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因为“玩”和孩子闹矛盾?送你一个化解之道!

 





文/赵老师

上周赵老师在我们小程序“阳明教育公社”里趴着,从形形色色的求助中,看到一位妈妈这样一条留言:



当时看完,忽然很喜欢这条留言,因为这样可爱又可怜的妈妈实在太多了:

内心深处希望孩子勤奋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拥有一份好工作,开始一段美好的人生,这样自己这一辈子的心就放下了;

可是,现实生活中,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自己一天天老去,事情仿佛逐渐失控,一夜之间,就不晓得该给予孩子什么,又该怎样引导他?

何况,自己啰里啰嗦,痛心疾首地讲上半天,多半用处也不大,换来的无非是孩子摔门而去,或者一个白眼:“你懂什么?你什么都不懂,就来管我?!”

真是让人愁肠百结。

我相信,留言中提到的这个孩子的问题,和妈妈的忧愁,纠结,很多父母都有。无非是你是和《三体》争孩子,和游戏争孩子,和电视争孩子,和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争孩子,和篮球争孩子,还是和早恋争孩子......

那么,对于留言中提到的这些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才是正确的呢?

赵老师今天谈谈我的观点,也许能够给你一点启示。

首先:要想公道,打个颠倒。

来来来,我们先给刚刚那条留言中被妈妈吐槽“懈怠”的孩子算一笔小帐:

同志们,你想,这个孩子平均一天在学校呆多长时间?

从早上8点,到晚上22点,他总计呆了14个小时。

整整14个小时呀!

可是,这其实还不是事实。

真实的情况是:他们的早晨,常常从6点就开始了,甚至一直要干到晚上12点。

老实讲,这个量已经是非常---非常---非常---了。

赵老师一般是从早上9点开始工作,干到晚上18点,才9个小时,下班的时候,就已经经常累到头晕目眩,体力不支。如果有时加班,干到晚上12点,我的身体几乎要一周的时间才能缓过来。

我还不算老,不过37岁。

我们的孩子们,在发育期,在长身体的同时,就已经承受着每天14、5个小时的学习。

这种学习,还不是简单的机械劳动,而是日复一日巨大的脑力劳动。

同志们,我讲一句真话: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累多了!

可惜,我们很多父母看不到这一点。

因为,我们不是老师,我们也早已忘掉自己曾经求学时代的辛劳,我们现在站在岸边,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着河里扑腾挣扎的孩子们说:

“你们蛮幸福的,什么心都不用操,什么活都不用干,你看多好,就读读书嘛,累什么累?”

其实,把你放在学校的课桌上,也许,两个小时,你就会呵欠连天,困倦不堪。

而且,因为我们太过关注孩子的学习,可是又不懂学习,不懂教育,所以,我们就会格外地在一些形式化的事情上投入过多的关心。这种对形式的关注,就像一个陷入热恋而心神不安的女人,因为没法钻进恋人的心里,看个究竟,所以只好纠缠,“你有没有买花给我,你有没有记得我的生日,哼,你不爱我!”......

于是,我们看到满世界的父母,都追在孩子屁股后面不眠不休地问:

你作业做了吗?作业做得认真吗?做作业的时候不要听音乐!做作业的时候有没有做小动作?做作业的时候有没有分神啦?

周末回家你学习了吗?你学了多长时间?每一科都复习了吗?

怎么又在看小说?怎么又在看电影?怎么又要出门打球?怎么又要玩手机?

你就不能学一学吗?

......

