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2卷作文范文点评:博学于文,诉之以语(周雪晴)

 

你们总让我上课。好吧,今天讲作文。——上课!...



2016年全国2卷高考作文题: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教学、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大家更多关注题目中提升语文素养,其实与2015年当代风采人物评选一样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又一个新名词,真乱,不知道初始于哪位专家)。在三种提升途径中进行比较,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很多同学写的味同嚼蜡,既没有说服力,又缺乏可读性,纯粹是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就是因为其实自己没有语文素养,面对这个题目无话可说。这个作文能让真正有思想、有思辨、有底蕴的孩子得高分。

考场上写记叙文写小说很危险,太直白太浅显得不到高分,太深奥太含蓄了在快速阅卷中也容易被看不出来而给个跑题分。所以大多数人选择写议论文。议论文是要有自己的观点,并且能自圆其说、让人接纳的。而很多同学的议论文堆砌事实而不是论证道理,没有深刻新颖的观点,没有逻辑,没有论证过程,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怎么得高分呢?

展示一篇周雪晴写的作文,括号部分是我的点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博学于文,诉之以语
周雪晴


语,是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语言;文,是一个个方块字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语文素养是一个过于宏大的概念,它是一个人在对文化知识有了足够广博的涉猎和足够深刻的理解之后,所拥有的涵养和格局。(解释概念,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素养。着眼于民族文化,眼界胸襟不凡。)

中学生要提高语文素养,主要有三个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其中,课外大量阅读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扣题,简明扼要提出观点。)

课外大量阅读,包含了三个关键——课外,代表着一种基于兴趣引导的主动拓展,是受到课本所录文章的启发,进行广泛而不受限制的探索;大量,强调了涉猎知识面的广泛;而阅读,则是一个不断汲取养料,厚积薄发的过程。(解释观点中的课外大量阅读,清晰明确。“是什么”。)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是对中华文化本源的追寻,是对五千年历史的叩问,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大关怀。(关注的是文化、历史、现实,高屋建瓴。)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得以随《文化苦旅》的脚步走访名山大川、历史遗迹,得以凭金庸之笔看到一个快意的江湖,得以从《平凡的世界》中领悟到艺术是如何来源于生活,又钻进了生活。(简洁的排比句,举例。)进行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完成了对优劣的筛选,对善恶的定夺,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即作用于语文素养的“广”和“深”,涵养与格局的形成,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阅读的意义,扣住开篇给“语文素养”下的定义。阅读有助于形成涵养与格局,所以能有效提升语文素养。“为什么”。)

相比较而言,课堂有效教学更强调教师的作用。语文老师在课堂扮演引导的角色,而正确的引导无疑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催化剂,可以少走弯路。然而较之于阅读,却缺少了内化的过程,语文老师的语文素养,很难完全转化为“我”的语文素养。而社会生活实践,则是内化的知识“出”的过程。小至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大到“行万里路”的壮举,是通过亲身感受的方式领悟知识、拓展格局。但是,生活中的小处,更多是已有语文素养的展现,而高质量的“大事件”,体验的机会又实属难得。因此,二者都是值得一试的有效途径,却也需要课外大量阅读作为媒介。阅读让教学因出现了价值观的碰撞而事半功倍,同时也让社会实践有了参考和准绳。(全面辩证地结合另外两种途径,突出阅读的独特价值。)

语文素养的最高境界,应当是有一种“幸得语文伴此生”之感(这是真爱语文的孩子),对其有足够的虔诚与敬畏。要先了解文化,才能有文化自信;要先有个人语文素养的觉悟,才有国家语文素养的提升。于是,文化得以传承,精神得以延续,中华文明得以继续散发光芒。(言简意赅,将个人的语文素养升华到中华文明的高度,有了更为深刻的文化意义。)



全文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是什么——为什么”清清楚楚。观点明确,围绕语文素养是“涵养和品格”的定义,用道理和实例说明阅读能够形成涵养和品格,因此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逻辑闭合,说服力强。并全面辩证地谈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优缺点,以阅读勾连起另外两种途径。最终上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升华主题。实在是一篇可圈可点又可资借鉴的佳作。



讲评作文时,我针对大多数同学概念不清、观点不明、论证不系统的问题,要求重新对“语文素养”下定义,重写你所选择的那个途径对提升语文素养的意义,注意尽量使用形象的语言。还有邵帅和李祉霖的比喻论证值得借鉴,可供参考。

周雪晴的作文定义和论证都不用重写,可是她说自己没有用到比喻论证,主动要求写一段练练手,于是又交上来一段:

固有的思想与观念就像海边的石子,在阅读的浪潮的冲刷下,有的被颠覆,有的被加固。日复一日,在经历了足够多的洗礼之后,稚嫩的部分被剔除,留下的,便能散发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芒。而这光芒,正是一个人的谈吐之中由内而外散发的涵养与气质也正是这光芒,照亮了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这比喻,恰切而漂亮。心中有这份涵养与气质,笔下才能散发出这明亮而不擦眼的光芒。)



好多同学对这种作业的态度是敷衍应付,而周雪晴是主动找各种机会写东西。这是她之所以是周雪晴的原因。

最后,展示一下她清爽干净的卷面。这样的作文,配上这样的卷面,你说给多少分吧?





下课!


    关注 一个高中语文老师的日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