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Nudter,我疯狂恶补中东问题的经典书籍 柯读(09)

 

2016年2月,中信出版社出了一本Nudter写的专著,名字叫《穿越百年中东》。...



2016年2月,中信出版社出了一本Nudter写的专著,名字叫《穿越百年中东》。截止发稿之日,该书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8.5,被很多人评价为中东问题的入门书籍——这是个相当不俗的成绩,除了打分人数只有200多,显得分数不是那么有信服力以外。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哎哟喂,什么时候我们大NUDT也有国际关系学专业了?

呃……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没有。不仅没有,大NUDT偏文的专业这两年压缩得非常厉害。

写书的哥们是个正宗理工男,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是《火炮驻锄挖掘机设计》,正文38页,用AutoCAD画的附件图纸有58页;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基于自适应策略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也许有人猜出来了,他本科学的机械,硕士读的信息系统工程。

这哥们叫郭建龙,来自原八系95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在他们同学眼里,评价郭师兄只需要四个字:“绝顶聪明”。他在大三即自学了信息系统工程相关专业课的教材,考研的时候,从八系(现三院)跨专业去七系(现五院),结果考了专业第一。

硕士毕业后,郭师兄分到北京某科研院所,两年后,即从制服党队伍里消失了。

不要问他如何做到两年闪人,我也不知道。那个年代,很多事情比现在宽松得多。

郭师兄先跑到上海的Autodesk公司做了一阵软件测试工程师,然后辞职开始了全职探险。2007年,他独自骑车穿越了古代进藏的官道和藏北大中线,一路翻越十几座雪山。从藏北回来后,他彻底抛弃了工科,去《21世纪经济报道》当了几年记者。再后来,他把这份工作也辞了,成为一名旅行家兼独立作家。

这些年,他一边四处游历,一边将见闻和感悟汇集成册出版发行,作品包括:《骑车去元朝》、《三千佛塔烟云下》、《印度,漂浮的次大陆》、《告别香巴拉》等等,可惜销量和口碑都一般。

直到写出这本成为畅销书的《穿越百年中东》。



穿越百年中东,郭建龙,中信出版社
有人会问:豆瓣才200多人评价,怎么算是畅销书呢?

还有一个数据我没讲:该书在某东上的商品点评数量有2万6千多条,某东的规则是只有购买了才能点评,考虑到很多人购物后是不屑于点评的,这本书的销量有多好请大家自行推测。平台上的一些独立商家,把《穿越百年中东》和《耶路撒冷三千年》、《我的应许之地》作为中东问题的热门书籍一起打包销售,后面那两本都是海外引进的畅销书。

你大概又想发那句感慨了:“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那种生活。”而且这个人曾经离你那样近,曾经和你走在同一条平淡的小路上。

为了平复你的羡慕和感慨,此处再送各位一句话,卢梭说过,“自由就像美味的佳肴或甘醇的美酒一样,对于能够享用它的强健体质,它能起到滋补作用,而对于虚弱娇柔的体质,反而会折磨毒害身体。

当一名没有任何单位罩着的独立作家或者自由撰稿人,意味着你的衣食住行都要靠文字挣出来,意味着饥一顿饱一顿那是生活的常态。

“自由”两个字,说出来让人无限神往,写出来像一种铿锵有力的宣言,过起来未必那么如意。

比如郭师兄到现在还过着一个人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的日子;比如他在书的后记里感谢了好几个从物质上和生活上资助他、让他可以安心写作的人。

扯远了,我们还是来说说书本身。

这是一本用游记穿起来的近现代中东历史的科普书籍——重点是在讲中东近现代史,游记只是很少很少一部分。

中东史想捋清不容易,它特别像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大大小小的国家、宗教、地区势力混杂在一起,看得人头大。

对中国人而言,最难消化的是宗教那一块。近代中东的混乱,根本原因是部分西方大国(主要是英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挑拨一群在宗教信仰上水火不相容的派别相互斗争的结果,中间再夹杂了一些个人野心家的推波助澜。

很多人都不明白,算起来也是同渊,为何始终势不两立,仇恨蔓延了三千年?