你看:老师看着孩子的在校时间,父母看着孩子的在家时间。

而:在校时间+在家时间=一个孩子的全部时间

这全部的时间,都被盯着。

一刻不得喘息,一刻不得清净。

关键的关键还在于,你被人看着,你还不能动怒,不能生气,因为每一个看着你的人,都有一个尚方宝剑:

“我们是---为了----------!”
可是,换位思考,假定是你丈夫,辛苦工作一天,下班回家,吃完饭,沙发上一躺,说,“老婆,好辛苦,看看电视吧。”

然后你冲上去把遥控器一抢,或者一脸不情愿地讲一段:

“只能看十分钟嗷!要抓紧时间工作啦,你以为单靠上班那8个小时,你的工作就做好了吗?我们的未来就有保障了吗?你在单位就可以成为业务高手了吗?你就能够升到主任吗?醒醒吧,别那么幼稚啦!马无夜草不肥,回了家也很关键,你们单位那些业务主任,都是在8小时之外,回家之后,一吃完饭,就开始钻研业务,一直干到晚上十二点,隔壁家老王不就是这样升上去的吗?功夫都在下班后!你要再这样下去,我们这个家的未来十年,就要难过了,而且看看你自己,都多大了,现在正是你干事业最好的阶段,再过十年,你就干不动了......”

这样一通火力开下来,估计夫妻关系就悬了!

你当然不会这样要求你老公,不过,你会这样要求你儿子。

你看,同样一件事,放在老公身上,就显得不太人性,放在孩子身上,我们却觉得没有问题。

同志们,这就是双标,这就是典型的,3个字:不讲理。

讲理的父母很难找,所以,讲理的子女也很难找。

因为,只有讲理的父母,才能带出讲理的子女。

言归正传,赵老师要讲什么呢?

赵老师要讲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观点:

你上班的时候都不好好干,难道指望你下班后好好干?他上学的时候都不好好学,难道指望他下学后好好学?



一个负责任的工作者,一定是上班时间100%的好好干,敬业,爱岗,心无旁骛,抓紧每一分钟;

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也一定是上学时间100%的好好学,敬业,爱学,心无旁骛,抓紧每一分钟。

如果一个人,工作时间都不好好工作,那你就别指望他下班后,会好好钻研业务;

如果一个孩子,上学时间都不好好学习,那你也别指望他放学之后,会好好学习。

所以,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不要盯着孩子放学后,放假后不放。

上学就是学习去了,放学就是要放松一下。

大脑要调换一下刺激,才会得到休养。

如果上学紧张兮兮,放学也紧张兮兮,大脑时刻不停地运转,那么,人就要崩溃掉。

才高一,上到晚上22点,吃完饭23点,还不让孩子放松一下。

你知道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吗?

结果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他在家装样子学,在学校找时间松弛。

高压之下,必有反叛,这种反叛还很隐秘,有的时候,连反叛者自己都没搞明白。

所以,留言当中的孩子,当然有问题,但是他的问题,不是妈妈讲的,回家不学习看《三体》,而是这个孩子,他在学校的学习,其实是有问题的。

问题就是不够专注,不够勤奋,不够心无旁骛,他是有懈怠的

学校懈怠了,回了家,想学也学不起来,因为懈怠是一种习惯

学校很用心,回了家,即便只学了30分钟,还是躺床上,闭着眼,也是效率奇高。因为优秀是一种习惯,他知道自己这30分钟要干什么!

所以:父母不明就里的看管,指点,逼压,其实给孩子造成的危害,不单单是孩子的叛逆,或者怒火,愤懑,最大的伤害是,让孩子养成了一种不正常的做事方式:

玩的时候,不敢,或不好意思放胆玩,玩得胆战心惊,不痛快,满怀羞愧;

学的时候,又想着玩,因为他一直都没玩尽兴。

总想忙里偷闲,总想在别人眼皮子底下搞点自我,这种拧巴,纠结,跟做贼一样,这种不坦荡不纯粹不专注的做事心态,伤害的不是一时,而是一生。

这是第一点。

我们再来讲第二点:

要想学习好,难道只能无限度地拉长学习时间吗?

指望拼时间来拼成绩,这是一个死循环。

因为时间是有尽头的:

人家学8个小时,你学9个小时,ok,可以;人家学9个小时,你学10个小时,也ok;人家学11个小时,你学12个小时,还ok;可是,总有尽头吧,你可以不娱乐,不看电视,不玩游戏,但你不能不睡觉吧?

