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品牌管理》:第五节 我就喜欢

 

------第五节 我就喜欢------

LV、阿玛尼、香奈尔凭什么让人一掷千金?

苹果的每一次新品发布为什么总能成为苹果迷们的节日,让他们不惜彻夜排队?

NIKE的每一款限量版鞋为什么会让消费者疯狂,更有甚者,为争抢一双鞋而互不相让?

原因或许有千万种,但如果让消费者回答,原因却超乎寻常的简单——“我就喜欢!”

简单的四个字,却道出了品牌建设的最终目的。品牌为何而存在,为谁而存在?说到底还是为了在众多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受消费者喜欢的那个。消费者的喜爱与否决定着品牌的存亡。品牌的最终结果是要让消费者不顾一切的喜欢。

为了让消费者不顾一切、毫无道理的就是喜欢,企业需要使用一切方法去“讨好”消费者,除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要与消费者建立情感的沟通。在今天的市场上,让消费者掏腰包的理由已经从“好不好”升华为“喜不喜欢。”许许多多的成功品牌已经证明,他们获得消费者青睐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工艺、品质、技术、科技的出色,而是因为他们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和好感,与消费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品牌本身成为一种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符号。

这就是品牌情感化,注入了情感的品牌已经不局限于其物理属性和使用价值,它升华为了消费者的代言人、消费者梦想的承载者。情感是市场营销手段中最有效的“温柔一刀”。品牌情感化,穿透了消费者的心理围墙,与消费者的心翩翩起舞。

动感地带就是用品牌情感策略赋予了品牌一种价值,让消费者在品牌中寻找到自身的情感归宿、归属,为品牌赋予了核心情感价值。动感地带,动了消费者的心。

“我的地盘,听我的”是中国移动M—ZONE的广告,这是一则体现生活态度的广告。动感地带是针对时尚年轻一族的通信产品,它除了简单的通信功能外,还设计了很多年轻人喜欢的新奇、好玩的附加产品,像彩铃、彩信、GPRS网络、游戏等,而广告语“我的地盘,听我的”更将年轻人那种张扬的个性显露无疑,因此很快就会的了年轻人的普遍喜爱,成为年轻人的通信自治区。

创意源于生活,要做出好创意首先要研究目标消费者的心理,尤其是情感需求,然后将产品或品牌跟情感联系起来。M-ZONE代表了一种时尚、张扬的生活态度——广告故事中周杰伦在演唱会现场接到了网友短信“我在听周杰伦演唱会”,现场停掉唱歌,回复短信:“我正在唱他的歌”——这样的情景符合年轻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他们渴望成功并快乐着,他们憧憬奇迹的出现,他们说一切都是有机会的。

好的创意所表达的情感一定要符合目标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广告中表现的人生态度也一定要符合目标消费者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为品牌的核心价值加分。

我的喜欢,也要让你喜欢

恋人之间的爱是自私的,但消费者对品牌的爱却是乐于与人分享的,消费者会把自己对品牌的爱传递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从而让他们也爱上这个品牌,这就是口碑传播。

调查显示,一个消费者平均一个月与8个人就品牌进行交流。其中有17%的消费者每月的品牌交流达到10个人以上,31%的被采访对象肯定他们的朋友会购买自己推荐的产品。而潜在消费者也确实乐于接受口碑传播的品牌:一组调查数据表明:有59%的电脑用户或打算购买电脑的消费者会从朋友、同学那里获得产品信息,而40.4%的人最相信朋友的介绍;在空调、保健品、洗发水、房屋等产品的购买过程中,分别有53%、49%、35%和32%的消费者会通过朋友介绍获得相关产品信息;分别有35%、28%、15%和18%的消费者最相信朋友的介绍。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句俗语暗示着口碑传播的巨大威力。在铺天盖地的广告让消费者日渐麻木的今天,口碑营销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口碑营销让消费者自发的、积极的去传颂你的品牌,口碑营销真正的打动着潜在消费者的心,口碑营销可谓是小投入大产出。

《疯狂的石头》就是口碑传播的受益者,不少看过《疯狂的石头》人迫不及待地介绍给他们的朋友,他们的朋友又把这种体验转述给自己的朋友……观看的人、知道的人、谈论的人在呈几何倍增长,同时,媒体也发现了其中的新闻点,因此,不请自来,竞相报道,甚至不少拿出整个版面专题介绍。《疯狂的石头》通过疯狂的口碑引爆了一种流行——如果你还没有看过《疯狂的石头》,那么,你已与时代脱节了,于是为了不落后,为了更主流,人们也得去看看这部电影吧。

