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活,怀着敬畏

 

人生本来就充满恐惧,在孩子离开母体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而发出响亮的哭声时就开始了,面对恐惧、对世界保持着敬畏生活下去将是每个人都需要走的一条路。...



一个小姑娘“既任性又自作聪明,每当父母对她讲话,她总是不能老老实实地听。”所以,她因为特别的好奇不顾劝阻去见了诡异的特露德太太,在那里她见到一些让她十分害怕的人。她说:“我看见了一个血红血红的男人。”接着,特露德太太说:“你看见了女巫的真面目。”于是,她现出了女巫的面目,将女孩变成一块木头,扔进火里,然后一边坐下来取暖。



这是格林童话中的一个故事,像许多传统童话故事一样,最后的结尾也是让人感觉可怕的。也正因为此,许多人恐怕这会吓到孩子,而不让孩子接触这一类童话;也有一类人,便借此教育孩子,如果老老实实听话就不会遇到这种可怕的事情。

这正符合现代人普遍对待可怕事物的应对态度:借助各种方式极力回避。借助高超的医学手段回避死亡和病痛,借助完备的社会制度回避凶残、暴力,借助道德回避人性的阴暗。(甚至现代的媒体、影视通过过分渲染凶残、暴力、阴暗、死亡,来刺激人的神经,使人被虚假的景象吸引住,而回避真实的发生。比方说,一个青年陶醉于电影中的血腥刺激,而在真实生活里看到自己流一点血、一点病痛就会忍受不住。)

这种帮助人回避的各种各样的方式,便使人能够不再恐惧,变得虚假与自大,就像一个总是藏身在父母保护下、被极力满足、很少感到缺乏的孩子,或者就像一个而这样一个孩子为了持续受到父母的这种关照,则要牺牲掉自己的独立选择、自由、真实情感的诉求、生命力等等更重要的特质。

人生本来就充满恐惧,在孩子离开母体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而发出响亮的哭声时就开始了,面对恐惧、对世界保持着敬畏生活下去将是每个人都需要走的一条路。但是,我们也将看到许多母亲(或者父亲)总不愿让孩子这样,总把孩子揽在怀里,就好像还是把孩子藏在自己的母体里给他所有的满足,带着爱的名义,却把孩子的生命力扼杀掉了。这样来看这些母亲便十分可怕起来。

提到女人,总会使人想到母亲和母亲的慈爱,因此如果一个女人会像这个故事里烧死小姑娘的巫婆那样冷血,总会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就像看到新闻中把自己的孩子杀掉、遗弃的母亲总会感觉不可理解。可是,我们会发现在女性身上,总是存在着这两种形象:慈母的形象,可怕恶魔的形象。就像刚才说的那一类抓住孩子不放手、把孩子的生命力扼杀掉的母亲。其实,这一类情况在神话与童话故事中也是常见的。

对于原始社会的人来说,母亲是不可思议的存在,孩子在母亲的肚子里孕育而诞生,家族由此维系。这也就像孕育生命的土地,人们经常将母亲和土地联系起来——“大地母亲”便是这样一个例子。植物都是生长在土地上,由土地孕育,然而植物枯竭死亡也同样将被土地接收。

土地同时带有孕育与死亡的特性,其实母亲也常被看作如此。在许多神话中便涉及这种观念:史前崇拜的地母神既是主导生育的生命女神,同时又是接纳死者的死亡女神;日本神话中的“伊邪那美”既是生养了日本这个国家的女神,又是统治着黄泉国的死亡之神。

母性具有孕育死和生的双重性,既有培育生命的正面力量,又有吞噬一切生命的负面力量。在生活里,我们经常感到母亲的正面力量,负面力量则表现在刚才说的母亲对孩子的强大支持而阻碍孩子的独立发展,扼杀孩子的生命力、精神力量。

这种双重性是被我们每个人所感受到的,大地母亲把我们孕育,给我们带来生命、活力、美好;大地母亲也把我们带向死亡,给我们带来枯萎、丑陋、残酷。即使我们试图回避,这也是无法回避的,生活总是不停地让我们去面对、感受它,使我们为此而恐惧、战栗。

像在这个故事里,小姑娘被那个特露德太太所吸引,对父母、当下生活的不满意把她带向那里,希望着从那里能够感到活力。在这里特露德太太对于小姑娘,就像一个可以给自己带来新生命、活力、乐趣、精神能量的母亲。然而,她却在那里遇到了一个将吞噬自己的母亲。

这也类似于生活里,一个小姑娘(或者也会是男子)被一位成熟男性(或者也是女性)的魅力所吸引,对他感到好奇,心想和他一起生活或许会感到激情、新鲜、活力、乐趣、新生命,于是,接受他的邀请坐上了他的车,加入了他的生活,最后却遭遇了不幸,被侵犯了,或者在婚姻中被禁锢了精神。

这类成熟男性(或者也是女性)也类似于那种具有孕育与死亡双重性的大地母亲。总是好奇心,把小姑娘带到特露德太太那里,也把小姑娘带到陌生的男性那里,她们对对方总是不那么了解,而抱着一种想探索,想探究对方究竟的念头,最后所探究到的则是对方对于自己完全的支配与控制。

就像,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世界无止境的探索,最后的结果却不是获得什么,更不是支配这个世界,而是发现了人类自身是被世界完全支配着,人类在面对着许多难以把控的局面,这是十分让人恐惧的现实。

在好奇心之外,保持着一些限制,知道有许多情况是人类不能碰触、不能去看、不能去了解的。在各方面,无不只是生活中,而在法制、刑侦、科技、研究、心理学等方面,道德伦理的要求已经越来越被人重视,人需要限制自己,而不能过分自大,过分盲目不然将遭遇恶果。

经常会有这类主题的童话故事,主人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获得可以游览所有地方的权限,不过有一个黑暗的房间,主人公绝对不能去,最后总是主人公禁不住诱惑进去看了,便遭遇恶果。这也就像伊甸园里,夏娃受魔鬼引诱吃了禁果,结果是永远离开了伊甸园。

离开伊甸园的象征,就像在说人因为探索了太多不该探索的东西,为此要付出代价,为此要承受恶果,就像开头故事里的小姑娘在最后被火烧掉了,火是可怕的,将事物烧成灰烬,而同时火也是净化,带来光明、新生的象征。这也像大地母亲,具有孕育和死亡的双重性。

就像生活,像人类的文明,即使知道了有不该看得、有不该碰触的,可是人总还是要去碰触、去突破,只有这样才有文明发展,即使要遭厄运。这就像一个矛盾。

厄运总是人不能避免的,有光明总有阴暗,而转化厄运、阴暗,净化获得新生,也是人需要学习的课题,如何把握这样一个过程,怀着敬畏顺乎大地母亲的规律。

*这是关于河合俊雄《童话心理学》的读书笔记、感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图书直接阅读。这里的内容涉及第二章部分。

孙传昆

沙盘游戏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荣格心理分析、梦的分析

欢迎关注“梦的辞典”公众号,

查询梦中事物的心理学阐释:


    关注 孙传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