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证治大全

 

理论联系实际,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

导读:今天聊聊十二经证治。

十二经证治

十二经脉的证候表现,可分为经脉所属脏腑的病变、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变和相应组织器官病变三个方面。各经的这些病变,即是本经腧穴主治作用的适应范围。现结合《灵枢·经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和《素问·脏气法时论》的有关记载,对十二经脉的证治综合、归纳如下。

(1)手太阴肺经证治

咳嗽,气短,喘息,胸部胀闷,鼻塞,咽痛,恶寒发热,汗出恶风,小便频数量少,上肢内侧前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治宜宣肺调气、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手阳明、足太阳经穴。如中府、太渊、列缺、尺泽、孔最、少商、合谷、曲池、迎香、偏历、风门、肺俞、膻中、大椎等。疏通经络则循经取穴。

(2)手阳明大肠经证治

手三阳经证候以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病变和相应组织器官病证为主。本经症见上肢外侧前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上肢酸软无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瘫痪失用,颈肿,肩痛,鼻塞,流涕,鼻衄,下齿疼痛,咽喉肿痛,面痛,面瘫,面痉挛,腹痛,肠鸣,泄泻,下痢,痔疮,便秘等。治宜通经活络、调理肠道,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手太阴、足阳明经穴。如合谷、曲池、三间、肩髃、手三里、迎香、列缺、孔最、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中脘、大肠俞等。疏通经络则循经取穴,上肢痿痹多取合谷、曲池、手三里、肩髃等。

(3)足阳明胃经证治

胃脘胀痛,食欲减退,呕吐,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发热,下肢外侧前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下肢酸软无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瘫痪失用,颈肿,咽喉疼痛,上齿疼痛,鼻病,目疾,面痛,面瘫,面痉挛,前额疼痛等。治宜调理胃肠、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太阴经穴以及本腑的募穴、背俞穴。如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内庭、梁丘、天枢、梁门、地仓、颊车、下关、四白、头维、公孙、大横、三阴交、合谷、中脘、胃俞等。

(4)足太阴脾经证治

脘腹胀满,泄泻,食欲不振,黄疸,水肿,身重乏力,月经不调,崩漏,下肢内侧前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舌根强直。治宜健脾和胃、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阳明经穴及本脏的募穴、背俞穴。如太白、隐白、公孙、三阴交、地机、血海、阴陵泉、大横、梁门、水道、丰隆、足三里、章门、脾俞等。

(5)手少阴心经证治

胸痛,心悸,心痛,心烦,失眠,神志失常,咽干,口舌生疮,上肢内侧后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手心热痛。治宜调理心神、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和手厥阴经穴为主,配以本脏的募穴、背俞穴。如神门、通里、阴郄、少府、少海、大陵、内关、间使、郄门、巨阙、膻中、心俞、厥阴俞等。

(6)手太阳小肠经证治

上肢外侧后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肩胛痛,咽喉疼痛,颊肿,目黄,耳鸣,耳聋,少腹疼痛,肠鸣,泄泻,小便短赤。治宜通经活络、调理肠道,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阳明经穴和本腑的募穴、背俞穴。如后溪、腕骨、小海、肩贞、天宗、颧髎、听宫、足三里、下巨虚、中脘、关元、小肠俞等。

(7)足太阳膀胱经证治

遗尿,小便不利,小腹胀满,神志失常,各种脏腑病、五官病,下肢后面沿经酸楚疼痛、麻木,项背腰骶部疼痛,恶寒,发热,后枕部头痛。治宜调理膀胱、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本腑募穴。如天柱、大杼、风门、诸背俞穴、次髎、秩边、殷门、委中、委阳、承山、昆仑、申脉、京骨、中极、关元、太溪、三阴交等。

