。但那段挥舞着镰刀割早禾的日子却如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成了我一生的财富。...

当代文学微刊
稻子熟了,下田割早禾
吴嘉


七月,明晃晃的太阳照得人心发慌,窗外的知了“知——了”“知——了”地唱一阵息一阵,仿佛没有气了一般。偶有风吹来,打在脸上、手上却是一股灼热的气浪,就连吸进去的空气也是热的。

七月,乡村里那满眼的金黄,却让人顿生无限的喜悦。七月,正是早稻收割的季节。

现在农民收割稻子,已不再需要自己呆在酷热的阳光下,忍受着毒日炙烤,赤脚踩在临近沸点的水田里,弯腰低头挥舞着镰刀收割稻子了。只要一台收割机,几亩的地,一个上午就可以全部完工。农人们只需要拿着蛇皮袋等在收割机旁边,让收割机把脱了稻草的稻子吐出来,装上,再扎好口子,一袋又一袋直至吐完为止,然后装好的稻子一袋又一袋地放在小四轮车上运回家。



看着收割机“隆隆”忙碌的身影,我不禁回想起儿时手拿镰刀割早禾时,那挥汗如雨的情景。包产到户那年,虽然我还小,因人手不够,我也要跟着父母去割早禾的。记得我第一次拿起镰刀割禾时,不知道怎么握镰刀,甚至连如何把种在水田里的稻子给割下来都不知道。

在母亲一次又一次的示范下,我才敢小心翼翼地镰刀朝稻子的根部砍去,却用力太猛,一镰刀下去,稻子根断了,人便失去重心,朝后倒在滚烫得像开水一般的水田里,水花四溅,引来上下田邻居们的哄笑声。

还有一次,我半弯着腰站好姿势伸手去割稻子,却因左手放得太下,把食指给割得鲜血直流。我顿时吓得大哭。可是母亲一点也不着急,只见她先用一个手指头把我的伤口按住,叫父亲把他吸的草烟香灰抓一撮用力按在伤口上,源源不断往外涌的鲜血瞬间就止住了。母亲又找来一根布条,缠在伤口上包扎一下就算处理好了。



第二年,我割早禾的速度明显飞快起来了。一弯腰下去,“嗖嗖嗖”之声连响,不一会儿,便有一大片的早禾割好放在了早禾架上。跟父母一头扎进一亩的稻田里,不出一个上午便能割完。

在这酷热的天气里,半蹲在上有毒日照耀,下有像要开了的水里蒸烤,不仅挥汗如雨,而且闷热难受。每割满了一担百十来斤的稻子后,父亲就要把稻子挑回到约一里路远的晒谷坪。看着父亲挑着沉重的稻谷在瘀泥里东摇西晃走上岸,又赤着脚踩着布满了小石子的田埂往回走的样子就很心疼。

那些铺着鹅卵石的地面上温度远远超过人体所能感受的温度了,一脚踏上去,差不多都能听到火烤肉发出的嗞嗞声了。即便这样,父亲还是要把家里所有的稻子挑完回家。那时候家穷买不起板车,也因为路面窄,只能靠用肩挑了。父亲脚上的鸡眼就是在那个时候给烫出来的。



如今看来,在这样的情景下,连续一个星期呆在高温的农田里割早禾,还真是不可能。如果不中暑或病例就叫超能了,还能把早禾割完。就是在那样的日子里,家里不仅没有什么营养增加,每天三顿饭就着自己种的蔬菜下肚。我不仅能熬过酷暑,还要把早禾割了,再插上秋秧。

俗话说,农村的孩子贱,就像一根野草,随便丢在哪里,都能蓬勃生长。其实应归功于母亲让我养成劳动的习惯吧。劳动,不仅健康筋骨,更能增加体质。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了,收割稻子也有机械帮忙。但那段挥舞着镰刀割早禾的日子却如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成了我一生的财富。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吴嘉,70后,爱好文字好多年。曾在《小说阅读网》上签约,也曾在《红袖添香网》签约,也曾在一些小网站上日更三五千拿着很低的稿酬。因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绩还是原地徘徊。目前为陈家大院学员。巧遇陈家大院,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越努力,就越幸运。

微信:wujiav


平 台 投 稿 须 知
陈家大院约稿请联系何小琼7日内阅读量1000+  有奖金20元

1、请在文末注明准确的联系方式:如QQ/微信/电话。

2、不确定是否原创首发,我们不予采纳,请作者认真核实自己的投稿信息,确认有联系方式,为原创首发再投递。这里是文学爱好者之家,均为义务工作者,请不要给我们带来工作之外的压力。

3、平台稿费只发放一周内的打赏。
领费须知
审核编辑:沉香红
主编微信:cxh327


请作者及时和主编联系领取稿费。







    关注 陈清贫写作培训网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