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SMG图像质量控制 (PQC) 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近几年来,媒体产业全面进入资本融合期,公共信号制作质量控制(Production Quality Control,简称PQC)的概念再度被推上风口。...





近几年来,媒体产业全面进入资本融合期,公共信号制作质量控制(Production

Quality

Control,简称PQC)的概念再度被推上风口。受资本驱动,去行政的娱乐真人秀、大型体育赛事的制播模式呈现出标准化制作、平台化管理、多终端推送的新型特征。为实现终端图像质量的快速集成管理,一个能够有效运作的、在整个生态产业链中起到中枢作用的质量控制机制成为当前传媒市场的诉求。

SMG图像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总体现况
SMG 技术管理部自2015 年起启动PQC 机制构建,以视觉为切入点,在既有演播室图像视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向外场大型文艺节目制作、体育赛事转播拓展,逐步推进对图像技术质量及视觉呈现效果进行集成管理的整体架构建设。

从功能维度上,SMG 图像质量控制(PQC)体系现阶段的工作界面划分如下:

1.演播室视效管理架构,基于主持人出镜视觉形象管理。分专用演播室、公用演播室两类。其中,专用演播室需针对主持人制定出镜视觉管理方案;公用演播室需对整体视觉艺术规范进行把控。

2.外场制作视效管理架构,基于节目制作质量把控。分直播、录播节目两类。其中,直播节目需针对节目制作方案、技术流程、质量把控、图文规范等制定标准执行方案;录播节目对节目制作方案、工作界面/ 流程、后期制作等制定标准执行方案。

3.推进核心流程的标准化提炼,制定《标准手册》,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工艺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注重科学的数据采集和信息分析,从各工种技能基本面、工作流程和管理界面进行持续性、系统性优化。针对演播室,制定《演播室出镜视觉管理手册》;针对外场节目,制定《公共信号制作视觉管理手册》。

截至2016

年11 月,SMG 技术管理部已完成9 本《演播室出镜视觉管理手册》制定,覆盖7 个主要频道、21 个演播室、逾百名主持人;3

本《公共信号制作视觉管理手册》制定,覆盖足球、马拉松、马术3 项体育赛事。对摄像、灯光、造型、舞美、视频调像、后期制作6

个专业技能工种的技术关键点进行工艺研究,并积极跟进4K、HDR、VR/AR

等新型视觉技术的项目实测。其中,“演播室精细化荧屏视觉形象管理体系”、“大型体育赛事(足球)转播公共信号制作质量管理体系”两项软课题研究经上海科技情报所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SMG图像质量控制 (PQC)

体系建设的规划思路
1.构建基于PQC的品牌建设与维护体系

管理学范畴来说,SMG 图像质量控制(PQC)体系建设是基于品质管理的实践,服务于集团的整体品牌形象战略。因此,在构建过程中必须有全局、系统的思考,兼顾体系的建设与维护。

理想化的图像质量控制(PQC)模型,涉及到顶层架构设计、知识管理层级梳理、指标评价体系构建、流程规范体系化建设;并需要综合考虑人才梯队培训、关键技术研究、评估反馈机制。

2. 构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评估体系

传统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中,并没有量化的标准对画面整体视觉效果进行管理。节目的画面质量基本取决于导演/

制片人的主观评鉴,技术质量指标仅以安全播出标准为阈值。但随着海量生产的市场态势到来,节目内容生产线大幅扩充,图像质量控制缺位导致没有一个有效的“基准线”标准能对节目生产品质进行管理。

PQC

体系建设的一大重要作用,即形成SMG

各频道的节目制作“品控”基准线,在既有技术质量指标的基础上,构建能同时反映主观(艺术审美)与客观(技术指标)的评价体系。目前评估方案已初步形成:主观评价以SMG

荧屏视觉奖主观评分标准为参考,包括灯光、摄像、造型、舞美、调像5

个工种界面的用户体验评价;客观评价以金帆奖选送画面技术质量评审参考标准为参考,包括亮度、黑电平标准波形、色域、画面一致性等技术指标。

同时,通过不断优化流程、加强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全台基准制作水平。

3. 基于PQC的流程规范体系化建设

SMG 技术管理部研究认为,一个有效运作的PQC机制,是由节目制作、采集、编辑、传输、推送、终端呈现流程中每一个环节中对于关键质量的细节控制所构成。

因此,要建设有效运作的PQC

机制,前提是梳理工作流程,建立规范化体系,提高各个工种界面的执行力。在常规演播室节目制作流程中, PQC

的聚焦环节主要是视频系统、导播控制系统及演播室灯光环境。根据演播室布光、主持人造型、关键帧镜头设计三个工作界面进行规范化梳理,并建立演播室灯光、摄像、造型、视频工程师/

