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农语 解码生命科学,科学宛如诗歌——陈玲玲

 

信息学院陈玲玲老师“亦师亦友,助力成长”...



- 初见 -

巾帼不让须眉




与陈玲玲老师的初见,是在第十四届研究生指导教师“教书育人奖”评选会上,陈老师侃侃而谈向我们讲述她的教学工作以及她与学生之间的故事。陈老师常常在QQ上和她的学生交流,在陈老师眼中她不仅是学生的导师,更是朋友。
陈老师和她的学生们


研究生指导教师“教书育人奖”将陈玲玲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总结为“亦师亦友,助力成长”,陈玲玲教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护学生,课题组成员相互帮助,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学业上指导、生活上关心帮助学生规划设计未来。
- 相约 -

满怀憧憬
陈玲玲

教授,博士生导师,近些年主要从事植物及其病原菌基因组组装注释、转录组分析及生物网络建模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863子课题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在Nature Genetics,Plant J.,Nucleic Acids Res.等国际权威及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被他人引用500余次。目前指导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14名,所指导的研究生两人获华中农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三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陈老师不仅是一名潜心科研的科学家,更是一名钻研教学的好导师。老师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本科生的培养,有一次给本科生上课,为了提高大家对基因测序的兴趣,陈老师颇费心思一段复杂的字母解码为杜甫的名诗《佳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的解释了基因测序,深得学生们的好评。这样一位风趣博学的老师,叨叨一定要与陈老师来一次约会。
- 相谈 -

满载而归




走进逸夫楼C座五楼办公室,陈老师用微笑迎接了我们,与陈老师相谈让叨叨受益匪浅。

叨叨作为一名外行人,对陈老师从事的生物信息学研究一知半解,基因测序就是对庞杂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序、翻译、研究,从而解码生命。正如给字母加上间隔符,给一段文字断句,赋予字母正确的含义。

谈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陈老师说兴趣是学生最大的老师,只有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与兴趣点相结合,才能够沉下心来做科研而不会感到无聊甚至烦躁。作为学生要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我们在实验室见到了陈老师的学生,谈及陈老师,大家都十分尊敬。实验室有位师兄被确诊患恶性程度极高的黑色素瘤,另一位不幸遭遇车祸,陈老师得知不仅垫付部分医疗费用,还帮忙联系转院进行治疗。陈老师对同学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每一位研究生都感觉到了家的温柔,实验室就是温暖的港湾。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也会经常回来看老师,实验室就像是风筝的转轴,让风筝高飞还能找到回家的方向。
(陈老师课题组大家庭)


陈老师在说到自己实验室的学生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她说自己实验室就是一个大的家庭,师兄师姐们会细心指导新进实验室的师弟师妹。平时自己也会经常地去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解决学生的一些困难。叨叨觉得,这么温馨的实验室氛围一定是所有研究生期待的吧。


桃李

满天下



陈玲玲老师引导着她的学生在生命科学的探索之路上前进,同时她自己也在不断交流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如今这浮躁的社会之下,老师始终保持初心,正是应了《佳人》中这句“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即便是已经身为教授,也不骄不躁潜心教学,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本期小编:Amber

文案:郭明先,李茜茜

采访:郭明先,胡节

图片来源:陈玲玲老师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传媒中心


    关注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