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明师名师辨!附:《师说》赏析

 

大弟子问:几年来听师父论述、讲解“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练和运用等各方面的艺境,条理很清楚,弟子已然明白...








大弟子问:几年来听师父论述、讲解“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练和运用等各方面的艺境,条理很清楚,弟子已然明白其宗旨。任何一种传统“拳术”都是修练拳术攻防之道的人所应当精心钻研,修炼并重的,如是方能有所获益,不要执著其拳种如何,是否有名望、是否是明门、是否属于大派,从而可能会发现民间确实存在着更多的较好的拳术。此意实在教导弟子“虚心好学”的精神;谨小慎微,明察秋毫的品德;知微见著的能力。但“明师”与“名师”,师父未能专题论述辩明,为释弟子之惑,请师言明指教。

师答:先贤韩愈在其《师说》中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之论述,并在《进学解》中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如此精辟的见解及警句,虽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现时之人治学、做事,自然也是指导我们修练拳术攻防之道者的“座右铭言”。

所谓传统拳术之“明师”。首先是“明”,必须具备一博、二通、三精、四妙的才能,然后是“师”,即“传道、授业、解惑”。内明、外明才能做好“传授拳术攻防之道的事业”,博引诸家之论时时处处明理知法,给弟子解惑释疑。使弟子习艺有成。

故此可知,所谓“明师”,本身即是精通拳术攻防之道的人。因其知识博学,能以文观法,因其明拳理,晓法则,知规矩,掌握变化之道,懂功夫的练习与运用,故能以形鉴真。其能纯熟地运用所知所会及所习的拳术功夫,能与各种水平之人较技,而使对手有所真得,口谈能解答阐发较技时胜负的机势要妙,能阐释拳术攻防之道中的训练、运用的问题和涉及到的疑点难点。深入浅出,毫无神秘和玄奥的说法。其论理说法,简单通俗易懂。其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只有拳道学术的阐发,没有门户的“争见”;充分的体现其通而精的拳学知识及功夫运用之见地。故能在手谈中因人而异,可繁可简,可快可慢,随对手攻防招法变化而变化,招势劲道清楚,招法运用恰如其分,处处体现其攻防功夫之巧妙;闪展腾挪,拿打踢摔八法运用得心应手,随心所欲,随势而施,意在使对手有所获得。斗谈时,与对手随招用势,随屈就伸,攻防进退幽闲自得,从容不迫,不丢不顶,以柔用刚,粘走相生,分毫不差,进则对手不及防,退则对手莫明速,攻击无坚不克,守则缄密无隙可乘。毫无争霸之气,和颜悦色,温柔之中锋芒锐利,处处对手被动不可与之争。发则点到而已,又绝不使对方有疼痛之苦。此乃功艺、功德具有拳术上乘艺境的大家功夫之拳师,是谓“明师”。故明师具备拳术理、法、术、功、形、意、体、用的博、通、精、妙的修练与运用能力,这样的拳师民间确实存在,所谓披褐怀玉,乃是精心拳术攻防之道数十年,沤心沥血,潜志而修,因其不涉江湖,不上社会,故其知名度较低。欲修习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之人,能遇此种拳师习拳学艺,必有所成。弟子们虚心好学,如能遇此种拳师,必不应错过,求其点悟,必有丰获,乃弟子之幸也。“明师出高徒”即指此。

(梁挺系相关步法教学视频)

所谓“名师”,乃知名度高,这样的名师有一个共同点:一般习拳之人欲想拜其为师习艺,恐有仰望而高不可攀之感。其实有上述“真本事”的名师,即为名明师。习拳之人,如能有幸随其学艺自然经以时日,技有所成,而又易获知名度。真“名师出高徒”也!

有一种“名师”,因其历史的各方面种种原因,其知名度颇高,传言其拳术造诣精深,乃一拳术大家。但与其论谈拳术理法术功及习拳练功,或较技动手的心得,听其所言,处处神秘、玄奥,而又无所论说,与其手谈切磋较试技法,而又毫无拳技功夫心得体会的演示,只会演练学习过的本门拳术套路,因其不得动手较技的真实功夫艺境,故其所表演套路时,各种招式的“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不合章法,“起承转合”交待的不明白,招法攻防的方圆变换,曲化直发的艺境不清楚,一派的照猫画虎的艺境,故其对拳术理法术功的知见浅陋,形意体用的内容不知为何,其人之技艺平平乃自然的事,空有其名,毫无拳技大家之实。不授人拳术,不为人师尚可,知其具有“自知之明”;尚有爱为人师者,广收门徒授艺(不求攻防之技者除外)实乃误人子弟之庸师。