后期的定期培训、考核机制。

在转播车公共信号制作流程中, PQC 的聚焦环节主要是视频系统、导播控制系统及外场灯光/ 自然光环境。节目制作、技术流程并行梳理,并建立摄像、视频工程师/ 调像员定期、定向培训机制。
SMG图像质量控制 (PQC)


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
1.增强节目制作与技术的联动

事实上,PQC 的理念自2008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即被引入国内。但传统电视节目制作内容、制作、技术三大界面独立运作、分离管理的格局,无法满足PQC 机制对各界面工种高效协作、高速响应的要求,运行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因此,SMG

图像质量控制(PQC)项目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定位为基于节目制作域的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即TQM),以具体项目为抓手,打通节目制作与技术的工作边界,形成互补、匹配的整体结构,并行推进。横向涉及参与节目制作的导播、摄像、灯光、造型、视频工程师/

调像员、后期、主持人等;纵向覆盖节目制作的前期策划、制作/ 录制(包括图源采集)、编辑处理(包括后期剪辑)、传输推送、终端呈现全流程。

同时,拟成立质量控制(QC)小组①,使灯光、摄像、视频工程师在初期即参与节目研发,增强节目内容与制作、技术界面的交融度,达成最优的协作机制,从生产链前端对质量控制机制起到积极作用。

2.“ 点-线-面”并行布局

从方法论角度来看,节目生产是一个并行工程(CE—Concurrent

Engineering)

。其特征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完整的、统一的产品理念,始终以内容为中心,各工种并行运作、交互作用。基于并行工程的质量控制(QC)体系强调系统集成与整体优化,面向整个过程(process)和产品目标(product

object),追求全局优化,并不过度苛求局部过程和单个环节的最优,而是评价成品整体。

SMG

图象质量控制(PQC)体系在设计规划中,采用“点- 线- 面”立体系统构架进行顶层设计。综合考虑各环节工种的执行力、标准作业流程(SOP

)、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配合,针对不同的节目制作场景,设计相适配的、相对简明的PQC

方案及快速响应机制,以整体视觉效果为最终的衡量和判断目标。尤其需要注意,对工种技术指标进行量化时,数据仅作为此状态下的操作参考,必须同步采集作业流程中产生交互作用的其他环节的关键数据,以组合数据包的形式参考使用。目前,新闻播报类演播室、体育赛事的PQC

简化方案已完成初步部署,下一步拟推进户外综艺、网络视频节目制作的机制设计。

3.加强端到端的关键环节及规范标准研究

节目制作的“并行工程”特征强调各工作界面并行交叉,对细分各环节的关键质量要素、找出工种间的前置关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随着节目制作技术跃进,现阶段多个工种界面可以通过调整不同设备上同一功能的参数来影响最终呈现的视觉效果。例如,摄像机与OCP/MCP

面板上许多参数设置是共通的,但工作界面上分摄像员和视频调像员两个岗位,并且成像效果还受到现场灯光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加强端到端的关键环节研究,厘清节目流程中可能进行并行交叉的工序,设置优先级,逐步形成规范标准。从技术知识管理的大系统架构来看,视觉传达的横向维度中,不仅包括亮度、色彩、层次、构图等表层视觉信息;还涉及到视觉心理范畴、人机工程学范畴的跨越学科的研究,如色彩联觉、用户情绪体验、感官舒适度等。

当前,新型视觉技术高速迭代,技术驱动节目模式不断更新,节目制作规范标准及相应的质量管理机制都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例如4K

超高清Hdr 功能(即High-Dynamic Ran g e,高动态范围图像)为图像提供更多的动态范围和细节,但转播实测中发现HD

直接上变换会发生颜色偏离,因此在节目制作规范中,高清字幕机做叠加需预先对HD 信号作LOG 调整。再如VR(即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的用户体验中存在晕吐感机率,除原先的画面质量体系外,还要考量边缘拼接、视场角、刷新率、延迟等技术指标,现行节目制作规范标准、主客观评价体系都需要重新设计。
实例详解:

SMG足球赛事转播图像质量

控制( PQC) 体系构建
作为SMG

图像质量控制(PQC)体系建设的首个试点,足球赛事电视转播公共信号的图像质量控(PQC)专项工作自2015 年8 月启动,于2016 年1

月完成体系构建,同步制定《SMG

足球赛事公共信号制作质量管理标准》,在实践的基础上,针对足球赛事转播提炼出一套系统、专业、快速部署的标准化执行方案。

2016 年初,中超联赛版权方官方宣布,以SMG 视觉管理方案确立作为中超联赛电视转播质量监(PQC)标准;3 月底,确立为中国国家队赛事主场全媒体转播质量监控(PQC)标准。

