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先人无奈地“背手”和“解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背着手走路的人,俗称“背抄手”;另外,人们还把大、小便,习惯上称为“解手”。殊...





《原平故事》征稿

无论身在原平,还是远走他乡,请把那些或感人或励志或传奇或值得称道的原平故事分享给大家。本平台现征集原平相关文章、照片。

投稿邮箱:718070459@QQ.com。投稿时主题格式为“投稿+作品名称”。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背着手走路的人,俗称“背抄手”;另外,人们还把大、小便,习惯上称为“解手”。殊不知,这“背手”和“解手”的说法,不仅出自同一个时期,还有一段饱含血泪的历史呢。



那还是六、七百年前,正值元末明初。由于十几年的战乱,加上自然灾害和瘟疫流行,天灾人祸,生灵涂炭。当明军将元军赶到漠北后,北方地区尤其是河北、河南、山东一带,出现了许多无人区,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点也不夸张。明朝建立之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便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而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劳动力与土地的问题。明朝政府便采取了移民垦田的政策,即把“地狭人众”的山西地区的农民迁移至地广人稀的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然而,故土难离,人们谁不愿意厮守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呢?明政府就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须在三日内到洪洞县大槐树下集合;愿迁移者,就在家中等待。人们闻讯,纷纷赶往大槐树下。晋北的人来了,晋南的人来了,晋东南的人也来了……第三天,古大槐树四周便密密匝匝聚集了十几万人。他们拖家带口,摩肩接踵。有的在暗中祷告上苍,保佑全家大小人平安无事。



突然间,尘烟滚滚,人喊马嘶,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的人群。只见数员武将簇拥着一个官员来到身无寸铁、惊慌失措的百姓跟前,大声宣布道:大明皇帝敕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违者治罪不赦!这好象是晴天霹雳,人们刹那间都惊呆了,但不久就明白过来,于是呼儿唤女的、哭爹喊娘的、捶胸顿足的、呼天抢地的……乱作一团。可有什么用呢?

接着,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人脱掉鞋袜,用刀子在双脚的小趾上划一刀作为记号。据说,至今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很多是复形,就是被划了一刀的缘故。人们嚎啕大哭,哭声震野,天也变色,地也动容。



强迫百姓登记后,官兵为防止逃跑,就把他们反绑,用一根长绳子联结起来,押解着上路了。人们一步一回头,眼泪哗哗往下流。大人们回头瞅着古大槐树,纷纷告诉自家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里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何方何地,都说“洪洞大槐树”是自己的故乡,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被捆绑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移民们便大多背着手走路,其后代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路上就经常有人要大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帮忙解开手,我要小便(或大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请示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大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

迁居到了新的居住地点,到处一片荒野,移民们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无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苦恋,大多数人家在自己新居的村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因为“火烧万家庄”和“盔挖崞州城”的元明大战,我们原平这块土地上可谓赤地千里,人烟稀少,所以,也成为移民聚居的地方,许多村的家谱上都记载着,原籍是洪洞县圪针沟。那么,我们的先人也就是创下“背手”、“解手”名词的人。






    关注 原平故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