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著名导演田里聊他的著名作品《河神》

 

神剧背后二三事。...

文 | 何豆豆

“在行业里,大家在频繁提到所谓电影质感,所谓如何把网剧拍成美剧,其实干这行的人一直以来都有这个梦,都在喊这个口号。但是怎么做才能实现?我觉得《河神》是在趟这条路,也许成功,也许输的很惨,我是想赌一把。”

现在来看赌赢了。



“跟陈导(陈国富)见了两次面这个事儿就定下来了,第一次是互相认识一下,了解一下。第二次就是我做了一个类似导演阐述那样的题报,把我对《河神》的想法期望说了一下,之后就水到渠成了。”讲起两年前关于《河神》的机缘巧合,导演田里仍觉得这是一次双方的冒险。

这部由工夫影业和爱奇艺联手出品的网剧《河神》,如今以豆瓣评分8.4分收官。这不但使工夫影业在网剧之路上旗开得胜,更让“非著名”导演田里有了著名代表作。


田里是一名80后新锐导演,本科和硕士均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在《河神》之前,他拍过几部短片:《一箱黄金》、《水彩》等。

远在美国,田里电话和我们聊了聊《河神》的里里外外。

 反套路,赌一把
2015年底,手握天下霸唱众多IP的工夫影业想换个开发模式。一味的电影化,某些故事确实不好呈现。彼时互联网影视正在崛起,网剧网大成了新领域。而在田里接触之前,《河神》这个项目已经开发近两年了。

按照往常,找一个靠谱的电视剧团队来操控,是行业一贯的做法。优势也显而易见:熟悉市场,周期短、风险小。但陈国富对于这样的风险规避已经有点腻了,如果所有的项目都这么搞下去,那不就都是一个套路?既然在模式里求新,那就彻底改革一把。

田里的摄影师朋友王博学成了田里和工夫影业的连接人,见面两次,陈国富就把这个故事交给田里了。前没有爆火的作品支撑这份信任,后没有对市场的调研,陈国富是在下注,田里开大小。

没想到这一把押对了。以田里为代表的团队多是年轻人,对于新兴的网络影视领域有自己的理解,在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之前,他们决定用自己的思路来打造不一样的《河神》故事。

“如果是以豆瓣的评分标准来看,我给自己打分的话,一开始的预估大概是在8.0到8.1的样子。其实我觉得这已经是有点奢求了,豆瓣能上8,已经是很不容易了。真的没有想到会到8.4。”



最初,田里根据制作费用、拍摄周期、平台播放等硬件对《河神》估了一个分,拍摄过程中他隐约觉得可以得到行业内的认可。如今非但拿到高分还成为爆款剧集,田里心里的底线被超越了。

资本找上门,大IP送过来,如今的影视行业就是谁厉害向谁靠拢。田里面对越来越多的项目反而出现了不曾有过的担心:你们真的能挺得住我的“事儿”吗?

这个“事儿”不是贬义,而是导演田里真的是对拍戏较真、较劲的细节控。



网剧成为影视行业新地标,各个影视公司都要冲上去。随着近两年的发展,网剧行业也已经成了亿级资本的投放地。资本过热,导致的就是泡沫化。2017上半年,网剧行业似乎也出现了低迷。

随着《鬼吹灯》几个系列的颓败,一直鲜有能掀起大风浪的高关注度的网剧出现。即便是玄幻、修仙或者后宫、争斗剧,也是反响平平。如果非要分网、台、大银幕来看,不论是从社会讨论度还是制作水准来看,电影都更胜一筹。

但《河神》的爆火打破了这一局面。自在爱奇艺上线以来,演技在线、剧情紧凑、画面高级等等溢美之词都成了这部超级网剧的标签。如今点击量14.2亿(截止至2017年8月25日22时53分),俨然是暑期档末尾杀出的黑马。
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大刀阔斧
看过《河神》的人都应该感受过被进度条支配的恐惧,这也是爱奇艺弹幕上出镜率最高的一条内容。因为剧情太环环相扣又不同于原著,观众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还没看够,进度条已经到末尾,又是长达一周的等待。

这几年IP影视化是热潮,在享受原著粉转化为票房点击量的前提下,也自然承担着不能让其满意而被骂的风险。大多数情况,能够被搬上银幕的IP都是粉丝量稳定且有一定基数的作品,作品影响也不会小。

所以往往会造成一个尴尬的情况就是,豆瓣上可能原著有七八分,改编之后有四五分甚至往下。包括《鬼吹灯》的改编,也只有《精绝古城》一部口碑相对较好,后面的《黄皮子坟》等都不是很理想。



