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方:读帖问道(25首)

 

◎读王羲之姨母帖何年何月何日,以这哀痛直陈,以顿挫的笔法穿透时间,像一只鹤,像一团云孤悬于半空。多少个十一...



◎ 读王羲之姨母帖

何年何月何日,以这哀痛直陈,
以顿挫的笔法穿透时间,
像一只鹤,像一团云孤悬于半空。
多少个十一月十三日像曲折的流水
在祠堂周围环绕,
而卫夫人的身影已经在水面消散,
这又能奈何,奈何。

现在我等候十一月十三日,
遗忘了的仍旧遗忘,未察觉的
终究还会忽略,轻易地接受了流逝。
另一个十一月十三日摧毁记忆中的断墙,
没有秋风清空我的身体,
没有人审视我,
飘浮的容颜将被秋风带走。

我不理解过去。在一个早晨,
沙沙的脚步否定了我。
道路没变,变化的只是风中的衣袖。
哀痛之音没变,
变化的只是喇叭的光泽。
我也没变,
无非是另一个人代替了我。
2004

◎ 读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皂荚树的枝干被大风刮断,
木牌上的文字说明它的年岁,
沧桑只剩下抽象的记忆,
没有谁可以活到那么长久。

瞬间改变的事物
犹如那年山中,
积雪的反光不可捉摸。
如何称呼无关紧要,
它们不飞走,它们发芽。

我偶然与一棵树同在,
仿佛对清晰的木纹着迷。
我想得很远,
在魏晋时代分享一声长啸。

我捧起石头压住风,
那上面跑过几只蚂蚁——
一切都是匆忙——
而我现在是躺在地上的铁钉,
是木板上若隐若现的刻痕。
2004

◎访许羽读王羲之兰亭集序

将近半年前,我去看你造房子。
在那棵银杏树下,
你的老父亲白发苍苍,像一个隐居的大师,
说自家房子要用好材料,
仿佛我们的梦也由精心挑选的材料建造。
他举杯饮酒,每一次慷慨都是人生的财富。
园子里堆满木料和钢材,
最简单的工具在水泥墙上划出一条条斜线,
你独一无二的想象力显示出硬朗的岩石质地,
不是奇迹胜似奇迹。
刚刚长出的香椿芽孤芳自赏,
或许是大彻大悟的寂寞,是圣贤的语言,
而圣贤不会责怪我们采摘。
孩子们在竹林里,嬉笑着挖掘竹笋,
这么多竹笋,出乎我们意料,但在情理之中。
现在半年过去了,
那棵银杏树应该比所有的梦更加茂密,
更加真实,我喜欢它扇形的叶子。
2006

◎ 读王献之中秋帖

催促的声音还在,秋风摇着竹篮。
一支木桨,
不是我想要的。

外面草地上,
好像是它们在弹拨,
但它们的手慢慢消失。

斜阳下的影子给予我过去,
想描述却没有可能。
也许我可以一口气跑过,
用眼睛搜寻。

然而所有的光线都会结束,
没有谁从房顶下来
围绕我。

我没有打碎声音,
在不远的未来,
我懂得时空转换像一把椅子,
没有一个访客坐在上面。
2004

◎ 读王珣伯远帖

在光线刺穿的早晨,
我的另一面长满了叶子。

那闪电就在山上的宝塔中深藏,
有时,刮起一阵风,
塔顶的荒草弯曲着身子。

石碑出现一道裂痕,
那形状犹如闪电,尚未断裂,
不发出声响
是为了把我的心提到很高。

如今刚刚落下,闻到了兰花草香。

没有人知道我的远游
在何年何月。

在屋檐下,他们以为
凉亭里站着头戴斗笠的信使,
然而他不是,他是
我等待而又忘记召回的羞愧。
2004

◎ 读陆机平复帖

水慢慢浅下去,每次都发出嘀嗒声
在夜晚回响,在低处展开。
眼睛里没有泪水,像苍白的病人,
像灯光洒在地板上。
一切猜测毕竟只是猜测,
承受细微的波动,一声尖叫擦伤我。
透过镜子,触摸蔚蓝的天空,
这个世界发烫,
停止的震颤留下一个阴影,
像挂在树上的雾。
为什么总是戴着帽子,
可是我的头发乱了,往昔的容颜
像野兽一样美,在它的枯枝上抚摸月亮,
这是它的一技之长,也是我的思想。
如果我站起来,就会有很多碎片掉到水中
像从此不再上浮的消息。
2004

