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供应商靠什么安身立命,未来又应该怎么做?

 

还在苦苦支撑着的供应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供应商要靠什么安生立命呢?有谁为你好好考虑过未来吗?...





还在苦苦支撑着的供应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供应商要靠什么安生立命呢?有谁为你好好考虑过未来吗?

   1厂家与功能供应商的合作发展史

早期的厂商关系很是简单。供应商对厂家的主要工作就是选货与打款,厂家对供应商的主要工作就是推销与发货。供应商不会找厂家要什么增值服务,厂家也不会要求供应商必须配合厂家如何如何,钱货两清,基本上属于一种比较简单的贸易关系。



后来,受一些台湾企业的影响,厂家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市场究竟是谁的?按说,厂家的主要职能就是负责生产和推广品牌,供应商则负责具体的区域销售工作,各有分工。

可有些厂家觉得,这市场的管理权应该抓在自己手里,而不能简单的把货给供应商,由供应商来操控市场。

既然不能把市场给供应商,所以各种对付供应商的手段纷纷涌现,诸如所谓的市场精耕、渠道扁平化、拆分大供应商、制定价格体系、严禁窜货、设立驻地业务管理机构、回收市场活动的管理权等等,或在原本操作简单的出厂价格体系里,加上各类进货有奖、打款增值、阶段促销、年终返利等花样——当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同时,厂家也开始向汽配供应商明确年度销售任务和递增率,一些强势厂家甚至还会强令供应商必须完成固定的定期打款额。

越来越多的厂家认为,市场的管理权必须要集中在厂家自己手里,供应商只是一个销售工具,尽管借用供应商的资源,无论是不是阶段性使用,只要供应商不再适合厂家的发展,没二话,换一个!

如何更多地赚供应商的钱,更有效地忽悠供应商,更强硬地管理供应商,厂家在这方面的本事和创新可谓是与日俱增,变本加厉,再加上咨询公司“著名”大师们的指点和亲自助阵,更是如虎添翼。

这样的操作模式,早期的效果是直接而明显的。这些尝到了甜头的厂家自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什么“真正为供应商着想”、“了解供应商的真实需求”“有效的帮扶供应商”、“真正意义上实现厂商共赢”,绝大多数不过是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

时至今日,仍然有厂家在找老师给供应商上课时,还在把上课的目的定位在“洗脑”上。

2厂家与供应商市场争夺战

对于厂家的各种压迫,供应商也不是吃素的。在厂家越来越变本加厉之后,他们的主体意识开始苏醒。他们也在思考,市场的所有权究竟是谁的?

当地市场的每一个分销商,每一个终端,每一个团购客户,都是我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而你厂家的产品和品牌,在当地市场的认可度和销售额,也是我供应商耗费这么多年的精力和投入一点点做起来的。这是你厂家不能否认的。



既然市场是我做起来的,市场的管理权当然应该在我手里,你厂家只要做好生产工作,保证品质,同时做好品牌宣传工作就行了。

市场怎么做,我比你清楚,把政策投入什么的都给我,让我自己来运作,你厂家最好别在一边指手划脚。

现在的矛盾是:厂家想对市场有高度的掌控权,想把供应商变成对自己高度忠诚的下属,甚至是销售工具;而供应商想建立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运营体系,将厂家的品牌和产品,渠道和客户都整合进来,在自己的地盘上自由掌控。厂家和汽配供应商都认为市场的管理权应该要在自己手里,于是,就掐起架来了。厂家抱怨供应商意识落后,鼠目寸光,唯利是图,没有全局观和战略思维,对待厂家贪得无厌,对待市场小气巴巴;供应商则抱怨厂家不管实际情况,只知道拼命压货打款,还总是试图架空自己,甚至直接开出新供应商。

其实双方都没有错。厂家想当行业老大,供应商想当地头蛇,双方都想证明给对方看:我是对的,听我的没错!

风口浪尖之上,矛盾变得无法调和,双方便在矛盾、猜疑和抱怨中勉强维持合作关系,步履艰难地向前走,白白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

双方的生意形态不一样,利润取向也不一样。厂家赚的是战略型的利润,强调发展,而供应商赚的是战术型的利润,喜欢短平快。钱赚的都不一样,经营形态能对接的上吗?发展观能一样吗?

3供应商的未来之路怎么走

供应商对品牌的认识,基本上仍然停留在厂家的品牌认识阶段,且常常以傍上知名品牌为荣,但其实做的都是些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活儿。有几个汽配供应商考虑过做自己的品牌?



很多人压根就没想清楚,厂家的产品品牌只是暂时租借给自己,所有权在人家厂商手里,你别指望靠这个压根儿就不属于你的东西捧上金饭碗,这也太不靠谱了!看看加多宝就知道了,痛定思痛,这四个字的代价太大了。

所以,在与厂家进行合作的同时,一定要借助厂家的品牌力量,建立汽配供应商自己的公司品牌,实现双品牌运营。

4把握与积累本地资源

在供应商拥有的诸多资源中,对本地市场的了解和当地社会资源的积累,是含金量最高的。毕竟,中国各地的市场差异太大,极少能有全国通行的营销策略。由于相关法规的不健全和执法力度的差距,有些地方一顿饭就能搞定的事情,换个地方往往能导致市场崩溃!

这个时候,汽配供应商在当地所积累的巨大社会资源就能发挥出价值了。这些社会资源所爆发出来的能力,不但厂家会有所顾忌,恐怕打算接盘的新供应商也得掐掐大腿吧。

不要做“青蛙效应里的青蛙”

从理论上来说,厂家与供应商之间各有分工。但从趋势上来看,厂家对市场的控制权必然是逐渐深入了。

像康师傅这类重量级的公司,能够把市场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于是供应商的功能被逐渐弱化,最后“沦为”一个物流配送商,赚取一点配送费罢了。当然了,合作到这个份儿上,被厂家“pass”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了,这就是现实版的“温水煮青蛙”!

若是不想坐以待毙,汽配供应商就要在厂商合作中,主动承担更多的合作分工。别贪图省事,以为厂家做的事情越多越好,而是要站出来,主动承接一些工作,例如设计市场促销活动,市场调研,KA谈判,产品组合调配,设置市场费用预算等等。



供应商主动承担的工作越多,合作中的主动权也就相对越大。同时,对自己的业务团队和运营体系,也是一个直接的技术能力和运用范畴的同步提升。

   5搭建自己的系统体系

现在很多供应商的管理是很乱的,很少能有系统的程序来运作市场。

拿库存这一块来讲,有的供应商仓库没有管理系统,自己的仓库里有什么都不知道,一年销量一千多万却没有利润,钱都到哪里去了?都遗漏在管理体系的缝隙里了。成本是供应商的命脉,搭建良好的运营体系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运营体系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包括厂家、产品、市场、团队、后台团队、分销渠道与物流体系等等。

在这种体系之下,各个环节会被有效控制起来,运作成本可有效降低。

最终,所有厂家的品牌和产品最终将变成一种可被替换的工具型资源,单个厂家已经无法动摇整体运行体系。即便部分厂家中断合作,供应商也能迅速启动后备替补。来源:网络




    关注 汽车易损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