还有一种“名师”,底托名门大派,上有名师所真传,名气之大,如雷贯耳,名满天下,众人皆知,著书立说。真可谓“满纸荒唐言,欺人又自欺”。拿古谱与其对照,原型毕露矣!行家里手与其论拳谈道,探求理法术功方方面面的心得体会,因其知识匮乏,只拾得一知半解,懂得些许功法,故而神其说之:“非悟佛性不能得之,非求道通不能知之”。大有天下拳术功夫皆假,唯其乃得正功夫,、正功法而功高盖世。但其视同门之人如同仇人,便可知其心胸气度了。然请其试艺,又常乘人不备偷袭击人,已失武德矣!再试其功夫,自身非僵即硬,见其亮架献招,内外不合,怒目圆睁,瞪眼眦牙,故作神头鬼脸,伸臂张手,顺逆不知,开合不明,不知肘法之掩裹,双手钢叉架势,手法不明曲化直发的方圆变化,步法虚实进退不知撑磨,身法不知趋避之法,递招与其试手,毫无周身一家的攻防变化之意境,不晓功夫轻沉劲势转化之机,不明拳势刚柔变化之用。哪有让中不让之准则,虚实相须,内外一贯的通身轻灵敏捷之艺境,再查从其习拳练艺弟子无数,然数十年来,未见培育出一名功夫能达“好手”艺境的高徒,足可佐证其人的“拳术功夫艺境之真假”了。

拳术界之人,言说拳术攻防之道的一切功夫,必须阐明体内的境界之来龙去脉,才是真说功夫。又能证他人以形鉴真。因为古训:“拳术功夫有成,必是诚于内,形于外”;又指“功夫在身上”。如身上无内在之功夫,如何能言说的清楚呢?前人有言“现身说法”,即是说的这个道理。然此种人谈拳论艺“多说此而言他”是其特点。因其自己理法不明之故尔。

为师习拳练艺数十年,深受父、祖两代人多年精心传道授艺,功夫有得,故有切身体会:“凡能运用的,必须身内具备这个功夫,故能明明白白的谈说清楚,拳道的理法术功乃一以贯之,有其内在的联系。有得必能言之”。一切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的方方面面的功夫,艺境都没有神秘的、玄奥的。故上述几种“师”的现象每见不鲜了。已不为怪了。然欲习拳术攻防之道的人,欲想拜师学艺,必先访师,不然会自误。古谚云:“师择徒三年,弟访师三年”。此乃谨慎之人所能为,其理至真。希望欲想习练拳术攻防之道的人拜师时牢记此言,因为这是你的权力。

然而,人非完人,拳术攻防之道的学问,功夫艺境,广博而又渊深。故任何明师所得,也是其自己悟得而能修到的那些精华。故明师亦有功夫艺境修为水平层次高低之分。确实,能于拳术攻防之道溶汇贯通,理法术功集一身之大成者,代无几人矣!故能为明师者,必具自知之明,绝无托大的言词与举动;必具知人之聪,故能因人善教,具体能做到有教无类,绝不误人子弟,因其德厚、德高,故才能成为明师,正因为此,故其弟子皆可容易成材。

孔子曰

然修练拳术攻防之道得师教诲,自己精心潜习,自会循序积时而有得,此乃正途。然而能得其他之人的一手、一招、一势之用法,一言之点悟而醒之迷,便可称其为师。如习拳者谦虚好学,即可做到人人为我师,自然日积月累能成就大成之艺境。故古谚云:“一家拜师,八方学艺”有其至理!

修练拳术攻防之道的人,应常思老子所言:“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乃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并牢记这段精辟的论述而身心力行之,即已踏上修拳学艺的正途,则功成有望,只待时日尔。

故自古各门派论学拳习艺,必需具备:“明师传授,诚实修练,持之以恒,悟性聪慧”都具体有实际含义的。并非字面的虚言可解之。谚云:“功夫在好,不练不知”。故习拳之人能牢记先贤韩愈《进学解》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警言鞭策自己,何患艺不精乎!艺不成乎!或如心浮气燥,见异思迁,动欲速成,懒于修练,乃枉费时机之人,可不学为妙!否则会耽误他人时间荒废自己光阴,正所谓“徒劳而无益”尔。习拳者贵在“诚信有余”。师不教,师之过;弟子不学,学子之过。师徒父子情,并非虚言尔,建立师徒师生关系,各有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哪能一言承诺而视为儿戏乎!于此可知“君子尚义,小人尚利”的分别了。

由明师而论及学拳习艺,只为阐发“师与徒”两方面的传承关系各自的作用,缺一不可乃是至理。弟子能拜明师,自问是否可为“贤徒”乎!这一点比拜明师时更为重要。

故习拳学艺能拜见明师,乃弟子之幸事;能做为得师真传之贤徒,乃为师之幸事,何愁弟子艺不精乎!因弟子有问如此,故有如是之解,以成此篇。

(文/马国兴)

韩愈:《师说》赏析



  • 简介《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 白话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 文学赏析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议论文,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此文是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借此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有着鲜明的针砭时弊的作用。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文章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并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是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且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点赞是支持鼓励 |分享是传递友谊


周易奇门堂
易学爱好者互动交流平台 微信号:zyqmt029


    关注 周易奇门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