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新今年过年要有魚

 

而今,吃鱼再也不是什么奢侈品了。年夜饭家家户户还是要有鱼的,那样才丰衣足食、年年有余!...

↑点上面[南湖文学]蓝字丨关注南湖文学宗旨:打造最纯净的文学平台、营造最温馨的精神家园。
今年过年要有魚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作者简介:曹立新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嘉兴中心支公司退休员工, 知青。用文字记忆流逝的岁月;用歌声陪伴未来的人生.曾在秀洲文史,梅溪期刊发表作品。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寒冷的冬天,年关将近,队委会决定“今年过年要有鱼”, 抽干东浜水捉鱼分给社员。 大该是农历十二月廿十边,我们把平时闲置难得使用的龙骨水车抬岀来,按放在东浜通外河的小石桥边,桥下上一天已筑起土坝阻断了水流。龙骨水车是旧式木制灌溉农具,用人力或畜力作为动力,转动木轮子带动水斗,从低处向高处提水。水车约五米长,倾斜安放,一头插入水中,一头在高处连着木横轴,橫轴固定在两边的木柱上,木柱上部还栓着一根毛竹横杠,轴上左右有二个4块凸出能踏脚木块的轮子。踏水车的人手护毛竹杠脚踏凸岀木块,身子稍作倾斜,向前向下用力踩蹬迈步,就如走路一样,木轴拉动水车的木板向上提水翻过高处流入土坝外。我们二人一档轮换着车水二天二夜,尽管效率不高但东浜还是底朝天了。我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手护橫杆脚踏水车,像哪吒脚踏风火轮,古风古貌再现,很有趣。



天气阴冷,东浜沿岸还残留着积雪。队长发话男姓青壮年都要下水捉鱼,我上身棉毛衫外套件粗头绳背心,袖管撸到臂弯处,下身棉毛裤卷到大腿,跟着大伙一脚深一脚浅的向淤泥水中走下去。刺骨的风冰凉的水,牙关紧咬人发抖,走到深处污泥淹没了大腿也许避开了凛冽寒风,也许人已麻木,感觉还好一点。这时螺蛳、河蚌在泥水中时隐时现,小鱼小虾在水浅处东撞西逃,稍大的鲢鱼鲫鱼急急忙忙朝着水深处隐藏,来不及逃命就搁浅在淤泥里挣扎,溅起朵朵水花。

东浜南北走向浜底有一弯,河面虽不大但是干四村大部分人家的水源所在,人们沿浜而居繁衍了不知多少年多少代。小队近二十位男人分成二组,从南从北分头步歩靠拢。我们左右招呼着弯着腰脸贴水面,用脚前后试探深浅,用手摸着泥水中或潜藏或流窜的鱼。碰到鲤鱼、黑鱼等劲大体滑的也要费一番力气,有时为捉一条鱼弄得几个壮汉满脸污泥,当然身上衣服早已成泥水衣了。一旦捉到鱼就往岸上丢,妇女们把鱼装进竹箩筺里。岸边生了几堆火,谁要是实在冻的吃不消了,就跑上岸烤一下火,喝几口楝树烧酒。好在二、三个小时就把东浜的鱼捉完了。



队长一声呼喊,各自赶快上岸。我也赶紧从淤泥中拔腿上岸,稍作清洗就跑到家里,麻木了、冻僵了!这时才发现裸露的手臂、双腿布满了星星点点的红点子,应该是毛细血管冻住了。但此时此刻也不觉得什么,满脑子的是能分到几斤鱼。

仔细清洗后穿上棉袄喝杯热茶,再到仓库水泥场上看派鱼。黑鱼、鲤鱼、鲢鱼、鲫鱼都有,小鱼、杂鱼一堆一堆已分好。我分到了一条约二斤的白鲢和一堆杂小鱼,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当晚就喝着杜做酒,吃着红烧鱼。也很满足了。

而今,吃鱼再也不是什么奢侈品了。年夜饭家家户户还是要有鱼的,那样才丰衣足食、年年有余!

南湖文学

文学总顾问:吴顺荣              
责任编辑:青峰

音乐总监:格格

文字排版:汪垚卿 吴敏

页面制图:小鱼

平台推广:李远鹏

编辑微信:nhzc991

投稿邮箱:1097100585@qq.com
真情温暖你我

文学点亮人生

微信:nhwx990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关注 南湖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