1.SMG足球PQC体系构建简述

《SMG 足球赛事公共信号制作质量管理标准(2016版)》具体包括:赛事转播流程、公共信号制作流程、像质量控制体系、画面设计标准四个方面。

其中,图像质量控制(PQC)体系部分综合考虑了联赛常规情况(最简10 摄像机位)、焦点战赛事或赛会情况(含蜘蛛摄像机的16 摄像机位)下各环节的管理标准及关键技术要点,细分为:

(1) 转播技术制作标准流程,包括:转播技术制作流程、转播系统整体框图、转播车内系统框图、转播信号格式。

(2) 硬件设备及标准技术流程,包括:设备列表、标准操作流程。

(3) 场地环境参数及视音频修正,包括:视频质量主观评价、赛场光照条件分析(含灯光布局分析)、摄像机层次及参数调整原则(疲劳测试参考值);音频质量主观评价、体育场频响分析。

(4) 安全播出预案管理,包括:视音频、监看、同步应急预案。

同时,建立评估反馈机制,以技术指标(客观评价)、艺术指标(主观评价)、过程质量控制为维度,制定针对足球赛事的图像质量控制(PQC)评价如下表所示。
2.实效性及创新性

(1)从操作标准的层面:通过定量体系结合标准模块的形式,为赛事转播出镜画面提供参照规范,对视音频参数修正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标准化梳理,解决了足球赛事直播中常见的多机位色调不一致、色彩失真的问题。

(2)从管理系统的层面:对赛事转播的各项流程、转播团队的分工和职责、转播系统的搭建和转播视觉质量控制体系、安全播出预案起到整合作用,扫除了各操作界面间的盲区,解决了赛事转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管理切入点的问题。

(3)从岗位培训的层面:具备公共信号制作标准操作流程任务书的功能,能够实现赛事转播各环节工种、专业岗位人员的准入培训和快速部署。

3.应用实例:中国男子足球国家队主场比赛( 西安体育场)

2016 年3 月29 日为中国足球国家队小组赛最后一轮。根据PQC 工作流程,团队提前于28 日抵达陕西省体育中心赛场,进行场地的数据测试和摄像机的预调工作。

经此前视频研究,场地测试的数据分为:照度测试、色温测试、草地色调纳米值测试以及显色评价系数测试。通过测试数据的反复比对、分析,并与制作导演充分的沟通,PQC 团队制定初步的视觉设计方案。
 赛场光照条件分析 | 西安体育场晚间照度


因本场赛事采用目前国内重大赛事“顶配”16 机位,使用了包括飞猫、斯坦尼康、网口、坐地炮在内的多讯道特种设备,因此,色彩管理方案采用多级校色,使之与有线机位色彩能达到较高的一致性。同时,由于初春的西安空气透度不高,需校准杂散光、设置色彩矩阵、加强轮廓电平。
赛场机位布置 | 赛会制16机位


此外,根据赛况,PQC 团队设置了多种预案,包括对获胜场面的画面预置:如校色方案中特别增加了红色饱和度,突出主场元素,使得红色的队服格外耀眼。
画面实际效果
本场赛事央视体育、五星体育、乐视体育、腾讯体育等8 家国内媒体平台、包括卡塔尔在内的中东及北非地区等多家国际媒体进行直播。
产业链的思考
当前,新兴媒体资本快速构筑“资本-IP-

研发/ 生产- 终端/ 平台”的闭环生态链,在平台化战略的引导下,进行海量内容生产。并通过“硬件标准+ 内容平台”的产业布局,催化VR/AR

等新兴视觉技术在未成熟期爆发。其中,高话题性、低完成度的非专业内容生产占据了相当比例。在媒体产业市场方兴未艾,尚未形成专业准入之前,这些行为或许将在短时期内存在。

但应当看到,媒体市场的本源动力是用户的受众体验,终端视觉呈现质量的把控不可或缺。迅速建立有效运作的视觉质量控制(PQC)机制,能够对现阶段充斥市场的非专业生产线起到梳理作用,助推媒体产业市场健全,加速形成良性生态。从长远来看,在日益激烈的集团化、专业化竞争格局下,

PQC 机制的专业高度和技术深度,势必成为各大媒体资本巨头构筑IP 品质高地的分水岭。

(文/上海广播电视台 技术管理部 霍秋林 顾婉卿

技术运营中心电视转播部 金逸乐)

推荐阅读

“真人秀”节目的拍摄和调度 —— 专访知名真人秀拍摄团队冷泉团队

大师级电影摄影师和导演最惯用的手法

幕后丨VR游戏里故事讲得最好的——多人VR游戏《THE ASSEMBLY》制作过程揭秘


    关注 影视制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