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刘景合︱一辆自行车

 

《阳关文学》出品...







【编者按】英国谚语说:“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2016年父亲节已经远去,但我们对父亲的爱戴和感恩并没有远去。应广大文友的要求,本号以“歌颂父爱,向父亲献礼”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继续进行。让我们用文字表达对父亲的爱戴和感恩,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父亲献礼!

一辆自行车
◎刘景合
我是人们常说的“老三届”。上世纪1973年底,我从“下乡知青”返城进了石家庄印染厂。我住在石家庄市宁安路铁路16宿舍,距离工厂差不多10华里,我太需要一辆自行车作交通工具了。可那时,买啥都凭票儿,何况是买一辆自行车?报到那天,经老师傅指点,去找车间工会主席申请自行车票。我兴冲冲而去,却败兴而归,工会主席告诉我排在登记申请的321位,按当时每季度一个车间发一张车票的速度,轮到我恐怕要等80年。

我像是被人当头浇了一盆凉水,又沮丧又无奈,晚上给远在贵州支援铁路建设的父亲写了一封信,诉说苦恼,发泄情绪。牢骚过后也没多想,每天提前1小时,开动自己的“11”号上下班。

一个多月后的晚上,我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开门看竟是我的父亲。只见他身背一个大行李,手提两个大提包,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进屋打开行李一看,里面是一辆崭新自行车的散件,原来父亲为我背回来一辆自行车。我眼里含着泪花,替父亲擦去额头上的汗珠儿,急切地问父亲是怎样买到的?一定费了很大的事吧?不善言谈的父亲只回答一句:“没费多大事。”

我终于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彻底解决了上下班的交通难题,高兴得好几天处于亢奋状态,母亲说我睡觉都笑出了声儿。我也知道,父亲说的“没费多大事”绝对不会那么轻松简单,他是不愿意说出实情增加家人的心理负担。后来,我从父亲的同事王叔那里知道了买这辆车的经过。

王叔说,你父亲接到你的来信,可以说是寝食不安,嘴里时常对同事们念叨“孩子的要求不高呀,上班了,路途远,就应该有辆自行车。”他到处打听买自行车的信息,终于听说施工现场一位民工的哥哥在家乡寨子里抓阄儿买到了一辆自行车。于是他买了两瓶“茅台”和两斤上好的点心,连夜跑了二十多里山路,找到民工的哥哥家里,死说活说了大半宿,好话不知说了多少,最后在收下礼物的前提下,交付原车款后再多付30元和再给100斤全国粮票为条件,换回了这辆“永久”牌自行车。要知道,30元是他半个月的工资;100斤粮票是他两个多月的口粮啊!我真的难以想象,他是怎么从自己的生活里抠出来的。

紧接着,父亲申请提前休探亲假。他怕铁路托运时间长了出意外,索性就把自行车拆散,打成行李卷儿,小件儿装提包,硬是随身背了回来。

这辆自行车伴随我风风雨雨十几年,我从这辆车上体会了沉默而又炽烈的父爱,每当想起这些我都感慨万千。它催我奋进,促我前行,给予我信心、勇气和力量。尽管我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换了好几辆自行车,但这辆自行车一直舍不得处理;城市里住房小,我把这辆车放回原籍老家存放。如今父亲已经作古,我更珍惜这辆旧车,因为这辆自行车凝结的是深重如山的父爱,让我今生今世怎能割舍……

(插图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






刘景合,男 65岁,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1968年12月下乡知青,1973年返城进入石家庄印染厂工人、干部, 1995年石家庄市纺织局干部,2000年石家庄市纺织技校校长,2012年法定退休。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

【刊名题字】李广志

【本刊主编】成永军


征文启事
为出版亲情散文集《父亲,母亲》,本刊特举办以“父亲”“母亲”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有意者请将文章定稿及个人简介(150字以内)、照片、插图等一并发来。

文章要求真情实感,字数在800-3000字之间。格式为每段开头顶格,宋体小四号字体。插图、照片等需单独发送且小于5M。作者文责自负,请勿将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发来。稿酬为一月内读者打赏金额的50%,其余作为平台维护费用。投稿作者请关注本平台并加主编微信ygk13893713797以便联系。

投稿邮箱:616860905@qq.com

《阳关文学》编辑部




    关注 阳关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