(8)足少阴肾经证治

本经病变以虚证为主,症见遗尿,小便不利,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虚喘,咳血,失眠,多梦,下肢内侧后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腰痛,足心热,咽干喉燥,近视,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治宜补肾培元、通经活络,针灸并用,多用补法。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任脉、足太阳经穴。如太溪、复溜、照海、涌泉、大赫、肾俞、次髎、秩边、命门、气海、关元、三阴交等。

(9)手厥阴心包经证治

除经脉病为沿上肢内侧正中酸楚疼痛、麻木之外,其余均同手少阴心经证治。

(10)手少阳三焦经证治

上肢外侧正中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肩、颈、耳后疼痛,耳鸣、耳聋,偏头痛,咽喉疼痛,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治宜通经活络、疏调三焦,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少阳、足太阴经穴以及本腑的募穴、背俞穴、下合穴。如阳池、中渚、外关、支沟、翳风、角孙、耳门、风池、阳陵泉、足临泣、三阴交、阴陵泉、石门、三焦俞、委阳等。

(11)足少阳胆经证治

黄疸,口苦,目黄,身黄,尿黄,惊恐,失眠,下肢外侧正中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胁肋疼痛,偏头痛,目疾,耳鸣,耳聋。治宜疏肝利胆、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手少阳、足厥阴经穴。如丘墟、侠溪、足临泣、悬钟、光明、阳陵泉、风市、环跳、日月、率谷、风池、听会、支沟、外关、期门、太冲、肝俞、胆俞等。

(12)足厥阴肝经证治

胁肋胀痛,黄疸,口苦,食欲减退,嗳气呕逆,心烦易怒,下肢内侧正中酸楚疼痛,麻木,疝气,面瘫,头晕目眩,头顶痛,近视,夜盲,视物昏花,目赤肿痛。治宜疏肝理气、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少阳、足少阴经穴。如太冲、行间、大敦、曲泉、章门、期门、侠溪、阳陵泉、光明、风池、日月、太溪、复溜、涌泉、足三里、百会、肝俞等。

《针灸解惑(第2版)》以丰富的学术内容
独到的学术见解
实用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写作体例
系我国针灸专业少有的经典专著
对于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
钻研和学习针灸来说
无疑是难得一见的学术著作
同时也是广大针灸工作者深入学习
探究针灸医学精髓的好参考书


王老善于思考,勤于笔耕
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200多篇
科普作品300多篇
主编和参编著作近80部
临床精于四诊辨证论治和经络辨证论治
擅长运用针灸和新浮针技术治疗
面瘫、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尿便失禁
以及妇科、眼科等疑难奇症
并善用经穴养生

王老从教、从医40年来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学生动活泼,幽默风趣,深入浅出
理论联系实际,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教学风格深受海内外各层次中外学生的喜爱
好评如潮
2006年被国家科技部评选为
中国针灸行业唯一的先进科技工作者
2010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
中国针灸行业唯一的
中医药科普讲座“金话筒”奖
一本书好不好,口碑很重要
从销量可以窥见一斑
2009年,印刷4000册,销售一空
2011年,印刷2000册,销售一空
2016年底,第2版横空出世
印刷3000册,库房目前仅存几百册
(扫码下单)
推荐书:《针灸解惑(第2版)》。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针灸解惑(第2版)》,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本书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启才教授在多年探索针灸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针灸医学中常见的106个学术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属于疑难而令人费解的问题;有的属于含糊不清或于理不通的问题:有些属于分歧纷纭、自相矛盾的问题;有的甚至还是明显的错误问题。只是数千年来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统一认识,更谈不上合理解决。作者对这些内容进行了阐释、修订、充实和纠正,立意明确,说理清楚,且言之成理。
END
本文由中医出版公众号原创发表,最终解释权归本文原作者所有。推荐书:《针灸解惑(第2版)》。
投稿及咨询邮箱zyyxscb@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人体镇痛穴大全

针灸名家王启才:答来自日本的三大困惑

这种针灸自成一派,屡见奇效,粉丝众多,独特在哪?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关注 中医出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