靠强势的口碑传播建立起来的品牌,以星巴克最为典型。星巴克从来不做媒体广告,而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古老方式塑造品牌和传播企业的文化内涵。星巴克的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经常说,星巴克是以一种商业教科书上没教过的方式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星巴克成功定位了它的客户群:有一定社会地位、有较高收入、有一定生活情调的人群。因为目标顾客定位的准确导致星巴克顾客群的稳定。而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和白领阶层的增多,顾客之间在交流中纷纷涌向星巴克,靠的就是这些有身份有地位的目标顾客的口碑效应。

另外,星巴克开设咖啡店,提供的是高雅的聚会场所以及彰显身份与地位的咖啡饮用方式,从而把星巴克咖啡变成了一种情感经历,将普通人变为咖啡鉴赏家,使这些人认为三美元一杯咖啡的高价合情合理。在这里咖啡,已经不是“功能性产品”而是“情感性产品”,成为一种传递文化的符号,一种沟通心灵的道具。星巴克人认为自己的咖啡只是一种载体,通过这种载体,星巴克把一种独特的体验传送给顾客。星巴克努力把顾客在店内的体验化作一种内心的体验——让咖啡豆浪漫化,让顾客浪漫化,让所有感觉都浪漫化……这些,都是让顾客在星巴克感到满意的因素。

星巴克还采用不同的方式鼓励顾客之间、顾客与星巴克员工之间进行口头或书面的交流,使主、顾们一起把拥有“星巴克体验”作为巨大的精神财富。于是,变咖啡店为“咖啡庙宇”,变员工为“牧师”,变顾客为“朝圣者”,星巴克便形成了一种令对手无法摹仿和令自己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

口碑营销作为现代营销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营销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作为企业或商家应该在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正确定位的基础上,选择优质口碑种子顾客,建立通常的口碑传播渠道,在口碑与品质定位的高度一致下实现企业的战略目的。

消费者是品牌之剑的靶心。一个品牌的好坏,决定权在消费者手中。让消费者爱上品牌、主动传播品牌,是品牌创建的核心。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113348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六节 为你痴狂------

你愿意为了吸一支烟走上一英里路么?你或许摇头。但美国烟民们会像在教堂中宣誓一样,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愿意”。“为了一支‘骆驼’,我愿走一里路”,“Camel(骆驼)”香烟这句著名广告语至今在美国烟民心中仍然经久不衰(不少广告创意书籍还将它奉为二十世纪最优秀的广告词之一)。不要觉得言过其实,因为这句广告语来自消费者亲口所言,是对Camel香烟的由衷喜爱和赞叹。

1920年,在一场高尔夫球赛的间隙,一个运动员走向观众席,向其中一名观众要了一支骆驼香烟。在享受混合着弗吉尼亚烟草和土耳其烟草的浓烈芳香的片刻,这位运动员不禁大发感慨:“为了一支‘骆驼’,我愿走一里路啊!”凑巧的是,给他香烟的那名观众恰巧是骆驼香烟广告代理公司的员工!这名员工记下了这句感慨并将它带回公司。后来,骆驼香烟就有了这句经典的广告语,并且一用就是30多年。凭着烟民如此万般宠爱,骆驼香烟赢得了美国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这一殊荣持续了长达四十多年。

这就是崇拜的力量。肤浅的喜爱会在“第三者”插足中失宠;所谓的忠诚也会在背叛中被抛弃。只有崇拜,让人如信徒般虔诚,始终不离不弃。

品牌也应该像宗教一样,建立起消费者对自己的品牌崇拜。品牌崇拜让消费者把品牌当作宗教那样成为自己的心灵寄托,当作自己的独特标签,带给品牌教徒们一种精神的寄托与敬仰,让品牌教徒痴狂不已,不管世事变幻,始终不离不弃。品牌崇拜,是品牌建设的最高境界。

