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煜水乡住事——枫乓凉粉

 

早年,东栅会龙桥上的枫乓藤是一道独特的水乡风景。路人站在老石桥上东眺双溪白帆,西望东塔倩影时,总会低头扫视石栏外翠绿的枫乓藤,把观景的余兴,归藏到生机盎然的老藤繁叶中。...

↑点上面[南湖文学]蓝字丨关注南湖文学宗旨:打造最纯净的文学平台、营造最温馨的精神家园。
水乡住事——枫乓凉粉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作者简介:薛家煜,嘉兴市东栅人,笔名“双溪”、“家远”。作品有《海的那边》《寻找东栅》(《长天悲歌》《守望鸳湖》《图说东栅》等。2009年,获“浙江省首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2010年,参加南湖区“作协”。



 早年,东栅会龙桥上的枫乓藤是一道独特的水乡风景。路人站在老石桥上东眺双溪白帆,西望东塔倩影时,总会低头扫视石栏外翠绿的枫乓藤,把观景的余兴,归藏到生机盎然的老藤繁叶中。结伴上桥玩耍的小孩会扒到石栏上,探身伸手去采几张枫乓藤的绿叶,喊一声:“一二三”,撒手抛向空中,瞪大眼睛看着谁扔的叶子先飘落到水面。叽叽喳喳的童音,带给古桥阵阵朝气与活力。东来西往行舟的船家,一近桥孔,不由自主地抬头盯一眼桥拱下随风摇曳的青藤,眼中流露几分诧异的神色。船头持竹篙的老大,下意识地挥动篙子,用竹梢去拨一下垂向水面的藤条。会龙桥已落在船的身后,“桥廊哪哈生树藤——”的余音,在吱咕吱咕的橹声中轻轻回荡。



(长满枫乓藤的会龙桥。此桥在1972年拆除)

许多年过去了,会龙桥早已成了水乡的一个记忆。然而,东栅人说起这座老石桥,还是不忘带一句:“桥廊有枫乓藤。”年长的更是情不自禁地赞叹:“喔,格藤有点年头哩,兴是兴到来,伊结格果热天公采来好做凉粉,好吃到格来。”

枫乓藤,当年小镇乡间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除了会龙桥上令人注目的枫乓藤外,张家弄里陆家桥的石帮岸边、东杨庙的老墙头壁,镇外村头田埂的车沟边、老坟头、大树上,都有它悠然生长的身影。

立夏,农家磨麦做塌饼的时节,盘根错节的枫乓藤上挂起了一只只小果子。躲在绿叶丛中它们并不起眼。在路人的探视下,小果子慢慢长成了鸭头梨样的青果。会龙桥石栏边的果子,早已被捷足先登地顽童采下戏弄,它被合在手掌中,一使劲,青果被挤碎,一股股乳白色的汁水滴到桥中的龙门石上。

这青果的乳汁,就是水乡特有的一种凉粉的食材。



儿时,在大伏天没有什么解暑的条件。四分钱一支的棒冰也只是我们的奢侈品。白天,我们除了三五成群地钻进会龙桥下的水中游泳外,就是到牛场弄东杨庙前树阴下小河里玩放流瓢状的梧桐壳的游戏。玩兴忘却了酷热,身上长起了痱子……黄昏,拍打一把用布条沿边的蒲扇,在水阁里听亲妈(祖母)讲老底子故事和猜“脱空荡空,篮子挂上勿会脱空”;“花花绿绿一只瓶,抛过隔墙侬起寻”……之类老掉牙的密子(谜语),是我们顶顶开心的事。有一次,老太太讲起了她说很难忘的一段往事:每到大热天,吴妈回乡下一趟,带来了一些青果子。不晓得伊哪哈七弄八弄,做出了几碗软兮兮,晶亮亮的粉,还专门去孙家花园,挪这些粉放勒篮子里,挂勒井里老半日。打中告(午睡)后取回,放了点白糖,吃起来甜滋滋,滑溜溜,瀴笃笃,好吃煞。我们忙问:“格是啥呀?”“格叫凉粉,是枫乓果做哎。”亲妈高兴地告诉我们,“就是会龙桥也有的枫乓。”没有冷饮的年代里,凉粉一词引人遐想。枫乓果好做凉粉,这是我从小听说的,亲妈的赞赏,让我第一次和枫乓藤另一种恩赐有了近距离“接触”。后来,听说吴妈不再在家帮忙,她也带走了枫乓果做凉粉的方法。从此,亲妈说,一到热天,就会想起枫乓凉粉,想起吴妈。



(如今,爬在墙面的枫乓藤是一种垂直绿化的植物)

老人对枫乓凉粉口感的描述,一直成了我脑海中的一个谜团。因为要核实东栅古桥行门的事,我赶到东栅会龙桥堍的茶馆,向船匠朱阿炳请教时,一旁的茶客立马说起了会龙桥上的枫乓藤和枫乓果做的凉粉。汇农村八十三岁的倪顺根兴致勃勃向我讲起了枫乓凉粉的做法:枫乓果切开;挖出白色的果肉;去掉黑子;用布包起挤出汁水;用备好的新鲜茨菇叶梗折断,让叶水滴进枫乓果汁里,边滴边用筷子搅动;枫乓果汁就像豆浆点卤变豆腐一样地结起来(凝固)成了凉粉。我听得直呼:“太好了!”茶客插嘴:“芋艿叶也能点浆。”“放糖当冷饮,浇酱油当小菜,好吃。”


老东栅人朱阿炳和乡友一说起枫乓凉粉的味道和做法,滔滔不绝)




芡菇(前图)和芋艿(后图)的叶汁,是枫乓果汁点浆成凉粉的天然凝固剂)

自然界的恩泽,水乡人的聪慧,成就了两种植物反应,演变成淡夏中的一道美味。它如今天行销于市的甜果冻,却没有一丝化学的添加剂。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怎不叫东栅人回味无穷。

如今,随着几十年来的环境整治和大拆迁,不光会龙桥与枫乓藤一起消失了,就连乡村间这老藤也无影无踪了。枫乓藤的写法我也只是以谐音而就,它属何种何科植物,学名称啥,我至今不想弄个明白。因为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老人们叫上口的枫乓藤,不但蛮好听,也让我知道了曾经的枫乓凉粉,在许多同里的食谱中没有被遗忘。

东栅人更没忘记与会龙桥共同守望水乡的岁月。1972年重建的会龙桥,当然没有再现枫乓藤缠绕的风景。老人们一走上桥头,总会嘀咕一声:哎——老早桥廊厢格枫乓好做凉粉唉。

2013年1月23日,陪伴东栅人才走过四十一个春秋的会龙桥开始拆除。五天后,继始建于明代的那座横跨双溪,南北通达的石拱古桥,在民工的铁撬下轰然倒下后,这座双曲水泥拱桥也寿终正寝了。从此,东栅人过市河必须绕道双溪桥。

南湖文学

文学总顾问:吴顺荣              
责任编辑:青峰

音乐总监:格格

文字排版:汪垚卿 吴敏

页面制图:小鱼

平台推广:李远鹏

编辑微信:nhzc991

投稿邮箱:1097100585@qq.com
真情温暖你我

文学点亮人生

微信:nhwx990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关注 南湖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