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阵,玩在所有面积公式之前

 

趣味数学入门课...



新的一年,从阴影面积……不,从阴影面积里如何去除阴影开始!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曰面积。此定义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中,出现在小学三年级。

常用词汇,其实想形容清楚并不容易,重要的还是感性认识。举了一系列生活实例之后,细究于各种面积单位之前,点阵是一个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绝佳工具。

最基本的出发点:点阵中最小的正方形,面积为1(注意此时原则上还没有学习任何面积单位),或者按照学术性的说法——“单位1”。

.:
:.
长方形


第一个课题:画两个面积为4的长方形,形状不可以相同。

这个事情应该不难做到,成果大致如下图所示。



其间一定会有人因为觉得正方形并不是长方形而排斥右图。关于这个坑爹的问题,将在日后的文章专门分析。

不过,如果有人未经任何提示,为了不画出正方形而处心积虑地画出了下图……



那么这是个小天才,以下教学环节基本可以胜任助教之职。
.::.
取半


第二个课题:画两个面积为2的三角形,形状不可以相同。

经过片刻思考,应该会有一部分同学自行将刚才的长方形沿对角线一刀劈开:



能马上画出来的应该是具有不错的探索能力,那么是不是只有这两种呢?可以要求他们再多画出几种,顺便等等反应慢的童鞋。

这个门槛比之前的略大,但也应该有个别人能自己研究出来。讲解嘛,切开,两边都是黑白各半,反应慢的童鞋大多也能理解。


.::.
直接画三角形


下面,没有长方形作为参考了:请直接画出面积为3的三角形,尽可能多画几种

正常情况下,完成这个任务的同学应该能达到一半。先想好一个面积为6的长方形,然后取半。



至此,我们已经从“单位1”向前拓展到了任意长方形,以及显然可以视作它们面积一半的平稳三角形,在后续研究中,这些基本认知将大派用场。
.::.
倾斜的钝角三角形


再回到最简单的情况:请画出面积为1的三角形,尽可能多来几种

根据之前的研究成果,画出下面两种并不困难。



那么到底能画出多少种呢?很多同学会坚定地认为只有上面这两种,然而……



这样的形状可以通过减法来算出它们的面积,整体是基本图形,灰色阴影也是基本图形。所以,具体能画出多少种,取决于我给你的点点是不是足够多。



注意,这个阶段如果留作业,我多次在交回来的作业本上看到家长标注的“底×高÷2”的字样。显然,他们的辅导有点跑偏,请不要这样做

没有公式的牵绊,会更有利于他们在加减组合上不断追求。而且,画三角形的高,这事儿正常情况下要再过一阵子他们才会接触到,并颇费周章。
.::.
任意三角形


当你在点阵中随意画一个姿态歪斜的三角形:



通过前面的学习,很多同学会下意识地觉得这个还是外框长方形的一半,这需要耐心指出区别。另外,脑子里只有“底×高÷2”的同学,这时也将束手无策。

思路上,和“倾斜的钝角三角形”一样,这个图形也可用“基本图形减去基本图形”的方式计算出来。



外框长方形是6,三个边角料分别是1、1、和1.5,所以,红色三角形的面积就是:

6-1-1-1.5=2.5

好了,理论上他们现在已经可以计算出点阵图上任意直线形的面积了,只要顶点都在事先点好的点上即可。再扯大一点练习一下:



多加几条边?减法用惯了,别忘了加法有时更加直观:



比如这个图形,外剪或内拼,都很方便。
.::.
指定面积的一般四边形


请画出面积为6的四边形,不可以是长方形

这个时候,大部分同学会采用误打误撞的方式,面积和边数两个条件往往不能一起满足。

这里要落实的重要思路就在于,当有两个条件要满足时,先紧紧抓住一个不松手,再去凑另一个。比如,先画一个面积为6的长方形,然后想想怎样才能保持面积不变,让它变得不是长方形呢?



一定会有人知道,这是个梯形。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梯形他们都能认识。

当然,还有平行四边形:



另一种思路是,先想好形状,比如3+3=6,再用两个刚才画过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四边形:



到了初中,这玩意儿叫做“控制变量法”。

家庭作业是:画三个面积为5的五边形

第二天,我欣喜地看到了这样的清晰思路:



当然,还是难免有大量的同学对误打误撞的方式甚为留恋。
.::.
实物作画


最后,随着边数的增加,自由度和艺术性也在大大提升。

这个阶段,最后一项是面积为8的八边形,附加条件是,你得让我看出你画的是个啥东西。也就是说,先想好八边形到底能画个啥,再去凑面积。

经过一番引导,我收到了这样的成果:



还有这个星星(稍改改,能不能变成轴对称的四角星?):



比较吃力的,画了这个,而且他画的时候并没有想好这是个啥:



“嗯,像个锤子。”我打算顺势帮他交个差。

不过,他好像并不知道什么是锤子……

根据学生的情况差异,整个过程大概可以持续三到五个课时。其间你会发现他们有很多误区需要引导纠正,许多脑洞需要一一捅开,此处不再赘述。

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不过两年之后,点阵画图还有第二波大用场。

咏鹏,一个全科教师,微辣班主任。写过两本不搭界的书,一本是评判奥数的,一本是关于足球的。



本文转载自咏鹏的个人公众号“甘棠益咏”,ID:Edu_YY



延伸阅读,咏鹏其他文章:

熊孩儿孵化器之:微信家长群

自从班里有了空气净化器

抱歉,围棋不一定能让你的孩子安静下来

脑洞题:从页码计数到常识危机

提到科学,他们的眼里只有黑洞


    关注 读小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