所谓品牌崇拜,是指建立在消费者视作自己拥有该品牌的某些特权(话语权、建议权等)的基础上,对品牌的忠实有如宗教信徒般的关系,并且有意区别其他品牌的消费群,为所爱品牌自我设立的一套规定明确、实施严格的价值体系制约。这群品牌信徒对所钟爱品牌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津津乐道,自认为对这一品牌的产品最有发言权;他们对品牌的忠实犹如宗教信徒般虔诚,并身体力行地充当该品牌的卫道士,对来自他人的任何诋毁都极力辩解回击;他们有意和其他品牌的拥护者区别开来,甚至对其他消费群嗤之以鼻;他们为自己设立了种种清规戒律,自我约束,为的是和品牌倡导的价值体系相匹配、靠拢;他们积极参加该品牌举办的各种活动,并为自己是该品牌的追随者而感到骄傲;这群信徒同时也是传教士,将该品牌提供的一系列满足,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不遗余力地向其他消费者推介。

每天,有10亿瓶可口可乐被喝掉

有4000万个汉堡包在麦当劳被吃掉

有82万人光顾迪斯尼专卖店

星巴克在全球有15000家店面,而且还在以每天新开7家的速读扩张。

每秒钟有1252杯立顿热红茶被饮用,119罐立顿冰红茶被消费

每秒钟有3600杯雀巢咖啡被人喝下

万宝路每年在世界上销售香烟3000亿支,用5000架波音707飞机才能装完,世界上每抽掉四支烟,其中就有一支是万宝路。

品牌崇拜的力量有多可怕,看看这些数字就知道了。

世界许多品牌已不仅仅是一个商品的品牌,它已经驾驭在商品之上,并形成了极大的影响与号召力,俨然成了一个“品牌宗教”。如LV,品牌粉丝们会省吃俭用大半年,只为得到魂牵梦萦的LV手包;如iphone,品牌崇拜者们会在几天前就开始排队,等着新款产品的发布;如哈雷机车,在美国有一句谚语:“年轻时有辆哈雷,年老时有辆凯迪拉克,则此生了无他愿。”哈雷机车缔造的品牌崇拜神话由此可见一般。在哈雷迷心里,哈雷甚至不是摩托车,而是一种象征自由的精神。哈雷创造了一个将机器和人性融合为一体的精神象征,并深刻地影响其目标消费群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寻找品牌DNA,成就品牌宗教

纵观我国的本土品牌,大多依旧沉浸于价格战、广告战中不能自拔,而对与消费者建立独特的品牌崇拜关系却无知无觉。如此的品牌在当今全球化的竞争中很难笑到最后。

LV、ZIPPO、iphone、哈雷……这些让人疯狂、尖叫的品牌是如何做到如此地步?正是这些品牌独一无二的DNA,也就是品牌核心价值,让它们站在了金字塔顶,也正是这种DNA构建起了品牌无与抗拒的魅力与精神,让万千的消费者成为了自己忠实的信徒。

当品牌成为一个消费者所信仰的图腾时。消费者所购买的已不是产品的本身,而是这个品牌本身所特有的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已演化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追求。当这种价值观通过适合的载体与消费者实现了深度的沟通并同消费者产生心理共鸣,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品牌会超越产品的实体层面,具备了活的生命。品牌核心价值一旦确定,便要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企业的所有营销、传播也都要围绕核心价值观而展开。

宜家为何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强大的品牌吸引力与影响力,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一个问题。就像英国一家媒体评价宜家的评语:“它不仅仅是一个店,它是一个宗教;它不是在卖家具,它在为你搭起一个梦想。”这就是宜家!

除了品牌DNA,品牌还需要一种神秘感来支撑起它的魅力。因此,为品牌注入超出常规、激发想象的神奇与神秘元素,是增强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敬意与向往的秘诀之一。在为品牌塑造神秘感这一方面,最成功的莫过于可口可乐。众所周知,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饮料生产及销售商,目前全世界近200个国家的消费者每日享用超过10亿杯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今天的可口可乐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可口可乐本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碳酸饮料,但在无数消费者的心目中,可口可乐似乎总有一种琢磨不透的神秘光环笼罩在它的身上,而这个种神秘光环就是它的配方。

一直以来,可口可乐宣称自己有一种神秘的配方,这种配方作为公司的绝密资料一直存放在南美某个国家银行的保险库,同时还声明每次查验配方必须经由公司董事会批准,才能在有所在国政府官员在场的情况下,在指定的时间打开。现在,世界上知晓这一配方的人不超过十个。正是这个神秘的配方,使得了无数人对可口可乐产生了向往。

品牌崇拜让品牌拥有哈利波特魔棒般的魔力。把品牌打造成品牌宗教,让消费者死心塌地、为品牌而痴狂。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113348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经管职场小说 《全员品牌管理》

作者:李光斗
小说现有字数:13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12月21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全员品牌管理”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113348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