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万家沙县小吃是一个什么样的神秘组织?小吃一哥也有黑历史

 

本想出门在外讨个生活,却没想到因此发了家。...




四大小吃的传说在江湖上流传已久,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黄焖鸡米饭,桂林米粉云南米线重庆麻辣烫,闻名全国的小吃排列组合成不同的四大小吃版本,但不管是哪个版本,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都稳居冠亚宝座。



截止到今年,全国沙县小吃已经突破3万家,当然这只是官方公布的数据,业内人士给的数据至少是官方给的2-3倍。沙县小吃,作为中国小吃第一门派,在网络上被称为“神秘组织”,网友为它谱写了一曲忠诚的赞歌(百度沙县小吃忠诚的赞歌,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风头不亚于蓝翔技校。
把路边小摊做成了集团业务,还打算整合上市,就说还有哪个小吃能有沙县小吃这么励志,哦不,是沙县小吃集团有限公司。

1小吃界一哥的黑历史:为躲债全县集体跑路



1992年的沙县,经历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金融灾难,标会(一种很普遍民间融资形式,一个标会往往由几十甚至上百人组成,90年代前后,沙县几乎人人入标会)纷纷倒闭。淳朴的农民伯伯哪见过这阵仗,在追债的压力下,破产的“会员”只能跑路,光夏茂镇(沙县小吃主力军)就有1000多人出逃。

走出去总要讨生活,做小吃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沙县家家都有做小吃的传统,开小吃店本钱不需要太多,“四根竹竿撑块塑料布,两个煤炉伴只扁肉(馄饨)锅,就可以叫卖了。”90年代初,正赶上下海潮、打工潮,吃饭难、住宿难、出门难,沙县小吃刚好填补着“吃”的市场。便宜、口味好、快捷,一走出沙县的沙县小吃在当时迅速蹿红,第一批走出去的人赚了钱,荣归故里艳羡同乡,于是更多沙县人背起锅拎着槌,奔向了遍地黄金的城市。

2最机智的政府:派出“钦差”带头去开店



90年代中期,做小吃挣来的钱汇入沙县,标会风波终于平息,小吃拯救了县城。机智的沙县政府从中看到了契机,决定用尽洪荒之力动员更多农民外出开店,挣更多的钱。

成立小吃办、沙县小吃协会、沙县小吃一条街、沙县小吃文化节、沙县小吃培训班、提供开店补助,沙县政府甚至还使出了杀手锏,派出了“钦差”——要求每个乡镇必须有一名副科级干部留薪留职,外出带头开小吃店,店开得好,提拔重用。于是当时全县13个乡镇共有200多名干部外出经营小吃,夏茂镇原党委副书记罗维奎“下海”后,两年多时间办起18家“罗氏沙县小吃店”。





最后为了让沙县小吃光环更盛,政府自己还出了一本书,给沙县本地每种小吃至少编了一个故事,从古至今侃侃而谈,甚至还有彭德怀的代言。



自上而下的开店热掀起后,几乎所有的沙县人都去开店了,并且迅速在全国攻城略地。沙县小吃业主借助沙县政府的推动,进入北、上、广等大中城市,有的还在日本、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秘鲁等国落户。

沙县小吃在美国↑↑↑


不想当中国KFC的沙县小吃不是中华名小吃,现在的沙县小吃正在奋力提升自己的逼格,摆脱廉价的品牌印象,具体就是极力变得更加标准化。毕竟小吃江湖一哥的过去再传奇,身后还有兰州拉面和黄焖鸡米饭虎视眈眈,一刻放松不得啊。



比《你的名字》电影更好看的,是它拍案叫绝的营销

舒服经营60年,只卖饼干,无推广、无品牌、无投资,怎么做到的?

“最难喝饮料”畅销60年,老款成爆款,救活本土销量全靠自黑

你啃的不是周黑鸭,而是一个鸭脖子界的星巴克




    关注 重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