◎ 读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帖

多年以后的雨,现在答非所问,
今夕是何时的仙境,早已不辨虚实。
以粗头乱服结束,
或许不甘心,不愿意交换萧散,
在尘封的宫阙,
把混乱的光线理出头绪。
只是那繁华仅剩下片言只语,
如同残冬,如同屋檐滴水,说不清
是疏朗,还是酒醉后的错位。
浮云忽左忽右,对于上下不假思索,
几只喜鹊在枯枝间飞来飞去,
欲说还休,不知是悲是欢,
然而,睡梦中的我不衫不履,
如何消磨,如何以空缺当作聊胜于无。
但愿长夜的浓淡与我的本意相去不远,
倒塌的时间是我的世界,日月不尽相同,
那么多的手失去秩序,
还有那么多冷暖。
在一盏灯下,卷起白昼的长卷,
不必在纸上认识深浅。
那么多猜测,那么多不存在,
那么多任意和颠倒,
那么多存在的无迹可寻。
2007

◎ 读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会稽山阴升起青烟,
竹林像放浪形骸的辞藻。
焦渴的人在水边,
看见了自己的倒影。

当我从尘埃中辨认衰老,
俯仰之间,激湍的溪流中断了,
没有丝竹管弦,只剩下空寂的厅堂,
说要到来的仍未到达。

世界在我的目光中游离,
仿佛分裂的石碑,
我曾经想与他们一样,
但不可能。

闭上眼睛,就没有惠风和畅,
而内心的埋藏无所寄托,
不知老之将至。那铜镜背面的花纹,
不像一个时代的风骨。

由于年代久远,我忘记了
原有的秩序和飘逸的章法。
我崇尚的美德折磨着我,无法复述,
像回声在山谷中飞走。

没有人相信我的存在,
当我到达会稽山,似乎领悟了什么。
尽管天朗气清,风还是暮春之初的风,
我承认时间不能再次打开。
2004

◎ 读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

做着白日梦,在飞檐和雕梁之间
结一个蜘蛛网,淋漓雨
清洗了数百年尘埃。
此刻,我像砚台上的墨汁干涸了。

乱世的车队,在回乡途中,
粗重的喘息像一群寒鸦聒噪不止。
再给我回溯的力气也抓不住
风中旗幡和虚空的衣袖。

河水不流经我,山峦依旧险峻,
火焰像刀光剑影中扑倒在地的人
变化着面孔,
他们不是一个,也不是一千个。

我要是寂静,就能长出一棵树,
就能悬空,像一团乌云落到池塘里,
回应刹那间琴弦崩断的绝响,
有人在绵绵细雨中远去。

究竟是怎样的清晨,白墙,
黑瓦,怎样的鸟儿在宅院后面啼叫,
模仿枯涩的笔迹。才华有什么用,
如果从浩瀚的时间得到了遗忘。

在残卷中寻章摘句,或者在碑石上
拓字,拼凑涂金的匾额,
谁会像那只踱步的鸟停留于一盅酒,
我没有,我不过是学会了潦草。
2004

◎ 读怀素苦笋帖

这手札恐怕是贫道笔法,
醉后信手两三行,
为何如此,无非本来如此,
自古以来不过如此。

可以临摹,可以形似,
但神似谈何容易,
在形迹之外尚有未知的不可知,
不可妄想,不可能更好。

魏,差一步就是晋,
岂止一步,晋人之所以是晋人,
因为写了也就写了,
得意已然忘言。

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旧了,
所谓苦笋,如今回味还是苦,
昨日何人为何事而来,
不足道且又不见了。