对于《河神》的影视化改编,田里直言在改的过程中完全没有来自于原著党的压力。

“不管拍什么作品,首要的考虑因素一定是这个故事好不好看,能不能吸引人,而不是说首要考虑如何关照原著党。所谓的尊重原著,我觉得这是很多现在热门IP改编走弯的一条路。热门IP之所以热门,是因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同时在很多人心里,就会有很多个对原著的想象。在脑海中把文学转化为影像,这个能力太主观了,众口难调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无论再怎么尊重原著,也会有很大部分原著粉不买账。而真正的原著粉,是有宽容度的,前提是你得把故事说精彩了。把所谓的照顾原著党作为一个出发点考量,不能说是错误,但肯定是个不适当的考量。”

田里的话说出了如今IP改编一个一直存在的弊病:一味的从原著出发追求“还原度”,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毕竟小说和电影还是两码事,造成的差异也是必然。

实质上,《河神》还不太一样。它不是《鬼吹灯》,原著党基础没有那么大,这点的压力也就比改编《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小很多。田里觉得,既然陈国富看重的是他们身上全新的气息和冒险精神,那自己也没必要被框架和压力束缚。在尊重原著故事的前提下,就按照自己的路子大刀阔斧。

目前来看田里没错,《河神》为如今的网剧开启了一种改变新思路:永远不要让观众猜出你的下一步剧情。



“如果我接下来还要做大热门IP的话,一定还是这种思路改编。IP改编,内心一定是尊重原著的,要不然我不会拍,不会选它。既然选择要拍这个故事,一定是这个故事可以吸引人,起码足够吸引我自己。《河神》的内在气质和大世界观,是完全尊重原著的,如果那个东西丢掉了,即便你一字不落的按照原著来拍,那也一定不会好看。”

没错,毕竟原著的河神是个中年大叔了,看描述是郭德纲的气质,而我们只想看有棱有角的郭得友。
《河神》开启的“电影感”网剧时代
民国年间,天津还叫天津卫,一个地方,一片水域,一个小江湖。但是它鱼龙混杂,怪力乱神,什么都有,这是天下霸唱营造的世界观和空间。而你可以在里边看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任何事情,你都可以说它很奇怪,都可以说它很奇幻,但不会说它错。这是田里带来的光影效果。

这分别是天下霸唱创作的《河神》和田里二次创作的《河神》。IP之所以成为IP,是因为它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和发挥余地。

天下霸唱曾经说,自己的书写得就像评书一样,像民间的说书艺人,想到哪就说到哪,很多故事是往旁边延伸的。所以在改编的时候,导演要做的是把在这块没有说完的故事加上自己的构想、故事走向和人物设置,新开发一条故事主线。

项目前期开发的那两年,编剧团队经常和天下霸唱一起讨论剧情,关于他的想法和他的坚持。而到了后来田里接手,天下霸唱已经没有太多意见了。作为工夫影业的老搭档,他对工夫影业的信任转移到了田里身上。



起初的《河神》是美剧形式的体量,一季13集。后来通过播出平台和制作周期的考量定下来24集。导致大量改写工作袭来。现在大家看到的剧已经跟原著区别很大了,但是好在最原始、最核心的东西都留下来了。

如今《河神》被封神除了剧情和表演,还有它工业化的美术。很多评价是“一部电影质感的网剧”,但田里说这样的手法谈不上有意为之。

“首先我是学电影的,为什么要拍电影?这是我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包括我本科的毕业论文也是讲“电影感”,这个词儿在圈内已经说烂了。到底怎么才能营造出电影感的东西来?这很难说得明白。如果一部作品拍出来,和看小说的体验一样。或者一部喜剧做出来,跟听一段相声,看一个小品的感觉也差不多。那它叫做“电影”的意义何在?还拍它干嘛?电影被单独拎出来作为一门艺术,是一定有它区别于其它七大艺术,独有的那一个空间。这是一个很小,也很专业化的空间,挤进去,就赢了。”

一直以来,田里的创作思路是不会太去区分所谓“剧”的创作和“电影”的创作模式。大家都把电视剧电影和网剧分开。在他看来,这三个东西其实最大的区分是制作上,而不是创作上,更不是在态度上。

“而我们现在的整个行业,对于这三个东西的区分,最大的反而是态度上,这个其实是挺致命的。”

田里认为,这三个东西制作上区别很大,没问题。但是在态度上不应该有任何区别。既然你决定了要做一个作品,态度上不可能有区别。但是,资本没有试错的机会,而是会在项目之初把成本、体量说得一清二楚,尤其是在态度上。



好在,大概是因为之前缺乏经验,田里还没成为一个“混在行业里的油导演”。他暂时还不能在自己心里划归出电影有电影的拍法,剧有剧的拍法,网剧有网剧的拍法。

正是因为没有这些,田里才能对这些艺术形式一视同仁,用唯一的态度去创作、执行、完成、喊“cut”。

“那现在看《河神》还有什么遗憾吗?”

“有,很多很多遗憾。但无论如何,要对剧组的所有人说声感谢。”

| 海边的曼彻斯特 | 战狼2 | 吕克·贝松 | 
| 人间至味 | 明星人设 | 立项电影 | 战狼2 |  



    关注 影视圈Magazin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