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词歌赋入手,教孩子学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在学中做,做中学。...

 


松玫老师:两个孩子的母亲,2007年偶遇华德福教育,从此一见如故,与国内最早一批华德福教育者一起工作。

07年开始组织参与华德福培训,08年参与创办小种子华德福幼儿园。

做幼儿园主班及小学主班共8年。热爱传统文化,一直致力于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用华德福的方式带给孩子们。

特约作者


12月,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圣诞节。走在街道,各广场已经立起了张灯结彩的圣诞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闪烁着星星般的霓虹灯光,小朋友们穿着棉袄,戴上茸茸的手套和帽子,拉着爸爸妈妈看了又看,小小的心满怀期待:平安夜醒来,会有什么样的礼物放在床头呢?

相比之下,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则相形见绌,不仅仅是节日,艺术、教育也越来越西化。在许多人眼里,传统文化都是老先生在玩,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是传统文化和时代脱节了吗?当然不是。“问题不在传统文化本身,是采取的学习方法太过古板了。”北京小种子华德福园长松玫老师如是说。
孩子的画


2007年,松玫老师和华德福教育相遇,相见恨晚,开始从事一些华德福教育的组织培训工作。华德福起源于德国,教学中常涉及西方艺术和历史,可怎样教授本国的文化和文字呢?这是舶来品必须要面对和克服的问题。

松玫老师发现,事实上,华德福教育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释道——如出一辙,华德福教育要实现人身、心、灵全面和谐发展,强调从过去的生命历程、今后的生命方向和当下的状况来考虑现实的教育问题。用华德福教育方法来教授中国传统文化,在松玫老师看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儿。

不仅如此,华德福还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角度。“中国的文化传承了几千年,不免糟粕和精华并存。华德福提供给了从美出发的审视角度,帮助我从自己的文化中跳脱出来,用全球化的视角去了解、反观和筛选,并最终找到帮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
孩子的画
无用之美


一提到传统文化,脑海里不禁想到《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要端坐着写书法,听咿咿呀呀的戏曲,可这些事儿都太严肃,太无趣,做不下去。

台湾著名的美学大师蒋勋自称从小被逼背诵古诗文,长大后忘了许多。当他人到巴黎,思乡心切,不觉地想起“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顿感自己与古人心有戚戚焉,原来,传统之神韵和精神早已深入他的骨髓,是忘不掉的。

我们常说,教育的真谛就是当你忘记一切所学的东西之后所剩下的东西。针对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是如此,它并非为了掌握一门技术,传统文化的学习,在于内记于心、外化于行,让孩子在感受传统文明的美和人文魅力,感受民族的血脉和文脉的跳动。
孩子的画
全感官教育:古老的文明也能被触摸


什么是传统的文化?书画、戏曲、武术、棋类、茶道、民俗、烹饪、节庆……无不是对传统智慧的表达,她绝不死板僵硬,不需要死记硬背,她是情感,是真理,她可供讨论,孩子伸手就可以触摸。

触摸?没错。和佛法通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感官学习相似,华德福调动身体十二感官,共同识别、接受、处理信息,帮助孩子真实地感受世界。

以成语为例。成语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每个成语都蕴含着故事和典故,但从现状看,填词、造句的作业连蒙带猜,孩子一知半解,望而生畏,教和学都不甚理想。而在松玫老师的课堂上,成语成了备受孩子们欢迎的一部分。
春秋时期,楚国人有个名叫叶公的人,因他特别喜爱龙,逢人便说:“龙多么神气、多么吉祥啊!”装修房子时,工匠们帮他在房梁、柱子、门窗、墙壁雕满了龙,叶公的家就像龙宫一样,连衣服也绣了栩栩如生的龙纹案。

后来,叶公喜欢龙的消息传到了住在天宫的真龙的耳朵里,真龙想:“我一定要看看这个人!”于是真的下到凡间,来到叶公家里。叶公见了真龙,大惊失色,浑身颤抖,大叫一声逃走了。

这就是成语“叶公好龙”的由来,用来比喻那些表面喜欢某事物,实际并非真喜欢的人。其实,在孩子身边也不乏叶公这样蠢萌又自大的人出现。松玫老师生动地讲完了故事,又巧妙地将叶公惊慌失措的样子画成黑板画,小朋友们喜爱得不得了,一下子就记住了。

刻舟求剑讲的是更高深的哲学问题,松玫老师借助四幅蜡块画,让古老的寓言变得通俗易懂,顿时有血有肉有温度。


十二感官就像十二星座一样,围绕着一个“我”,通过十二感官学习到“我”,同时,自我的灵性又通过十二感官表现出来,这样的学习是流动的。

国画、太极、游学……这些传统文化所表现的“术”也像星座一样围绕中国人的“道”,通过对“术”的学习,我们试图触摸此“道”,并让孩子真正了解中国关于天道、宇宙的真理。
知行合一,用心感受