仔细看,春天是往年的春天,
在记忆中独自笑笑,
何况无处不可写,
处处可不写。
2010/1

◎ 读怀素食鱼帖

别人以为惊世骇俗,
自己却浑然不觉。
无人明白妙处,恍惚中,
夏天的云不远不近。

食肉不等于食鱼,以俗眼看,
过去之鱼等于今日之肉。
佛的意思,有意也是无意,
是举止自若,不是愁眉苦脸。

真身在醉里显形,
一回回,鬼不知自己是神,
神不知自己是鬼,
体制中的人无不神不知鬼不觉。

但老是脑力劳动,
死是体力劳动,毕竟,
无所还报,且不足以还报,
当然反之亦然。
2010/1

◎ 读怀素草书四十二章经

这么多关于飞翔的妄念,这么多
地上的树影不是有或者无,
在早春,同样,也不是
可有可无。
夜色已然贫穷,
只有斟满酒杯,只有一杯在手,
依旧灯火辉煌,依旧有天地,
一个人的无形终究要变形。
这么多失语,这么多弯曲,
表示时间把我掌握,
而我的蝉在哪一件寒衣中,
如何从夏日的林间空地取回。
和风细雨,名山慢慢荒废,
被若有若无的青草涂改。
水的深度由一块石头衡量,
逆风中的野火在山坡上结出果实,
想要不动也难,想要轻,
但流水无心。
如此千变万化,在忽然之间,
那三五声绝叫,如何纵横,
如何千杯百杯。
只是那灿烂也是忽然,
如同水底的鱼和旷野中掠过的空无,
不知何处来,要往哪里去。
2007

◎ 读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

去年的落叶,又要来完成,
你的时间不是我的时间,
不似如影随形,意义不相连。
何必不舍得浪费,何必
在怆然中衣冠楚楚。

如此模糊,照朗春夜的宫灯,
一路上收获美景,不知有无同谋。
海棠花在石阶上,小心挽留,
怎么可能是颠倒了的可有可无。

既然我的时间不能
与你的时间一致,
不能以我的理解代替你观察
几只衔纸的乌鸦,要往哪里去。

窗外的月光如同绸缎撕裂,
在苦雨中无迹可寻,
即使你迷狂,不屑于梳理,
而病后的白发只要一根,
就证明萧瑟不是风格。

你的笔意并非云雾中的渔舟,
是小屋的空旷,是潮湿的火焰,
是空旷中的放弃,何必说未必及此,
何必重复数百年,
因为你已经彻彻底底。
2006

◎ 读黄庭坚花气薰人帖

香樟树叶做了风的好友,
树竟然独自不语,细雨无话可说。
如何形容喜悦,给予一盏青灯,但颜色消褪,
浑然的圆缩小为一粒。
他山之石头敲碎,打磨,应该是我
不是别人,收藏光滑的粗糙,
将以时间磨出粉末。
乱了头绪的断线慢慢拉紧,
这样编织,终究要编出一个无声的觉悟,
说没有重量,而半空的石头落地,
即使喜悦在云彩中变化。
无花的果实在每天,
因为悬挂,因为水流急湍,不往低处,
像黄花喜闻乐见,瘦得通俗易懂。
看不见的手将秋色掌握,
以一根残枝迎送翠绿的小鸟,
但小鸟并不依人。
恍然中挥霍暗香,对白天的和谐略知一二,
而对于白天与黑夜的冲突一无所知,
只有偏离。没有羽毛,
只有迅速的翻飞,
也许在抬头的刹那,
是谁摇摇欲坠,超越了形状。
2006

◎ 读鲜于枢致白珽札

那五枚厚大方砖讨到没有,
好像听到了狂笑不已的回声。
在我生活的今天,你想索取的
不可再现,无疑是难以确定的对象。
至于你的时代支离破碎,
形体不全又枝叶茂盛,越清醒就越盲目。