所以,每当有家长跟我讲,老师,我孩子初一,做作业做到晚上12点,头发大把大把掉,成绩还不好。

我就讲,赶紧赶紧,停掉停掉,做父母的,脸皮厚点,去跟老师讲,作业不要做了,让孩子养养神,养养身子,身体都垮了,神都散了,白天犯困,晚上煎熬,你怎么能学得好?

学习要想好,终究拼的还是脑子!


而脑子分两种:一种叫先天,是老天给的;一种叫后天,是教育给的。先天可以变,后天也可以变。

李波老师说:

真正好的教育,不是把一个活泼泼的孩子学呆了,学死了,而是让一个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让聪明的孩子变得更聪明!进而打造他一生的核心竞争力!



这叫学习力!

这才是教育真正的力量所在。

这也才是我们倾尽全力让一个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阳明教育讲:让教育照亮每一个生命!

其深意也在于此。

去年暑假走心集训后,有两个人跟我联系。

一个是我妹妹,暑假送孩子走心完,寒假开始前,她跟我讲,姐,很奇怪哎,我看小泉回来后,也没有比原来更努力,可是成绩居然提了不少。

还有一个妈妈给我发微信:

老师,为什么孩子回来后,并没有很勤奋,每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也还是那么长,可是学校考试,她成绩居然提了有30多分,往常十几二十名,这次居然进了前五。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有什么不可思议?

小学生都知道,时长没变,要产出更多,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的效率。

怎样才能提高单位时间内学习的效率呢?

办法就是:提高你的认知能力,提高你的学习能力,提高你单位时间内做事的品质。

认知能力,或者说思维方式,对于一个孩子的学习,起到的是的作用。

你看,同样一个班里的孩子,同样一个老师来给上课,大家同样都在认真听,认真学,但是,课讲完了,好,我们来检测一下,是不是大家学得都一样好呢?

不是。

这就是认知。

认知能力指的就是认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

学习对于一个孩子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我今天学了多少知识,背了多少单词,做了多少题,记了多少历史事件,而是,我理解知识,驾驭知识,并且利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没有在一步一步提高。

所以,你看,留言中的孩子,在他的班里,学校里,一定有这样的孩子,学习时间跟他一样长,甚至比他还要短,但是,学得还真比他好,有时候好到让他嫉妒,绝望,但就是追不上。

靠不眠不休、打时间战、消耗战的书呆子,只是3流学生,这种学生热衷于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一些概念、公式、术语,从来没有学会何为思考;

真正的好学生,一定是不断不断提升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并在这种有技术含量的提升中,完成自己真正的成长,奠定一生的硬实力。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很多父母还是只能管住孩子的形,却无法在问题的本质层面上给予孩子切实的帮助。

所以,讲到现在,问题就越来越清晰了,留言的妈妈,你要关注的,真正关注的其实是下面这三点:

1、孩子在学校学得怎么样,是全力以赴,还是有点懈怠?

2、高中知识越来越难了,孩子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做事方式是否能够跟得上知识的要求?

3、孩子16岁了,在精神层面上,他正在形成怎样的人格?

你看,一个比一个深入,这才是真正影响孩子分数的内核性的东西,是被皮肉包裹,你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要用心和专业认知才可以看得清楚。

文章最后,赵老师也有一份小小的礼物送给这位累心的妈妈。

在看到这个留言之后,我拿着留言找了我们李波老师,要李波老师帮忙对孩子做一个判断,李老师给孩子的判断是这样的:

不愧是李波老师,入木三分的见解!
《2018寒假8天走心集训宣传片》
过个寒假,我就华丽转身啦!

12月15日之前报名优惠300元

电话:010-86463676        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考试帮,家有6-18岁孩子的父母的教育指南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
考试帮(ID:ksb100)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关注 学习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