华德福教育强调,学习不能仅靠头脑,要知行合一,或者先做后知。而体制内教育出的学生往往灌了一脑袋知识,却不知如何生活,怎样用心感受,这是非常可悲的。传统文化,也要学中做,做中学。
从小,松玫老师就带着女儿一同读诗经,女儿会凭感觉,将诗句通过画笔呈现出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一首祝贺新婚的诗句,读罢,女儿画了一个美丽的新娘子,盖着红盖头,身上穿着刺绣的漂亮衣服,身边有桃花瓣漫天撒下。
又一次,读到“投我以琼琚,报之以木桃,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时,女儿画了个男孩捧着美玉,去和捧着桃子的女孩交换。
这种非等价的交换在成人看是易被轻视的,但孩子用纯真质朴的方式升华了两个主人公的爱情或友情。孩子动人的笔触不正是对经典深深的爱和理解吗?

同样,中国的节庆,也不妨让孩子先感受,再学习。“在我小的时候,一到中秋,爸爸就会搬几把椅子到院子里,孩子们围着他,一边赏月,一边听爸爸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松玫老师回忆。
如今,她用同样的方法感染着儿子。中秋节后,儿子画了一幅湿水彩,黄灿灿的月亮里伫立着一座冷冷的广寒宫,吴刚日复一日地砍着桂花树,月兔孜孜不倦地捣着药。松玫老师惊呆了,这,不正是小时候看到的月亮,那个无数小朋友心中常驻的中国的月亮吗?

古老的故事好像离我们很遥远,但人性是不变的。不管历史如何发展更迭,孩子总能通过柔软的情感,直达古人最柔软的情感深处。
家长先学,去熏陶


华德福教育认为,孩子是完全的吸收体和感官体,体验是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让孩子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不用担心传统文化艰深、难学、晦涩,只要呈现的是经典的、美的,孩子就能自然地被打动。”

昆曲,在许多成人的眼里都是绝对高雅的艺术,松玫老师却带着几岁的孩子去听。技艺精湛的艺术家们在舞台上表演《梁祝》,他们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深深吸引着孩子,孩子竟都懂了,坐在前排认真听了两个多小时!这也超乎了松玫老师的想象。
带孩子们听昆曲


所谓呈现,不止在看,还有家长的身体力行。如果父母只负责给孩子买书,自己却毫无热情,懒于与孩子同行,这样的教育一定收效甚微。

想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家长还要先了解,动手学习起来,然后才能融会贯通,将鲜活的东西带给孩子。

“儿子7岁从师学习书法前,并未动笔练过。”松玫老师说,“可刚起步,他握笔的手法、力道就已相当老道。”这些是谁教的?

原来,由于松玫老师自己常年研习书法,耳濡目染,儿子早已做了多年的“小学徒”,旁观到不少运笔时轻微颤抖和柔墨,握笔姿势自然了然于胸。这就是用内在学习的力量。
从诗词歌赋开始学
如今的教育多将《诗经》放在初、高中阶段,但松玫老师认为,作为我国上古比较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天真、质朴的,其纯情很贴近孩子,韵律优美,朗朗上口,是小朋友们很喜爱的诗歌形式,很适合孩子学习。除了《诗经》,《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比较早期的韵文也很适合孩子朗读。
此外,还可以念念唐诗。相比于宋词的婉约,唐诗比较开放,创作者的心胸更广阔,有天地间坦荡的胸怀。对于孩子来说,唐诗能开阔眼界,领略天地山川之美和最质朴厚重的感情。《塞下曲》中,“月黑燕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每个词句都能让人沉浸到紧张、激情燃烧的岁月中。

等孩子长大一些,家长还可以慢慢引入古文。女儿六年级时,松玫老师与她共读《兰亭集序》,从感官、美学和情感入手,带着孩子“穿越”到永和九年的那个暮春,看到与友人相聚,喝到微醺的王羲之兴笔疾书,世上再无第二个王羲之,也再无第二篇扬扬挥洒、一气呵成的《兰亭集序》。
传统文化的恢弘大气必将帮助孩子学习修身立人、出世入世之道。

而对于松玫老师来说,学习传统文化更是亲子共处的方式。在和子女一起写画、讲典故、赏诗句的过程中,松玫老师帮助孩子养成了很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至于会给孩子带去什么,松玫老师并不十分关心,“我相信,‘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传统文化必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影响。”
《心理育儿》杂志6折征订


原价300元/年,

2017年全年(12期)优惠定价——仅为180元!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2017年杂志,不明之处请详询徐小姐:0571-56929786。


    关注 绘阅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