你我之间的隧道打通了,
但看不清你游处于杭州的行状。
容我斟满你手上的吸月杯,
在美酒余香中倒入现实的浊酒。

既然金玉之类都属鄙陋,
向店家频繁赊酒的窘迫不足挂齿,
我为何不借机敬你一杯。
要知道名花苦于幽独却也临风怒放,
有着不为人知的大欢喜。

登门拜访不见其人,这不是存在的遗忘,
而是人生思考的逻辑之一。
即便你见到其人,也不知其人之心,
你说得对,即便见识了其人之心,
但他们仍不明白,你的心。

这不算耻辱,是另一种秩序,
你渐渐离开原来的位置,一旦抛弃西溪,
庭院荒疏太久,在个人的回忆中,
很快就发现世界变得面目全非。

生活可以简化,比如一张乌木古琴,
可以异想天开,可以上升,
仿佛不眠夜起坐鸣弹,
赵子昂在吴兴松雪斋就是这样做的。
他撰写的墓志铭属于什么世界,
在几百年后的想象中就是想象力的终结。

你自称久病无力老眼昏花,要是我
遵循法度摹写你的字,挽回一点时间,
再过几天,我也昏聩得不可收拾。
而你言语讥讽或许不算狂傲,
做一个人大概真应该做应当做的事。
2004

◎ 读赵孟頫独孤本定武兰亭十三跋

荻塘之畔,在暮色中温习九月,
不知已到了第几卷。
自从我写下那些断简残章,
秋天的鱼儿在水底,
蟾蜍和蚯蚓,无一日不增加,
也无一日不减少,渐渐,
我追寻的飘逸如树叶在火中受伤,
难以辨认那灰心的灰。
我在水面旁观,运石料的驳船走得慢,
波浪的忧愁打着死结,而西风吹送,
书中长出了青草,
燕子在半空翻飞,雕刻时光的曲线。
至于几块家藏的石头和尺度,
莫不在假作真时崩溃,我拼贴
种种清澈,欲飞的薄片,喂养了一个梦,
那回声传到北方,就像是念诵经文。
这些天,字越写越多,
七百年以后的月河桥头,纸上的雨
在两棵松树间远行,我的寂寞纷纷落地。
很多人到过吴兴山水,
走进破败宅院,像自娱的笔墨。
如此在三、四尺下,静心,独孤,
又结成不解的缘,然而那不解
不仅仅是未解。
2004

◎ 读赵孟頫书赤壁二赋

吴兴赋刻在墙上,字里行间,
白鹭犹如残雪,
而刀法不是内心章法,
谁人解得,谁人,为了谁在莲花庄
想象一艘缓慢的轻舟,
不知其所止。
在一池浅水上画出的江山不是此刻,
而天空也不是谁的天空。

西风柔软,你用目光裁剪,
你用你的黄金紧紧压住。
书信中谨慎言说,
妩媚的线条不像松枝,
松枝不是骨头,而白纸像冰天雪地。
你用你的笔法描述郊外饮马,以及僧侣,
还有谁模仿水面的波纹。

应该有一堵堵白墙如同从乌木琴上
摘录的古意,应该有一扇扇别处的长窗,
应该有浩荡的空虚,
应该忘乎所以,不然如何
在松雪斋杯盘狼藉,
应该如左手和右手兴会所至,应该
在有限的篇幅中说出。
2006