我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这次恶补中东问题的经典书籍之前——为了郭师兄一本书,恶补了300万字的相关内容——我对中东问题的理解都来自CCTV。

CCTV的立场有多片面我就不想举例了。

对于中东这个各种势力纠结在一起的地方,描述者站在哪个立场上讲故事,读者得到的就是什么样的中东。

起码,郭师兄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全书以他在贝鲁特遇到的两个阿拉伯兄弟的故事为引子,从奥斯曼帝国的瓦解开始,中东地区的主要国家、主要宗教势力的来龙去脉、相互之间的纠葛都讲清楚了,包括这两年让人闻风丧胆的ISIS的由来也说得很明白。

条理清晰,文字流畅。

工科男就是工科男,再怎么改职业,出身放在那里。

要说硬伤,就是后面部分章节的内容在前面详细阐述过,如果是前后呼应,不是这样的写法,更像是在哪里发表过的独立的文字,整合到书里来的。

据说郭师兄目前和大学同学不怎么来往,同学们也想得明白:他那个圈子,各色人等太多了。

我倒不这么认为。

写出史诗般的小说《出埃及记》的里昂尤里斯有一句名言:不能征服孤独,就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封闭对现实世界的爱恨,深陷其中则一事无成

郭师兄的社交恐怕不像他的同学想象的那样丰富,他可能更多得沉浸在游历、写作、不问世俗这样的生活里。

既然提到了《出埃及记》,我们就来谈谈《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 里昂尤里斯,中国青年出版社


哦——杰出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可以配得上任何赞誉的作品!

1958年,小说一经问世,即引起轰动,被翻译成五十种文字出版,仅在美国市场,精装本销量就达到了两千万册,是公认的与《飘》齐名的畅销作品。



上面这段话是我抄出版商的。

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我老老实实告诉你,这本书为什么评价这么高。

首先,作者在书中展现了高超的讲故事的水平,故事以一位犹太复国主义者和一位美国护士在“二战”后帮助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移民巴勒斯坦的曲折经历为主线,穿插讲了多个犹太移民的悲欢离合,整本书写的荡气回肠;其次,文字极具感染力,真实呈现了犹太人在人类历史上的苦难和以色列建国的艰辛,部分章节我的眼睛里噙着泪读完;再次,也是我最看重的,该书是文宣的登峰造极之作,看完全书,你会留下软弱而丑陋的波兰人,自私而愚蠢的英国人,野蛮而残忍的俄国人,落后而狭隘的阿拉伯人,坚韧、顽强、聪慧、勤奋、爱好和平……的犹太人,全世界都欠犹太人的,巴勒斯坦地区就应该属于以色列……这样的印象。

该书出版在第二次阿以战争之后,直接影响了美国和西方各国主流社会对冲突双方的基本倾向,一直到今天。

花多少美元、多少唇舌,陪上多少特工都未必能达到的效果,被一个作家单枪匹马实现了。

尤里斯简直就是以色列的劳伦斯。

什么?你不知道劳伦斯是谁!

托马斯劳伦斯是一战时期英军的传奇人物,他本职是一名考古学家,因为精通阿拉伯语同时具备极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被英军征召派往了土耳其,最终几乎单枪匹马帮助阿拉伯各国脱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完成民族独立,因此被尊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

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他是为大英帝国效劳的谍报人员,正是因为他帮助英国从奥斯曼帝国手中接管了阿拉伯世界的统治权,才导致如今纷乱的中东局势。

这哥们在一战时期的光辉事迹广为流传。1963年,以劳伦斯的故事为原型的好莱坞大片《阿拉伯的劳伦斯》一举囊括了第35届奥斯卡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电影剪辑、最佳音乐等六项大奖。

建议大家有空去看看,216分钟的超长篇看得人胆战心惊,热血沸腾。

关于劳伦斯的书也是一本接着一本,最近口碑最好的是那本斯科特安德森写的《阿拉伯的劳伦斯:战争、谎言、帝国愚行与现代中东的形成》。


阿拉伯的劳伦斯,斯科特安德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说真心话,我觉得书没有电影好(书在豆瓣上高达9.1的评分一定是被译者陆大鹏的脑残粉顶起来的),电影的故事主线清晰、气势恢弘,而书写的有些杂乱、文学水平也一般——大约劳伦斯的故事已经写不出新意了,该书的作者换了种写法,除了劳伦斯本人,还写了三个和他差不多职责的代表不同国家和利益的谍报人员。

挺搞笑的,这四位在现代中东史上举足轻重的“小人物”除了代表德国的那哥们是搞情报出身的以外,其他都是“业余演员”!代表英国和阿拉伯利益的劳伦斯本行是考古、代表犹太人利益的哥们是个农学家、代表美国利益的是一名石油公司职员。

我推荐这本书的根本原因是,在以讲故事讲历史煽情赚眼泪为主流的中东畅销书里,它好歹花相当多的篇幅写了军事。

只是你得配一张高清地图,不然会看得如坠云雾。

除了上面三本书,还有几本推荐书籍,限于篇幅,不展开讲了:剑桥版的《中东史》,作者是戈尔德施密特,国内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真正的学院派权威著作,修中东史或者阿拉伯史的学生的必读书籍;《最后的天空之后》,作者是萨义德,国内由新星出版社出版,终于有一个人站在巴勒斯坦人的角度来描写阿以冲突;《我的应许之地》,作者沙维特,国内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故事的内容和《出埃及记》有些像,也是讲犹太人在复国过程中的悲欢离合。那本被炒到天上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就不要看了,又是一本被翻译毁了的书。

