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线建仓“第一阶段”,两个板块具长线价值

 

A股政策环境将在7月生变,影响将是中长期的,同时市场看涨情绪很可能较此前浓厚。为此,博览研究员认为,根据可能...



A股政策环境将在7月生变,影响将是中长期的,同时市场看涨情绪很可能较此前浓厚。为此,博览研究员认为,根据可能发生的政策变化,“国企改革”和“金融创新”将在中长期阶段受益,从此前我们关于“长线投资的战略时间窗”的认证出发,投资人应该对这两个板块的标的以“梯次配置+波段优化持仓成本”的方式,多批次建仓,而7月的交易则是起步阶段。

方向选择:“国企改革+金融创新”
博览研究员认为,7月份可能发生的宏观政策变化,会带来“国企改革”和“金融创新”两大主题板块的长线投资机会。理由如下:

面对中国经济必须靠“更多盘活存量”来发展的现实,政策的着力点必须进行调整,而通过针对性的“创新”,就成为下一阶段中国宏观政策的最优选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存在着隐忧,从相对中观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一隐忧主要是非金融领域的经营效益和效率,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而本届决策层施政的一个特点是“问题导向”。为此,决策层将出台新政策,创造新环境,带解决这一隐忧。具体而言,决策层很可能在7月的重要会议上,提出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新政策基调或要求。而它们将构成“国企改革”和“金融创新”两大主题板块长线投资的政策基础。

第一,为僵尸企业的清退创造新环境。

近半年来,部委层面关于清理僵尸企业的观点不绝于耳。最近,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到此事。但从执行层面来说,自2015年11月中央首次提出清理僵尸企业以来,鲜有僵尸企业被清理。如果“十九大”召开时,此事还是“挂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所要求的提高全要素的使用效率,恐怕难言落实。

第二,为国企“降成本”实现新突破创造新环境。

中央说得很明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的供给学派是两回事,后者将减税绝对化了。中国的经济问题,主要是结构的问题。所以,寄望于中央进一步大力减税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就需要从降低财务成本方面做文章。为此,金融“去杠杆”要加强与实体经济部门的协调,现有的压力强度不易进一步加大。

除此之外,做好现有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是“降成本”的一个途径。这就涉及到国资优化布局,方式上主要是国企国资的重组以及从一些方面退出。

第三,为展开有效金融创新提供新环境。

自2015年年中以来,“去杠杆”开始站岗,“创新”两字几乎等同违规,对金融市场的全面治理整顿实质上是对股灾前“创新”的回撤。“去杠杆”去的就是“创新”加的杠杆。长线资金纷纷撤离股市,两年熊市看不到尽头,唯有IPO高歌猛进,这又引发社会舆论与监管层之间出现争议:股市行情频频下跌是否是IPO引发?

这场争议虽至今没有结论,但出现两个迹象。一是,监管层直接发声(喊强监管)的频率降低了;二是,近两年来很少提及的“创新”一词开始在官方有所见闻:从克强总理6月末在国常会上强调要求“包容新模式、新业态”;到不久前刘士余主席提到“没有创新,证券行业就没有活力”(虽然其内涵主要指向对外开放和外资引入);以及上海发布“融资行业负面清单”……都反映出这种重新“有条件、有前提地”认可金融创新的态度。
建仓策略:梯次配置+波段优化持仓成本
就上体7月的交易应该定位为一次中长期交易布局的起步阶段,“梯次配置+波段优化持仓成本”是投资人建仓的基本原则。

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在5日的《“转机”已现,长线资金应做好战略布局准备!》一文中,我们立足于博览首席政策研究员李宏图先生发出的“长线资金应做好布局准备!”提示,论证了从7月起,以一次中长期交易为主线,展开长线布局的必要性。

正因如此,在投资方向明确的前提下,我们建议投资人,以“梯次配置+波段优化持仓成本”为建仓操作的基本原则。

以国企改革板块为例。它是典型的消息驱动型板块。从历史经验来看,其主升浪的出现,有时在最终消息发布之前,有时在最终消息发布之后。而在主升浪出现前,股价往往有一段较长时间的下跌或横盘。此外,主升浪的表现形式也有不同。有的是连涨快拉,有的是阶梯式分段上行。(如下图)
中国联通在停牌重组信息发布前出现主升浪,
主升浪之前有长达9个月的低位横盘。
华北高速在复牌后出现主升浪,
停牌重组信息发布前有长达半年的低位横盘。


故而,参与国企改革标的的炒作,“左侧交易”是必须的。如果在某个时点一次性完成建仓,投资人很可能面临较长时间被套的情况,届时,心理压力随是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大多数情况下,投资人承受不了。

这也就使得“梯次配置+波段优化持仓成本”很重要。具体的说,就是预设多个买入价位,将拟投入资金分期分批投放进去。预设的价位之间,应该有较在的价差。同时,这一过程中,投资人还可根据自身短线操作的功底,做波段内的高抛低吸,动态优化持仓成本。

本文摘自博览财经专供机构的《首席证券内参》(电话:027-87780070)。

【免责声明】:本内参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本内参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关注 跟我读政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