◎ 在湖州博物馆观赵孟頫书画展

一天短暂,我们走走停停,
从吴兴的清远山水抵达烟波水村,
中途还在秋郊饮马,感叹
树下打坐的僧人忘记了时间,
朱红袈裟鲜艳如最初看见的世界,
信手拈来的话语闪烁不定,
琢磨越久越耀眼。
直至走出博物馆,灯火描绘城市轮廓,
意识到已经七百年过去。
何等惊人。我们慢慢走下台阶,
晚风飘飘吹衣,不确定的未来其实是
一篇自斟自饮的急就章,
有古意枝繁叶茂,也有章草的森严法度。
尚未腐朽的系马桩没有移动半寸,
飞来的神马还在纸上,真身可以消失,
而影子栩栩如生,像韩幹的手法不可言传。
寥寥数语的家书道出多或者少,
甚至无,原来
随意并非有意和无意的纠缠,
如同偶然的错字被拯救。
二十岁抄写杜甫的秋兴八首,
仅仅写下四首,秋天的来临与远去相同,
四十年后才能证实。
改朝换代的题跋修改人情世故,
其中的空白浩如烟海,至今没有回音。
晚年的长卷超过了回忆的长度,
但那是远游的邀请,
是秋声赋深藏的平静,没有几人听见。
在山水的三个段落之间,
孟頫与子昂,同一世界的两个身影,
彼此倾诉,彼此眺望。
2007

◎ 读董其昌行书五言诗轴

秋天的扇面徐徐打开,几棵松树越来越陌生,
几块石头将飞不飞,
犹似神来之笔,而几座山峰若隐若现,
几只乌鸦在风中如同风的章法,
是清澈,但枯涩的用笔无不高深莫测,
是来无踪去无影,但简单的独白
是没有边际的狂喜,是空旷,
是顿悟,也是飘入旧梦的月亮。
这样的矛盾在背离中仍然是矛盾,
是时间但又是变化的空间。
这样题跋是夜宿听见的箫声,
是夜雾的手指掐断丝丝星光,一颗颗
跌落的寒冷等待苍白的火苗,
是下降的水和上升的云,
是后退的线条和不知所以然的辩解。
终于,手中灯盏在墙上留下一个影子,
多年以前的窃窃私语枝叶繁茂,
那雪中芭蕉,那失去的天真,
那森严的结构,那忘我
从来都是有来必有往,有去必有回,
那重重叠叠,那尘埃里的黄叶,
那蜘蛛网上的飞虫
见证了苦心,
见证了欲言又止。
2007

◎ 读憨山书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

在南华寺梦游,抑或叫得出石头名字,
不慎叫出声,可曾听见应答。
山上石头一块比一块年长,老得不分彼此,
它们无名无姓,因为没有人知道。

谁人看见透明的梦境,谁人看见
蜡烛无缘无故,兀自彻夜不灭。
寂寞的声音大小错落,说无秩序也有秩序,
梦里的事物在梦外真假难辨。

真相未必是好的,但好的总有几分真实,
大师啊,既然无所谓来也无所谓往,
山上的风大到难以丈量,行云如此高远,
流水的转折不必深刻。

这般枯坐下去,悬空在半山,周围
杂草也生长古意,幸好尚未看破。
可曾看见谁人泪流满面,而它们从不说出,
也不可能说,它们是一块块石头。
2007

◎ 读戚继光自书送小山李先生归蓬莱诗

当雄鸡三次号啼,寥落的星辰
仿佛篝火在士兵的睡梦中,
边塞黄沙像风中的战袍。
当滂沱大雨洗净刀刃的锋芒,
三千张面孔证明三千次死亡,
每一个自尊并非就是自信,
但雨声渐渐变细如同耳畔的低语。
当阵亡的士兵露出他们的真实,
天空覆盖一个时代,
后继的士兵像堵堵断墙,
大地像承载万物然而又空无一物的器皿。
当红色和黑色将地图分出是非,
时间停止于手中的念珠,
一队骑兵在冰雪上划出一条细线。
当天上飞来的,地里采挖的,山中出产的,
树上生长的,变化千般,
当遥远的京城依旧,走马传送到总兵府
夜晚的护卫恍惚如天边云朵。
当你的文字刀光剑影,不止是静寂中纷纷的桂花,
不止是愚鲁的直白。
当军旗上的鸟首人身远飞,
你的象征成为你自身,
当一叶扁舟无法载你醉酒,当蓬莱不是仙境,
你放下手中的笔回头看看,你的时间
还是时间,天还是这样的天。
2007

