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七︱年味十足的年

 

年味,大概就是每一年的一如既往。...



aphasicplanet 陪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年味,大概就是每一年的一如既往。


离开家的第二年,一个人在温哥华过年。突然明白,年味,大概就是过去每一年的一如既往。
年的习俗

贴年画



年画是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一种中国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
很想念曾经每一个过年的日子,奶奶从月初就要忙活采购年货,爸爸和大叔会在除夕当天从下午就开始忙活烧出一大桌年夜饭。晚餐时亲戚们聚在一起把酒言欢,饭后妈妈忙着收拾残局,所有人再移步去看春晚,一直等到十二点跨年。

年年如此,以至于后来觉得年味越来越淡。

再后来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很多个除夕要缺席,很多个年初一错过领爷爷奶奶的压岁钱。等到终于可以回家过年的时候,我就彻彻底底的变成了一个无法耍赖的孩子。

奶奶说,在我眼里你永远是个孩子。
年的习俗

压岁钱



北宋神宗年间,某年春节夜晚,有个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南陔,跟随大人在街头观灯游玩时,不料被歹人掠走,想勒索王韶一笔钱财。逃跑中正巧遇朝廷车子经过,南陔大声呼救,歹人放下南陔仓皇逃跑。后来,宋神宗得知此事后,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从此"压岁钱"在民间流传开来。
想想此刻的国内,一定是一股浓浓的年味。超市里兴许放起了恭喜发财的祝歌,各大商场一定也贴出了新春快乐的字样,家家户户应该都贴起了春联和福字,街角巷尾一定会有那么几个烟花爆竹的摊位。这些习以为常的景象,都是新年的标志。

很庆幸,我所在的,是一个华人众多的城市。新年将至,很多商场也会贴出“HAPPY LUNAR NEW YEAR”的字样。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一定也会不解为什么春节这样隆重,就像我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他们总在春天的圣帕特里克节带着绿帽子狂欢一样。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加喜欢东方的文化。

之前去看了圆明园兽首的展览,还和朋友打趣说当时八国联军也是俗的可以,抢东西总以一些金属物什为主,却不懂我们最宝贵的反而是那些“不起眼”字画文玩。
年的习俗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驱赶年兽。
去年回国的时候见了很敬佩的无有老师。我十八岁的第一天认识他,后来陆陆续续又见了几次,潦草地学了插花制香,也越发的喜欢这些古典文化。

无有老师像个世外高人,也是少有的我极度佩服的人。每次插花都被他夸有灵气,心里就会特别开心,觉得被高人夸奖了,总是会有点激动,然后捉摸着觉得自己有一天也会变成他一样的高人。

无有老师说自己小时候严重偏科,文科太强理科太弱没办法保持平衡,索性初中毕业就不读了。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初中毕业也好,小学肄业也罢,其实放在当今社会都是无所谓的。那时他的家里人找了技校想让他学门手艺养活自己,他偏不。违背父母之命,从此一个人背井离乡,拜师学艺,后来学成再还乡,做起了自己最喜欢的事业。我总觉得他骨子里有种中国文人的执拗和倔强,也有几千年文化所培养出的中庸,两种截然不同在他身上完美结合,相当平衡。

背井离乡,是很多人逃不过的宿命。为了学业也好,为了事业也罢。最近这段时间总是看到有一些工作没有几年的年轻人,过年宁愿买张机票去度假,也不愿意回家。他们说总有一些亲戚借机问工作,问感情,然后东说一番,西讲一句,倒不如躲得远远的来得清净。

也许这,就是年味渐渐消散的原因之一。有些可怕,又有些可悲。但无论如何,还是祝愿在天南海北的你,新年快乐。
年的习俗

贴春联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新的一年,必定充满风雨和挑战,不安和变数,希望你有足够的力量和信念走过。新的一年,你一定会许下很多愿望,希望你可以一一实现。新的一年,希望失语星球可以和你一起,变成更好的自己。

最后,再次祝各位新年快乐!
:)
/Serena

插画/田从心
 
●  End  ●


    关注 失语星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