这些书挑上3、4本瞄瞄,你对中东的概貌会形成自己的判断。

郭师兄在《穿越百年中东》一书里写了一句话:我之所以选择写作作为终生职业,是为了叙述真实的世界,当读者知道地球上正在发生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不再根据他们想象的抽象原则来构造世界。

初看时,于我心有戚戚焉。仔细一想,哪里有什么真实,所谓的真实都是有限的,而片面是无限的。

现在的我,宁愿相信那句话:历史是可塑的,人们愿意相信什么是真相,什么就是真相。

最后,讲点儿有趣的事儿。

郭师兄在《穿越百年中东》一书的后记里,感谢了公众号“三剑客”。吓我一跳,他的文风和立场断然不能被我熟悉的“三剑客”接受(当然,他可能也不屑于给此类公众号投稿)。查了一下,此“三剑客”是注册在上海的“三剑客”,以谈时政为主,2016年年初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关停了。

此外,他还感谢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所有NUDT的老人都不陌生。在本世纪初,曾经有一名年轻的研究生因为两次入党而被推到了宣传的风口浪尖,从JW主席到ZZ主任等等重量级人物都接见过他,至今,百度上仍能搜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那个“XXX现象”的专有名词。那个时候,他代表着年轻人对共产主义的不懈探索,代表理论在青年知识分子中的巨大感召力。而故事的结局让人多少有些五味杂陈,他留校教了几年书(其中有四年在外读博士)之后,即转业去了南方某985高校,醉心于哲学研究中。我特别想知道十五年后,已届不惑之年的学者如何看待那时的自己,一个对真理怀揣着朴素情感的年轻人突然被从天而降的光环笼罩?还是戴上了一副跟随一生的枷锁?或者什么都没有,不过是一场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合上《穿越百年中东》一书的时候,我正在某中原小城一个废弃的空军机场的机库里冻得哆哆嗦嗦,旁边是包裹在厚重的迷彩大衣下的年轻人们。他们组成了一个迷你的生产线,有人负责把轻板粘在机架上、有人负责在轻板上蒙皮、有人负责在蒙皮上剪出走线的窟窿,有人负责装舵机……简陋的平房里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他们之所以甘心干着如同富士康女工一样重复呆板的工作,或许是因为心中相信,自己手下打磨的是我军未来新型无人侦察机的雏形。

低头看了一眼书里的郭师兄——他的胳膊搭着叙利亚难民的肩膀,长发飘逸,笑容舒缓,又抬头看看默默干活的小伙子们,瞬间有些糊涂了:究竟哪一个才是Nudter该有的样子?


在开往苏丹的破游轮上,郭师兄和叙利亚难民的合影
也许都是的。

你还记得劳伦斯?一个战争初期负责在沉闷而低效的机关写文书、绘制地图、撰写永远不会受到重视、永远不会付诸实施的战略和报告——这和我们现在的角色何其相似——的考古学家,最终竟成为了英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靠的是什么?

精湛的专业知识、超凡的吃苦精神、大无畏的勇气和那么一点点运气。

不管你现在学的是什么、在干什么,只要具备前面三点,在某个特殊的环境下,都有可能一跃成为时代的传奇。

我等着听到、读到、看到更多属于Nudters的传奇。

柯大侠 2017年1月13日于长沙
=====以下是罗里吧嗦的番外篇时间======
在世人的眼里,郭师兄的生活一直有些拮据,吃穿用度非常节省。2015年,大学同学入学二十年聚会,临走时他专门多拿了几件文化衫说是以后也可以穿。《穿越百年中东》一书定价58元,国内目前普通作家的版税行情大概在8%-10%,意味着每卖一本,郭师兄可以收入5块钱左右。在这里号召大家都买来看看(网上书店到手价不到40元),反正总要读书,看别人写的不如看Nudter自己写的,何况写的真心不赖,刨掉感情因素,至少可以给8分(满分10分)。

感谢那个看似沉默、心里却比谁都明亮的快刀同志向我推荐了郭师兄的书和故事。如果你也知道那种让人很赞叹的Nudter的故事,欢迎提供给我。
========以下是广告时间=======
欢迎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一人一书一世界”,听侠骨柔肠的资深制服党讲我们的故事、推荐凡人看的书、逛我们能去的世界。所谓“正能量”的人生,不是活色生香到让人艳羡,而是哪怕遇到一地鸡毛的日子,依旧心存美好、咬牙向前。
 


    关注 一人一书一世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