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一而静,方得始终

 

我的图文...

作者 | 徐峥艳(北京实验学校)

责编 | 周欣雨
京城三月,大街小巷已有“百般红紫斗芳菲”之势;临近敬德书院的山色,才被桃花淡淡的点染了几分春意。胜日暖阳中,我们迎来了“儒学发展史”第三讲。


上课伊始,彭永捷教授先为我们简单介绍了今天的两位主人公——孟子和荀子。孟子的思想原创性强,语言生动、有文采;荀子的思想也很深邃、独特,但少有才气。课程上半段,彭教授具体地介绍了的孟子思想:舍生取义、尽心知性知天、成贤成圣、辟异端(避扬墨)和他的仁政思想。下半段课程主要介绍荀子的天道观和他的认识论。
印象最深的是荀子《解蔽》篇的介绍。原文节选如下:

“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也。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此不蔽之福也。”

荀子说,大凡人的毛病,是被事物的局部所蒙蔽而不明白全局性的大道理。墨子蒙蔽于只重实用而不知文饰,宋子蒙蔽于只见人有寡欲的一面而不知人有贪得的一面,慎子蒙蔽于只求法治而不知任用贤人,申子蒙蔽于只知权势的作用而不知才智的作用,惠子蒙蔽于只务名辩而不知实际,庄子蒙蔽于只知自然的作用而不知人的力量。

孔子仁德明智而且不被蒙蔽,所以多方学习,集其大成而推求出足以用来辅助古代圣王的政治原则。只有孔子这一派掌握了周备全面的道,推崇并运用它,而不被成见旧习所蒙蔽。所以他的德行与周公相等同,名声和三代开国之王相并列,这就是不被蒙蔽的幸福啊。
那么,如何才能像周公、孔子一样不被蒙蔽而有幸福之感呢?

荀子的观点是:同时摆出各种事物并在其中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权衡。这权衡事物的标准就是道。了解道,要靠心——虚心、专心和静心。

我是高度认同荀子的观点的,无论哪个时代,无论圣人还是凡人,也不管财富多寡、地位高低,“三心”都可使你不被蒙蔽,保持真我!



荀子继续举例:

古代喜欢写字的人很多,但只有仓颉一个人的名声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喜欢种庄稼的人很多,但只有后稷一个人的名声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爱好音乐的人很多,但只有夔一个人的名声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爱好道义的人很多,但只有舜一个人的名声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倕制造了弓,浮游创造了箭,而羿善于射箭;奚仲制造了车,乘杜发明了用四匹马拉车,而造父精通驾车。从古到今,还从来没有过一心两用而能专精的人。曾子说:“唱歌的时候看着那打节拍的棍棒而心想可以用它来打老鼠,又怎么能和我一起唱歌呢?”

龙应台的文章中讲过梁漱溟先生的一个故事:“一九四零年五月初旬的一天... 我们逃警报回来,发现学校操场中心放着一张藤圈椅,问下来知是我们的客人在警报时间内,从房内搬来坐着看书的。那客人鼻架无边框眼镜,身穿长袍马褂。是梁先生!长袍马褂是国民参政会的礼服。漫天硝烟中一张安静的藤椅、一袭整齐的礼服,是梁漱溟在展示他修身的淡定——平时如是,战时如是;盛世如是,乱世如是。”
荀子论曰:“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荀子说的是只有虚心、专一,安静,才能达到清晰、明净的思想意识境界(不被世间各种假相所蒙蔽)。进入这种境界,世界万物的真理没有不显现出来的。我们将这些真相加以归类、排列次序,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

我想,梁漱溟这样的胸襟气度恰巧诠释了荀子所言“虚一而静”的道理吧。

资讯时代,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情愿还是不情愿,人们的见识增长可谓日新日高,仔细想来,真要做到“虚心、专心和静心”并非易事。感谢敬德书院为我们留得一方“净土”,让深受浮躁打扰又渴望静心修行的我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本文为作者参加儒学简史课程的学习体会
照片|王晓庆

美编|贺关亲






HDJDSY



敬德书院依托海淀丰厚自然人文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干部教师传统文化研修、课题研究与学术研讨等活动


    关注 海淀敬德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