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信徒,只是秉承一颗赤子之心

 

当时看到这句话,我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个人,便是《走到人生边上》的作者杨绛。杨绛是钱钟书妻子,他们都是爱书之人,...



当时看到这句话,我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个人,便是《走到人生边上》的作者杨绛。杨绛是钱钟书妻子,他们都是爱书之人,有人开玩笑说,杨绛考入清华,为了“两书”,一为读书,二为钟书。

年少时,杨绛的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杨绛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一星期都白过了。”

杨绛与钱钟书一起留学时,他们白天上课,晚上回公寓,不改旧习,发奋读书,青灯黄卷相伴,不亦乐乎。在他们河南的住处,满屋尽是书香,客厅和书房合二为一,最醒目的大小书柜尽是书,包括了古今中外、中文、外文等各种各样的书籍。

《论语》说:“学为己”,读人文之书首先是精神上的需要,而不是功利上的需要。读书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职业,更是他们精神的支点。书中的知识和智慧已经通过深刻的感悟内化为个人的精神信念,引导他们走向完美的人生。当然,这也是我们有书一直倡导带动更多人读书的美好愿景。

尚是杨绛80岁寿诞时,夏衍曾为其题词:“无官无位,活得自在,有才有识,独铸伟词。”20年后,题词人已仙去,而杨绛仍活着。

我想这句话足以表达杨绛的气质。她在这世界上,已经整整百年。她是钱终书夫人,是文学、翻译大家,是上世纪知识分子风华年代的亲历者。她的存在,是这凡俗人间的一丝光亮。

然而杨绛生活及其简朴,她所住的房间水泥地、白灰墙可谓简陋之极,但整个房间干净、整洁、雅致,涌流着一股书卷气。她的服饰朴素无华,毫无珠光宝气。她总是保持着赤子之心。年轻时与钱锺书留学英国,散步时总挑没走过的路作“探险”。

有人说,她与钱钟书两位世纪老人的谈话总是清言妙语,谈笑风生,让人听了是一种享受。尤其那逸兴遄飞的淘气话儿,时不时似珠玉般涌出,语惊四座,令人忍俊不禁。他们的乐观幽默与众不同,有一种洞达世情又超然物外的味道,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智慧的世界里。

杨绛老人经历过很多人世变故、天灾人祸,但却总能本着一份处乱不惊的乐观心态安然渡过难关。1966年8月,杨绛、钱锺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1970年,夫妻双双被“发配”去河南息县“五七”干校接受改造,她甚至可以无畏而乐观地顶着“阴阳头”。如果说“坚强”构成了杨绛生命的支撑点的话,那么“豁达”则是她对命运不作逃遁的外在表现。这种豁达,是对恶意攻击的一种漠视。因为穿透了表象,窥破了人生,她在苦难中分泌出乐观、幽默的成分来。她在磨难中直面人生,豁达乐观的精神足以让人仰视。

1997年3月4日,杨绛的独生女儿钱瑷不幸病逝。女儿病逝,极度难过。更不幸的是,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驾鹤仙去,更大的痛苦压迫着杨绛先生。她忆往追昔,凭寄哀思,将读书治学作为人生的最后追求,甚至生命本身。

平时与作者朋友谈论写作时,我总是惭愧自己理论知识不够,不知道各位书友有没有跟我相似的感受,总觉得自己无法上纲上线地去分析一部作品或者文章,因为大多感受都来自自己直观的感觉。但在读杨绛的作品时,我发现她并不像钱钟书那般习惯了下笔即用典故,古今中外通吃,而就是用自己直观的感受来阐述着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这会让人觉得,学院派的那些理论,在切实的感受面前,反倒显得贫乏了。而这一点,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好。

《走到人生边上》这本书是杨绛96岁高龄之时著作。前一半自问自答的部分是杨绛在试图参透生死的意义。生而为人是为了什么?人世间最宝贵是什么?折磨这一生会得到什么?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亲爱的书友朋友,如果不读这本书,现在的你会思考这些问题吗?或者当你老了,也会像杨绛这样自问自答吗?还是浑浑噩噩蹬腿去了就算?诚然,我们又有几人,能够这么坦白得出她这样的结论。她不是信徒,只是秉承一颗赤子之心,用明亮的眼睛直视自己的软弱和不足。

传书共读,分享你的精彩,如果你有好书,请直接回复,我们将选择刊登,分享你的精彩


    关注 传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