◎ 读黄道周舟次吴江诗册

如万千乡勇慷慨赴死,抑或
忠义的完成理应斩钉截铁,
从来无有对错,无有答案,
唯独寒风来了又去。

十二月,满目残山剩水,
含蓄与委婉无不是不祥之兆,
乱石,怪石,处处有题识,
乌鸦还是当年的最好。

即便抵挡得了骁勇的铁骑,
也挽救不了醉生梦死的制度,
这是后来的事,更是如今,
平常人未必持平常心。

在断崖峭壁上,再三发问,
何以解忧,忘忧,无忧,
天知地知,如此凛然不可犯,
虽然,一去不复回。
2009/12

◎ 读1643年王铎临二王帖

伤残也是残,斜阳下淡淡的淡薄,
说不是伤痛又何必霜花怒放。
你究竟独具慧眼,抑或以无限的空洞观山,
四十年来,日月交替,
兀自在千字文中大声疾呼,吾不服,
不服,不服。这不是想象,
这不是某年某月,唯独那节省的字,
但也不是欣慰。
手中沒有镜子的人好像镜子本身,
照到山水就山水,照见云雾就云雾,
而旧事物似曾相识,好像镜子深处的青龙,
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和那里的前世
结合成不知所云的今生。
那惊魂临摹惊魂,要是不认识这远飞,
野性的核是否还在核中。
这不是你的心,
又何必当作天地。这不是你的心,
崇祯十六年不是这一年,
仅仅是熟悉而生疏的那一年,
在晚风中连绵不绝。
2006

◎ 在平湖游李叔同纪念馆读悲欣交集

弘一大师的肉身刻在石头上,
他的慈悲像远古之井水,
洗去了我们的灰尘。
在这个夏天,
我们后退几十年,
甚至一百年。

老式厢房和乡村生活,
是忧郁的,
楼上的叹息听不到了。

“又有一把洋伞,也是民国初年买的。”
他说这话,已经民国二十五年。
过去的码头,先热闹后冷落,
几只麻雀,小花小草,
而我们都不能做他的前身。

抄录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他的目光
投向圆拱桥的弧线,
一朵莲花在水面。

人生为了种植,
善根的枝叶在来生搭建绿荫,
佛也为比丘穿针引线,
所以“悲欣交集”,无牵挂,无贪恋。
“长亭外古道边”,往生的背影飘然,
泛黄的黑白相片如同白日梦,
只有他知道梦的影子
比真实更像竹竿。

这也是应该爱惜的福气吧,
自从“索性做了和尚,”他只说
佛法不是哲学。
2005

◎ 与许羽读帖

我们不讲道理,我们的言论保存二十年。
你说古越龙山最好,我们喝醉,
每一次都像扮演的角色,
不像虎皮鹦鹉,说唱得好。
乌鸦嘴说话,不幸逐一言中。

湖面吹来的风停在门前,变成细浪,
银杏树叶像夏夜的扇子,慢慢靠近屋脊。
我们谈大篆,小篆,隶书,
王羲之用什么纸,他的速度不快,
任由其泛黄,唯其如此,雪后初晴,
山坡上一群麻雀四处觅食。
理论不描述兰亭右军祠的池水。

读一本书,生成世界景观,简陋的图像,
笑得形迹可疑,我的心也杂草丛生,
荒废了因果关系。我知道结果,
从本地到外地,不该说的保持沉默。
手中的笔长出了枝叶。

黄庭坚与苏轼还是苏黄,前前后后,
虞世南怎么说无关紧要,赵孟頫不会
在苕梁桥上叹息,他只是每天抄写兰亭序,
现在看,每个字都不扮演。
一片瓦,一扇木窗,一艘船,一件布袍,
日常生活不可复制,孙中山不可复制,
于右任岂能复制。

从姨母帖学习死亡,从祭侄文稿学习悲哀,
死亡与悲哀逼近所有的人。
骨头,血肉,谈笑风生,书法的真实,
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
因为不是艺术。


    关注 送信的人走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