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狼》:祈歌为谁而唱丨風聲赠书

 

人于物并无优越之感,物之于人也可息息相通。...



站在世纪之交的时间坐标点上,看着这个愈加崇拜征服力和物质欲望膨胀的二十一世纪,一向对时序日历很敏感的他迷惘了,于是,在新千年的第一本书里,他向世人诉说起关于人精神生态危机的迷思。



文丨王欣

读完贾平凹的《怀念狼》,不免让人陷入一种茫然之感。没有“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平静空虚,也无“如同夜幕降临,白日西沉”的悲悯壮烈,巨大的孤独和失落包裹着我,仿佛还置身于那个西北的商州县城。

很多文人写过狼。姜戎的《狼图腾》讲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陈阵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读《怀念狼》,很容易将二者联想起来。巧的是,两部小说都成形于世纪之交,都写人与狼的对抗,也都反映着作者对自然万物的大关怀大悲悯。

虽然都对保护狼这个生态题材有所涉及,但二者在最终的导向上又有许多不同。《狼图腾》呼唤文明和狼性的回归,《怀念狼》则更像是一阕悼念“天人合一”逝去的祈歌。贾平凹站在世纪之交的时间坐标点上,看着这个愈加崇拜征服力和物质欲望膨胀的二十一世纪,一向对时序日历很敏感的他迷惘了,于是,在新千年的第一本书里,他向世人诉说起关于人精神生态危机的迷思。
这种对人生存价值和理由的思考,似乎被贾平凹倾注于故事里每一个人物的身上。故事的讲述者“我”(子明)是一个摄影记者,“一张苍白松弛的脸,下巴上稀稀的几根胡须”,虽然住在繁华的西京城,却早已疲惫不堪。一次去商州采访意外得知有十五只编了号的狼还在商州地界活动的消息,便开始寻找那尚存的十五只狼,并给它们拍照存档。“我”在寻狼过程中与素未谋面的舅舅傅山不期而遇,这位前商州捕狼队队长带领“我”、烂头一起踏上了惊险丛生的寻狼之路。可最终,这十五只狼无一幸存,在“我”和舅舅面前一一丧生。

多么荒诞,多么可笑!“我”本是为了保护狼拍照存档,试图脱离萎靡困顿的生活,却一次又一次目睹了狼被打死,“我”既没有挽救狼,也没有救赎自己,“可我需要狼!可我需要狼——!”最终落得个需要与狼为伍的结局。舅舅傅山身为商州最后一位打猎英雄,在政府下达禁止捕狼的禁令后,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一员,狼皮成为他唯一的陪伴。他迅速地衰老,仿佛只有在打狼时,才找回了生命和价值。而当十五只狼都消失之后,傅山的生命也走向了终结,最后成了“人狼”。

无疑,《怀念狼》是贾平凹虚幻出来的一个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寓言故事。在后记里,贾平凹也认为这类题材和魔幻邪异的写法会让一些人读着不适应,但或许正是这种以实写虚创造出一个高度抽象的文学意境才更能折射出伤痛和绝望。

无论是子明试图用十五只狼的生存来改变现状的期待破灭,还是末路打猎英雄傅山用消灭狼来召唤自我价值的举动,抑或是疯掉的研究员、愚昧的村民、异化的“人狼”,都揭示了人这个处于自然界顶端的生物面临的实际困境和精神尴尬。狼的消失,似乎正暗示着人类的命运也终将殊途同归。
人是需要对立面的,或者说,人生存的价值和理由正是由对立面映衬显现,人活着的意义就是要做自我的转化。对于这个问题的思索贾平凹在故事里也借子明之口道出:“人见着狼是不能不打的,这就是人。但人又不能没有了狼,这就又是人。”

在《怀念狼》中,有一个场景至今令我很动容。红岩寺老道士在月夜里给生了毒疮的狼治病,狼衔来“金香玉”报答。这颇有些“等贵贱,齐是非,一生死”的老庄思想的韵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故事里野味餐馆宰割活牛血淋淋的场面。

人于物并无优越之感,物之于人也可息息相通。这种人和物自然平等的思想使得《怀念狼》本身于魔幻之中又显飘逸之感。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陈晓明曾说:“对于最有创造力的作家来说,他总有一部作品是关键性的……就像《酒国》之于莫言,《故乡面和花朵》之于刘震云,《受活》之于阎连科,《怀念狼》之于贾平凹。”不论是研究贾平凹的写作,还是思考生命的混沌与鲜活,《怀念狼》似乎都是一个不错的阅读选择。



作者:贾平凹

华夏出版社
粉丝大福利来一大波!赠书包邮!话不多说,本期赠书规则如下:【1】本期共赠书8,您可以留言发表您对此书的个人见解和想法,我们将在精选留言中选出4位幸运读者进行赠书。



【2】不分组将文章转到您的朋友圈并集赞,集够40个赞后将截图发送至后台,我们将为选出的4位幸运读者赠书。特别注意:当您获得赠书资格后,请在48小时内回复您的姓名、电话、地址【省、市、区(县)详细地址都要写清楚】,若超过时间,将视作放弃赠书资格!
上期赠书名单如下 
@缘世慨 @江晓庆
     @
sec
       
   
往期精彩书评,不容错过



沈从文:那个不爱做英雄的人




俄罗斯不只有普京,还有伏特加、冰淇淋和红菜汤

责任编辑:柯锦雄

版式编辑:王  欣


    关注 凤凰评论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