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 寒极必暖,春已近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今日恰逢也是小年,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寓意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大寒风物

 

隔牖风惊竹,

开门雪满山。



残腊初雪霁,

梅白飘香蕊。



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六出飞花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



晓鸡惊树雪,

寒鹜守冰池。

大寒民俗

大寒节气中充满喜悦与欢乐的气氛,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就要到了。按照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尽管此时节天气寒冷,却抵挡不住人们“迎年”和“忙年”的热情,人们开始忙着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杀年猪、灌香肠、腌腊肉,陆续为春节做准备。
祭灶

大寒期间,农历腊月廿三为祭灶节,自然就少不了祭灶的习俗。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化开,涂抹在灶王爷嘴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灶王爷说坏话。尾牙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

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时至今日,只有中国福建沿海、台湾等一些地方仍保留着尾牙祭的传统。

大寒饮食

又因为大寒与立春相交接,讲究的人家在饮食上也顺应季节的变化。一般人家都喜欢在大寒时节吃八宝饭、腊八粥、芪杞炖子鸡、发散风寒汤等。
八宝饭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糯米饭

如今在广东常见这样的情景: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



鸡汤

在大寒时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传统的“一九一只鸡”的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年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大寒”吃年糕,象征“年高”,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当大寒遇上小年,
旧岁已近暮,新岁将登场,
温馨提醒,
大寒到,寒气袭,添衣勿感冒!
一年一岁一团圆,
收拾心情,准备过年吧!


扫尘土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六、七天了。民间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家家户户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土。

民俗专家介绍,北方称“扫尘”,南方叫“掸尘”,都是意在清除所有污浊,将不顺、不快一并清扫干净,扫地出门,以一番新的气象迎接新年的到来。剪窗花

剪窗花、贴窗花也是小年较盛行的民俗活动。
写春联

春节时,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神灵前、大门上、井口、牲畜圈、面粮仓、树上,处处需要贴春联,内容丰富,妙语连珠。




    关注 中航云玺大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