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黄河边上的大美乡村

 

今天是3月9日,是保护母亲河日,黄河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使我们的中华文...



今天是3月9日,是保护母亲河日,黄河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使我们的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传承。在河水的滋养下,我们发展着,壮大着,而点缀在黄河边上的一个个晶莹的乡村也同样引人注目。

大美黄河,更少不了大美乡村。

老牛湾村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大弯,内外长城在这里交汇。转过河湾峡谷,黄河水再无阻碍,从内蒙古滚滚奔流入晋。在黄河与长城握手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老牛湾独特的雄奇景观。坐落在黄河岸边的石崖之上,老牛湾村因河湾得名。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至今保持着居住窑洞、依河为生的古老生活方式。老牛湾有长城,有大河,有古堡,有烽火台,还有数不清的古渡往事。

唐克镇






远道而来的黄河,到四川仅仅是“串门”——过唐克镇后,便又折向西北,流回甘肃。在这几乎180度的折返中,黄河形成九处弯曲河道,唐克镇“九曲黄河”之名由此而来。

这里是藏族牧民的聚居镇,弯曲的河道被镶嵌在广袤的草原,原本平静的河水被赋予更多的静谧和深邃——像一名日趋成长的少年,黄河在静默的流动中积蓄着能量,在曲折的前行中思索着未来。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大地花开花落,此间的黄河水,却始终波澜不惊。

袁滩滨河新村


出宁夏银川,驱车沿黄河西岸,一路南行45公里,便进入吴忠青铜峡市境内的袁滩滨河新村。村落四周田畴如画,水系交错,湖泊点缀,绿浪翻滚。凝神轻嗅,但觉清香扑鼻,沁人心脾。若是夏时到来,更能体会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之感,仿佛置身江南水乡。穿行村中,浓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新村气息交互相融。

千米外的村南,宽阔河面中惊现一座绿色小岛,将黄河分为主附两条河道。两座铁浮桥将岛岸相连,踏上浮桥,扶栏而望,河水翻滚拍岸,卷起白色浪花,从驳船间奔涌而过,会让人不觉吟哦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千古名句。

娘娘滩


“九曲黄河十八弯,传奇莫过娘娘滩。”娘娘滩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城北7公里,是黄河河床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小岛,被人称为“万里黄河第一岛”。河曲素有“鸡鸣三省”之称,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陕西府谷县隔河相望。在这里,南去的黄河掉转河头,从东流变为西流,从汹涌澎湃变为风平浪静,宛若一位慈祥的母亲,默默地养育一方儿女。

因为是河中绿洲,娘娘滩土壤肥沃,农田果树收获丰厚。滩上有棵海红树,存活了300年以上,在别的地方,存活100年都属罕见。海红果是长寿果,开河鲤鱼又被称为“活人参”,在娘娘滩,这两样天珍并存一岛,因此当地人有“想要长寿并不难,多上咱们娘娘滩”的说法。

龙湾村




甘肃省景泰县中泉乡一带,滚滚东流的黄河拐了个大弯,出现了由东向西“倒流”的奇景。这里孕育了一个国家地质公园——黄河石林,和一个美丽村庄——龙湾村。龙湾村就依石林而建,大约从汉代开始变得繁华起来。“倒流”的黄河在这里呈现出一个S形,远观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因此当地便有了“老龙湾”的叫法。到了清代,为了躲避土匪和兵祸,龙湾村整体迁至黄河南岸,背山面水,延续至今。从日出到日落,当地村民组成的筏子队载着游人,从湍急的黄河上顺流直下,羊皮筏子上传来阵阵歌声;西侧石林奇峰下的险道上,10余辆系着铜铃的驴车叮咚作响。风声、水声、歌声、铜铃声,交织成一首和谐的山村变奏曲。
小美有话说: 祖国辽阔,大美乡村更是无法列举完全。黄河边上的点点乡村,成为了母亲河变成耀眼的明星。正如黄河的奔流入海,当下的乡村也正伴随着历史发展的浪潮中滚滚前进。 希望美景依旧,一切皆好。




来源:美丽乡村


    关注 鄂托克旗三农三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