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饮老板的两大心魔

 

九润资本 | 阮志勇...



为什么在研发上投入了那么多,最终销售情况并不好?

为什么老板决定了要做的事情,很多情况却无法落地?

为什么前几年生意很好的模式,突然却一下子失灵了?

为什么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可消费者就是不买账?

...

上面这些问题,相信也会是餐饮老板们所一直纠结的问题。



《论语》:“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老师如果玩朋友圈,应该差不多是酱紫滴~

毋意

意,通“臆”,主观。

毋必

必,一定、必须。

毋固

固,执意、固化。

毋我

我,自我、我执。

简单来说:不自嗨、不拧巴。

话说自嗨和拧巴真是一对老铁,同时还是餐饮老板的两大心魔。



餐饮老板经常外出考察和学习。一不小心在别家见到个的爆品,那叫一个鸡冻~

不由暗道,矮马牙,那不就是俺苦苦寻找滴产品吗?

表面上云淡风轻,其实内心早已惊涛骇浪。

大部分情况,跟上回、上上回、上上山回的新品一样,上完新品三天过后,基本连前10都进不了。

惊涛骇浪转化为辛酸泪,默默心底流。

20世纪90年代初斯坦福大学做过一个简易实验:

研究人员交给被测试者一张清单,上面罗列了“生日快乐”之类的广为流传的歌曲,然后要求他们在桌面上敲击这些歌曲。

而另一名被测试者则必须猜出是什么歌曲。

研究人员要求“敲击者”预测“听歌者”能猜对的歌曲百分比。

一边敲击一边在脑子中听歌的敲击者认为,听歌者可能会猜对50%。

实际上,听歌者只猜对了2.5%

让敲击者去猜听歌者能够猜对多少,这个自嗨的成份真不低。

但换个角度看看,这跟让餐饮老板去猜消费者能够为多少新品买单,有异曲同工之妙。

2.5% 

差不多也刚好是自嗨型产品最终消费者能够认帐的百分比。





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个理论:

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必然大于或等于普朗克常数(Planck constant)除于4π(ΔxΔp≥h/4π),这表明微观世界的粒子行为与宏观物质很不一样。

上面那段不知道这时候多少人和俺一样,脑子里混沌得只剩不明觉厉三个字。

后来,他老人家用白话翻译了一遍:

“在因果律的陈述中,即‘若确切地知道现在,就能预见未来’,所得出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前提。

我们不能知道现在的所有细节,是一种原则性的事情。”

说人话就是:市场是未知的

既然市场是未知的,那就需要有敬畏心。

绝不能拧巴着来。

比如很多餐饮老板心里就想着要做“正宗”。

可仍然没有客观意识到自己认为的“正宗”,其实是已经经过了演化的某个阶段而已。

既然是某个阶段,那就既不是起点,也不会是终点。

500年前的牛肉面跟今天的牛肉面能一样么?

产品是种子,需要跟市场的土壤相匹配。

再比如可口可乐以前是咳嗽药水,如果坚持做药水,现在估计卖得再好也就跟川贝枇杷止咳糖浆差不多,世界上就少了个价值730已美刀的品牌。

前面是墙,墙边有门。

有门不走,偏要撞墙...

疼不?


找了好久没找到,以前有张图。

是从某家店的菜单最后一页拍下的。

上面有令人深思的几个字:

食者师,厨者徒。

有多少餐饮老板的内心深处,其实是“老板师,顾客徒”?



上面这张是在一家餐厅门前拍的。

这种在墙上不知道画了什么的店,简直让人怀疑这店究竟是为顾客而开的,还是老板为自己而开的。

对,整个场子这家生意最差,不是没理由的。

大部分消费者连看都没看懂怎么会进来呢?

或者可能老板没想要消费者看懂吧…

自嗨,好比闭着眼睛过马路;

拧巴,好比过马路不看两边。

没错。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准备着照亮你前行。

可您也得先睁开眼,看看两边,不然真的很容易被马路上的车先撞成了一道流星。

初学者的心态,是行动派的禅宗。

所谓初学者的心态是指,不要无端猜测、不要期望、不要武断也不要偏见。

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和赞叹。

--乔布斯

乔帮主还说了: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我感觉这句是对餐饮老板说的。

跟孔老师那4个毋啥合在一起就是:

不自嗨、不拧巴。

保持当吃货,把自己当呆瓜。

(完)
跟餐饮老板有关的
1000+个实战精华
↓↓↓


    关注 餐饮首轮投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