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黑带》:1惟身材高大者生存

 

------1惟身材高大者生存------

忘掉偏执狂定律吧。现在,贝瑞特已经有足够的自信向人们证明:贝瑞特时代到来了。

2003年,英特尔的收入为301亿美元,比2002年的268亿美元增长13%。净收入为56亿美元,比2002年的31亿美元增长81%。贝瑞特本人的年度奖金跟着水涨船高,也猛增了41%,超过了150万美元。

面对2004年,贝瑞特提出的营收预期是增长15%。

和前任的战略截然不同,贝瑞特的增长法宝是:惟身材高大者生存。

身高1.9米的贝瑞特为了使英特尔做到“身材高大”,他的策略是进行一场理性的冒险。贝瑞特的冒险有两大关键词:

一个是多元化。贝瑞特正在推行一项公司35年历史上最具颠覆性的战略,即“让英特尔无处不在”(IntelEverywhere),从而颠覆“IntelInside”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超越计算机范畴,而瞄准一个新的方向--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和消费电子产品(ConsumerElectronics)3C融合。按贝瑞特的设想,英特尔无所不在的芯片阵容,将会成为几乎所有的数字设备的核心,包括,手机、平板电视、便携式视频播放机、家庭无线上网及医疗诊断设备等。

另一个是全球化。在贝瑞特看来,地理区域上,中国、印度、俄国是三个最大潜力的全球化市场,美国和日本由于技术市场成熟,对PC升级需求不甚强劲。欧洲和亚洲有望获得更大增长。同时,英特尔正在强化集中采用全球性的方法推广其技术。

贝瑞特也向作者解释对“身材高大”一词的理解,他说:“我最自豪的一点就是我在英特尔担任领导期间,英特尔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高新技术公司,我们70%的业务都是在美国之外进行的,全球的运作在中国如此,在全世界也是如此。我们的能力每天都在提高,并且越来越多的投身于计算和通讯的领域。”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113225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2贝瑞特五年掌门盘点------

开过F-16战斗机的CEO和没有开过F-16战斗机的CEO,到底有何差别,看看贝瑞特的经历,就会发现,前者更善于冒险。

先看看贝瑞特的那些“失败”的冒险。首先是号称未来芯片的Itanium,2001年,Itanium面世,却反应平平。尽管贝瑞特信誓旦旦不放弃Itanium计划,但是,这一冒险的前途已被冠以“不乐观”。2001年,由于受到客户的抱怨,英特尔停止了照相机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2002年,英特尔斥资1亿美元准备打入网络托管领域,但遭到了失败。2003年,英特尔试图对闪存提价近40%,也遭到了失败。

再看看贝瑞特那些“成功”的冒险。首先,最为人称道的是,2001年,在芯片产业有史以来最长的衰退中,他力排众议,在研发和制造方面投资了280亿美元,使得英特尔的制造技术在半导体产业中独领风骚。

其次,是把英特尔从计算机领域转到互联网领域上来,这一转型成功后,贝瑞特又发起了“让英特尔无处不在”战略。

第三,贝瑞特也在改变英特尔引以为傲的“工程师导向”文化,取而代之以“客户导向”,贝瑞特多次表示,如今英特尔正在创造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而不再是那些需求匮乏的产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贝瑞特带领英特尔说服了其他公司,通过技术升级可以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此举使英特尔的企业计算机销量大增。

除此之外,贝瑞特还“发现了中国”。贝瑞特曾九次访华,也不吝巨资在上海、成都建立芯片测试和组装工厂,甚至顺应中国政府“振兴东北”计划投资东北,其对中国的重视可见一斑。中国已成为英特尔产品销售第二大市场,2003年中国市场的销售量已经达到了除日本之外亚太市场销售量的一半以上。

在做自我盘点时,贝瑞特仍保持着谦虚:“我们还要继续推动摩尔定律的运用,并保持在全球范围内,在架构方面,处理器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但是,对自己的冒险思路,贝瑞特确实异常坚定:“我们在过去也曾经走错步,我们失败过,我们将来也会失败,但是失败又有什么错呢?如果你要想成为尖端企业,你就不能害怕失败,你必须抓住机会。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113225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经管职场小说 《公司黑带》

作者:金错刀
小说现有字数:27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12月21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公司黑带”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113225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