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曲子常看音乐会的您熟悉吗?】4月26日“俄罗斯功勋艺术家”安德烈·皮萨列夫钢琴独奏音乐会,山西大剧院奏响

 

安德烈·皮萨列夫独奏音乐会节目单介绍贝多芬 C小调第8钢琴奏鸣曲,作品13,“悲怆” 《c小调第8钢琴奏鸣曲...



安德烈·皮萨列夫独奏音乐会

上半场部分曲目介绍贝多芬

 

C小调第8钢琴奏鸣曲,作品13,“悲怆”《c小调第8钢琴奏鸣曲》,又名《悲怆奏鸣曲》,创作于1797年至1798年初,是贝多芬创作题献给他的赞助人与仰慕者卡尔•冯•李斯诺夫斯基亲王的,1799年由维也纳的艾德尔社初次出版。

贝多芬1770年出生与德国波恩,4岁学习钢琴,8岁登台演出,11岁开始学习作曲。青年时期原本一路意气风发的贝多芬,在1796年突显耳疾征兆。这首《悲怆奏鸣曲》就是在贝多芬面临耳聋不断加剧的折磨下创作的,当时的欧洲也正处于急剧变革的时期。贝多芬通过戏剧性处理,用激情愤慨的个性及其独创的魅力展现了与厄运顽强斗争的形象,表现出他受到耳聋威胁时的痛苦心境。作品的初版封面上,贝多芬写着“Grande Sonata Pathetique(悲怆大奏鸣曲)”。在他的32部钢琴奏鸣曲中,只有这一部和《降E大调第二十六(告别)奏鸣曲》(Op.81a)是他自己亲自命名的。

《悲怆》的音调来自贝多芬青年时期在波恩创作的《f小调奏鸣曲》,它具有深刻、新颖而独创的形象,诉说了愤怒、苦难和热情的幻想。它的音调庄严、情绪激昂、感情崇高,体现了贝多芬早期创作的音乐风格,人们可以从这部作品中感受到贝多芬当时受到耳聋威胁的痛苦心境与不安。

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此曲在贝多芬生前未公开发表,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关于曲名中的“爱丽丝”是谁,迄今仍然没有定论。

此曲形象单纯技巧浅显,显然是为了适合于初学者的弹奏程度(现为钢琴五级曲目)。发表以后,不胫而走,几乎成为初学者必弹的曲目之一。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副题。第一副题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副题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一连串上行的三连音及随后流畅活泼的半音阶下行音调,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的第三次再现。乐曲在欢乐明快的气氛中结束。不论是具有淡淡哀愁感的优雅回旋曲主题,流露甜蜜憧憬的第一副题,或是看破尘世般音响沉郁的和声式第二副题,都相当悦耳动听。全曲似乎都隐藏着贝多芬的悲痛恋情及对爱情的憧憬。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十分喜欢她。

另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在1808-1810年间,年近40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Therese Marfati)(有的翻译为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里,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这首钢琴小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却被人们忘记了。

想知道其余曲目吗?
请继续关注哦
未完·待续




2017山西大剧院第五届市民音乐会

《安德烈·皮萨列夫钢琴独奏音乐会》

主要演员: 安德烈·皮萨列夫

演出地点: 山西大剧院·音乐厅
演出时间: 2017.4.26 19:30
演出票价: 30/50/80/100元

本场演出1米以下儿童凭票入场
不了解安德烈?

先看段视频



安德烈•皮萨列夫他出生于1962年,俄罗斯功勋艺术家IMG Artist的签约艺术家,世界顶级音乐学府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的钢琴系主任及教授



2017年1月,哈尔滨交响乐团的团长曲波刚听完安德烈•皮萨列夫与乐团彩排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之后,就立即决定聘请他为乐团的驻团艺术家,并连连称赞:“他是一位伟大的钢琴家!我不用‘优秀’,不用‘著名’这样的词,我就用‘伟大’来形容他,因为他承担得起‘伟大’这个词。



1991年,皮萨列夫在萨尔斯堡国际莫扎特钢琴比赛获得大奖,这是该赛事自1956年以来首次颁出的大奖。他还获得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以及 UNISA TRANSNET 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及奏鸣曲和莫扎特协奏曲特别奖。音乐界认为他的演奏“技巧辉煌,音乐表现细腻具有想象力,声音透明,音色变化如同画布上的鲜艳色彩”,无论是演绎巴赫、莫扎特还是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和德彪西,都广获好评。



此场音乐会,皮萨列夫将为我们带来风格众多的曲目,其中有在贝多芬受到耳鸣威胁时写下的作品《悲怆奏鸣曲》,有中国观众关于钢琴最为普遍的儿时记忆《致爱丽丝》,有舒伯特临终之年高山流水、天堂伊甸的《即兴曲》作品90,也有肖邦诗意的《练习曲》、《叙事曲》和《夜曲》。

既怀揣成熟的睿智,又具备顶尖的技巧,安德烈•皮萨列夫是一位不应该错过的钢琴家,这也将是一场不应错过的音乐会。

安德烈·皮萨列夫独奏音乐会
节目单 
 
贝多芬
 
C小调第8钢琴奏鸣曲,作品13,“悲怆”
致爱丽丝
*演出曲目及顺序以现场为准
想知道其余曲目吗?
请继续关注哦
未完·待续


用艺术温暖生活

SXDJYPOLY



微信ID:SXDJYPOLY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行车路线:


    关注 山西保利大剧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