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主题:滚、剃匹配实战(三)

 

因为滚剃匹配没有做好而导致的生产问题屡见不鲜,通过案例分享希望大家抓住其ROOT CAUSE,大家的支持我是我们动力,加油……...



-还没关注?请伸手点击上方的微信号-

随着汽车齿轮行业的发展,由于滚剃工艺加工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在齿轮制造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剃齿时剃齿刀齿顶与被剃齿轮齿根不发生干涉,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剃前滚刀设计时,给滚刀设计一个适当的凸角量,从而使齿轮滚齿产生一定的沉切。滚齿沉切量过大,既影响剃齿重合度进而影响剃齿后齿形精度,又降低成品的强度;沉切量过小会造成剃齿后产生齿根部位台阶,影响剃齿切削过程受力,从而降低齿形精度,同时也会造成台阶部位存在应力集中给产品留下安全隐患。沉切量的大小由设计部门经过大量计算研究及实验得出,工艺和制造部门则需要对既定的沉切量进行控制,或然后根据此去设计专用的滚刀,阁主的LM平台可实现专用滚刀的设计和校核。

滚刀设计:
滚刀校核: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滚刀校核符合我们的工艺和产品要求后,我们加工出的产品就一定能够满足我们初始的要求么?我们来看下面一组的报告: 

这张报告是成品零件检测报告,滚剃工艺,我们检测的是齿轮的中间截面的齿形,径向位置检测到了齿根过渡曲线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加工后的沉切,但细看第一颗齿,为什么是这样?对的,第一颗齿在检测时增加了一个靠近端面的截面齿形1b,为什么1b的沉切量和1a沉切量不一致?我们来详细分析下工艺过程(非详细计算过程):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沉切量是如何形成的?

从下图不难看出,最终成品的沉切量是由滚齿形成的沉切量和剃齿的余量组成的,即:

成品沉切量=滚齿沉切量-剃齿余量

在加工过程中,滚齿的沉切量受刀具限制,基本属于不可调整因素;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确定一下余量:

排查工艺参数及加工参数,重新校核刀具参数,确定没有问题;

检测中间截面M值,计算余量,符合工艺要求(加工过程中基准位置为中间截面),实际零件状态与理论一致;

那么会不会是靠近端面处的M值小,造成加工余量大,从而吃掉了部分沉切量呢?

检测端面位置M值,小,的确小!验证了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靠近端面出的M值会小呢?

齿向右鼓形量要求!

终于找到问题的根源了:产品有齿向鼓形要求,剃齿加工此鼓形造成轴向各个截面的加工余量不一致(滚齿加工时未做鼓形要求),从而导致各个截面的沉切量不一致;

问题找到了,调整不是难题,滚齿齿向增加与剃齿一致的鼓形要求,保证各截面余量一致。

那么,这样就完全没有问题了么?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对热前齿向修正的影响考虑进去了么?滚齿需要做相应的修正么……

--------------------------------------

与其无聊刷朋友圈,不如让我们共同进步,加入我们给自己一个惊喜……



Improving little by little everyday……


    关注 天一阁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