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首诗歌鉴赏题,看高分和低分的学生区别在哪里

 

彦彦老师又上课了~高中生可以看看~...



分数高和分数低的学生区别在哪里?我深深觉得,最主要的不是知识掌握的多少,也不是智商水平的高下,而是学习和做题时肯不肯动脑。

比如我讲一道诗歌鉴赏题,并不是要你背下来这道题答案是什么,而是一些知识和答题规律和技巧,掌握了用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个例子吧:

夜过借园①闻笛   
(清)袁枚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注】①借园:作者好友李晴江的寓所。

1.简答“笛声”这一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2.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很多学生做题时没有审题的过程,没有清晰的思路,不考虑出题人意图,甚至不仔细读诗,匆忙看题,仓促作答。没有丰厚的积淀、没有大量的习题基础,你怎么可能得分呢?

有多少同学第一题完全没有思路,只好用万能公式“由表及里加手法”,蒙上多少算多少;第二题答个情景交融,萧瑟的秋景(其实并没有在诗中看出萧瑟,只是看到“秋夜”就答萧瑟),抒发作者的悲凉之情(第三句有个“凉”)。——这样做,几乎是不得分的。
动笔答题之前,首先要把诗歌理解到位:

分析诗歌,要从题目开始。题目里的“过”不是路过,而是“过故人庄”的“过”,拜访的意思。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需要掌握的文言实词。为什么不是路过呢?诗中第一句说“秋夜访秋士”,说明是专程拜访,不是偶然路过。题目的重点是“闻笛”(这很重要)。

第一联中的“秋夜”点明时间之外,也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秋士”说明朋友是个暮年不遇之士,政治上不是很得志。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听到水上传出笛声。

第二联第三联集中描写笛声。“凉月色”、天上的“碧云”、红藕深处传来的香气,都是笛声周围的环境,喝过酒的友人借笛声诉说心曲,笛声的清冷的月色下也仿佛沾上清冷,在红藕香的陪衬下也仿佛浸了香气;笛声嘹亮,仿佛还阻遏了天上的流云。(敲黑板,划重点:)是用环境烘托笛声,而不是用笛声渲染环境的凄凉。因为全诗重点是“闻笛”,并不是“秋夜”。

最后一联,笛声结束,诗人与友人终于见面,两人的身影沉浸在流泻的月光下站立良久,衣襟都被清凉的露水沾湿了。无须言语,达到深深的理解和共鸣。

这应该是答题之前最重要的一步,以保证答题准确。需要动脑筋琢磨明白,而很多同学恰恰是没有这一步。
其次要审题:揣摩出题人意图,把自己现有的知识,按照答题规律和技巧,规范、严谨、有条理地表达出来。第一题问的是作用,应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第二题问的是表现手法,还要答手法的表达效果。

第一题:问某一意象的作用,不太有现成的所谓答题套路,但肯定最终是要落到情感上。就这道题来分析,“笛声”是全诗描写的重点,整首诗都是在围绕笛声写的,可以说“笛声”是贯穿全诗的线索(这也算是结构上的作用);明确了这一点,接着分析每一联分别是怎么写笛声的,就行了。下面我们看参考答案:

①笛声是全诗的中心意象。(结构)②它是借园主人心声的流露,感情的寄托。(内容——里)③诗的首联引出"水上音";中间两联集中笔墨对其进行描写:颔联借“笛声”抒发"秋士"哀愁之心,颈联写诗人与“笛声”产生了感情的共鸣,又陶醉在音乐的享受之中;尾联首句,当作者在"秋夜"听完友人的一曲笛声之后,终于迎来了与"秋士"的相逢之时,通过“笛声”两人心灵达到了高度的默契。(内容——表)④诗的收束像不尽的笛声的余音一样,让人回味无穷。(这条答不上来正常,我们的理想并不是150分。)

第二题:问中间两联的主要表现手法。为什么我说答情景交融不合适呢?因为情景交融是抒情方式,也就是说中间两联写景是为了抒情。刚才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中间两联的写景是为了烘托笛声。所以这道题其实问的是写笛声的手法,就是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看参考答案:

①这两联主要运用了陪衬烘托的表现手法。(问什么答什么,直接出手法)②颔联描写笛声在冰凉如水的月色中飘荡,浸透了清冷的月色,更增添了笛声凄怨的情韵颈联写笛声嘹亮,仿佛阻遏了夜空中的碧云,突出了借园主人吹奏技巧的高超。③诗人以视觉意象“月色”及嗅觉意象“藕香”作为陪衬烘托,使笛声意味更加丰富感人。(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手法以及表达效果)(基本可以得满分,前提是想清楚。)

动笔前的审题,这也是特别重要的过程,以保证答题完整。



我讲的这些,我肯定你都能理解,你都知道;也就是说你知识上并不欠缺,欠缺的正是动笔前的认真踏实的思考——理解诗意、审清题目要求,按要求分步骤答题,以确保答题准确完整。

终于下课了~


    关注 一个高中语文老师的日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