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蒂微课6#thinking maps进阶课(2)-双气泡图和综合运用

 

上期我们讲解了thinking maps中的圆圈图和气泡图,可直接点击这里进行阅读。这期我们来讲讲主要用于对...



上期我们讲解了thinking maps中的圆圈图和气泡图,可直接点击这里进行阅读。

这期我们来讲讲主要用于对比的双气泡图,以及分享一则我是怎么用圆圈图、气泡图和双气泡图来和孩子认识恐龙的。

1、双气泡图



如图所示,两个中心词语分列于左右两个中心气泡中,他们同时向中间连向中部的几个标记为“相同点”的气泡,然后在周围再书写各自的不同点。也就是说,双气泡图,最典型的运用就是用来做对比。



比如,我们可以借用这个图来做多音字的学习和总结,做一些形近字的对比学习。

双气泡图训练的是孩子通过已知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通过对比去找到事物的异同,同时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一种深刻认识事物的方法。可以说学会对比是主动学习的起点。特别强调一下,得出结论是最重要的

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哪些题目和孩子操练一下这个工具呢?

  • 说说爸爸妈妈(男孩、女孩)的异同
  • 说说两种动物(比如昆虫和鸟类)的异同
  • 说说恐龙和海盗打架谁会赢?
  • 说说动画片里熊大熊二的异同
  • 以及一切你觉得孩子可能会感兴趣的话题
2、综合运用

下面说说圆圈图、气泡图和双气泡图这三者的综合运用。

这三种图其实是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的

  • 圆圈图其实是一个较为宏观的认知地图,展示的是孩子目前掌握了什么。
  • 气泡图是较为详细地去认识该事物,是有针对性的聚焦思维。
  • 双气泡图则是结合已知的知识对新事物做更深入的认识
下面我们来看一则实际的应用——我陪孩子认识恐龙

我想这消失已久的生物,我们家长可能也搞不清楚恐龙到底是怎么分类的,也搞不清楚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会对这个看起来很恐怖的大家伙着迷。但是就因为孩子的一些兴趣激起了我的研究动力,和孩子来了一次科普之旅。

具体内容可以看上期推送《科普,不妨从恐龙开始》

那么我是怎么做的呢?最初,和其他的绘本形象一样,恐龙仅仅是众多形象中的一员,孩子也没有兴起太多研究的兴趣,直到我们去了一次上海自然博物馆,她自己还饶有兴趣的做了下讲解员,回来后就开始翻出家里有关的书籍,大有要好好研究一番的架势,于是我就搬出了thinking maps和她一起画画、玩玩。

按照认知的规律,我们当然先选择圆圈图,看看在孩子的脑袋瓜里,对恐龙是怎样一种认识,又会产生什么联想。也就是用圆圈图来检验一下当下的认知水平

一、圆圈图



虽然你们已经见过多次这张图,但我从来没认真说明。这次我们主要看看内容,因为孩子当时还不会写字和拼音,所以由我代笔,而我又刻意地把有些关联的词语写在了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思维是发散的,而且是多级的;怎么理解?她可以想到和恐龙紧密相关的恐龙的种类、恐龙蛋、自己看过的动画片,也可以经由此联想到其他的内容,如果我们用大脑的神经元图来表示的话,他们的思维就是这样的:



是不是和思维导图有点相似呢?嘻嘻,我们这里按下不表,继续说我们接下来怎么做,我们可以做一些延伸的练习和讨论如下。

延伸练习

1、我们也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比如:有关恐龙的绘本、动画片、节目、玩具、游戏等等。

2、也可以引导孩子在写完这些词汇之后,给它们做个简单的分类和整理。

3、我们还可以限定一定的范围让孩子来联想,比如:设定填进这个圆圈里的内容必须是恐龙名。

二、圆圈图

在对恐龙这个概念有个大致的一个回顾之后,我们尝试用圆圈图来进一步了解这种生物。



以霸王龙为例,我引导孩子讲述出霸王龙具体的一些特征,也就是引导孩子学会用五感去认识事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听到的会是什么,感觉是怎么样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理解,我们去认识一个事物的时候,既要观察局部,也要把握整体;除了看到这些表象,也要学会思考一下为什么。

做完霸王龙的练习,我们还可以做做其他种类的恐龙的练习,比如:似鸟龙、三角龙、腕龙。

三、双气泡图

当我们一一的完成了对恐龙的描述后,我们就可以把它们两两放在一起,用双气泡图完成比较了。



上图只是非常简单的一个呈现,其实在我们讨论的过程中,还聊到了更多的内容,最主要的是,我希望借此图,让小玉自己总结出食草类恐龙和食肉类恐龙有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加以区别,也就是说,这个结论才是我们绘制双气泡图最最重要的部分

我记得在当时,小玉总结除了以下几点:

1、四肢的区别:食肉的恐龙,前腿都小小的,主要靠后腿奔跑,而且跑得很快;而食草的恐龙,往往靠四肢支撑,往往跑得很慢。

2、牙齿的区别:食肉的恐龙牙齿都尖尖的,很吓人;食草的恐龙牙齿比较平,看起来没有那么恐怖。

虽然我们在后来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后知道上述的结论还是不太严谨的,但是对于这种如何认识事物、如何通过对比来学习的方法却是不再陌生了。而且,当我们有机会再次审视自己的结论的时候,则是新的一次探索旅程的开启,也是我们不断用新知识去丰富我们的认知、构建更详实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虽然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我更想说,“没有对比,就不会有真知”

这里讲点题外话,我们经常会在群里看到一些转载的假消息、伪知识,为什么这些人会不假思索就把这类一看就是假的消息广为传播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这种认知习惯——从文字中去筛选出关键信息并做出预判,以及从至少两个渠道去验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比如:经常看到的“摘取儿童器官案”,“转发看头像”,其实我们只要把这类信息中的关键技术拿来和已知的技术相对比,就会知道这些信息多半是假的。前者,器官不是零件,它的移植要求是及其严格的;后者,无论是什么平台,头像的设置都是用户的隐私行为,怎么可能靠转发某某信息就改头换面!

脑残不是病,而是一种思维的恶习,偏听偏信、人云亦云,就是不会科学思考问题的表现。所以,为了不让网络垃圾污染我们的心灵,思维训练还是要从娃娃抓起啊!写到哪儿了?今天就酱紫吧!记得翻到前面,用双气泡图做做练习哦!



进群方式:

1、找你熟悉的朋友邀请进群,

2、给小编留言(我要学导图)索要微信号,加微信入群

切记:非诚勿扰!

前5期的学习内容:

第1课:我们为什么要学思维导图

第2课:请不要再把thinking maps和mind maps混为一谈

第3课:你应该知道的有关思维的一些事儿

第4课:thinking maps和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都在这儿了

第5课:thinking maps进阶课(1) - 气泡图和圆圈图

做过的练习和点评:

第1课:

思维导图的亲朋好友

自测能力练习

第2课:

练习“春节的联想”点评

其他相关文章:

思维导图相关书籍介绍

温蒂《思维导图心得分享》公开课图文实录

温蒂浅谈笔记术和高效思维方法

温蒂用思维导图聊幼儿数学启蒙


    关注 温蒂小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