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有时候,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老师怎么讲,学生都不会,有时即使会了也不会用,原因就在于有些东西真的不是老师讲了,学生就能会的,而是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体会、感悟会的。...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动手操作既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在《什么是周长》这节课中,我就是通过一个接一个的活动,引导学生们自主探究,获得新知的。

一开始,我就创设情境,通过动画“蚂蚁爬树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与周长有关的知识“一周”、“边线”,学生对新知识兴趣盎然。

接着,通过三个活动“描一描,认一认”、“量一量,说一说”、“数一数,算一算”一步一步地让学生体会周长的含义,实现知识的内化。

活动一:“描一描,认一认”。学生通过描数学书封面边线、树叶的边线以及老师提供的一些曲线图形和规则图形的边线,明确什么是周长,对周长的概念有了准确的认识。



活动二:“量一量,说一说”。小组活动,通过实际测量,学生感知到“周长”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这种“学”与“玩”结合的活动中,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测量桌子面的周长、桌子腿的周长、杯子盖的周长、展示台的周长等等,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或者物体的表面的周长可以直接用尺子来测量,哪些得借助线、彩带、铁丝等工具来测量。不知不觉中“变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悄然而生。



活动三:“数一数,算一算”。在认识了周长并能测量出周长之后,接下来就要算一算一个图形的周长到底有多长。借助方格图,用笔尖指着,一格一格的边描边数,进一步理解了周长的概念“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在寻找简单计算方法时,学生们又紧密联系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又快又准地计算出了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它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创设出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课堂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有的时候,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老师怎么讲,学生都不会,有时即使会了也不会用,原因就在于有些东西真的不是老师讲了,学生就能会的,而是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体会、感悟会的。因为数学本身就是对生活事实的抽象,回到生活中,自然就具象了、直观了、简单了。





    关注 运城市明远小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