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说】关怀还是自嗨这是个问题

 

小徐问我,怎么看待朋友圈流传的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据说是高考生的家长写给考生的。...





文/贾洪武

小徐问我,怎么看待朋友圈流传的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据说是高考生的家长写给考生的。

我看了一下,被吓一跳。现录文章如下:

考好考坏,爸妈都等你回家吃饭

         ——献给即将参加高考和其他所有考试的人们

 

孩子,考试是个点,生命是条线。没有人因考试赢得所有,也没有人因考试输掉一生。考好考坏,爸妈都等你回家吃饭!

孩子,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你又怕什么?把该答的试题答了,把该忘的功名忘了吧。考好考坏,爸妈都等你回家吃饭!

孩子,哪有什么一考定终生,人生处处是考场!别紧张,试卷不过一张纸,未来才是一幅画。考好考坏,爸妈都等你回家吃饭!

孩子,青春不只路一条,何必急于见分晓?只要心中碧空如洗,明天的太阳就会照常升起。考好考坏,爸妈都等你回家吃饭!

孩子,人生的绝顶聪明,不是机智答题而是从容接纳。你呀,要么光明磊落地赢,要么心悦诚服地输。考好考坏,爸妈都等你回家吃饭!

孩子,努力了拼搏了,剩下的就是听命了。请相信,如果未能尽如人意,定是上天另有安排。考好考坏,爸妈都等你回家吃饭!

孩子,爸妈知道每年高考出分的时候,哭一批笑一批,只有上过大学的才知道,四年后的风骚,谁的天下,都别说得太早。

孩子,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

孩子,今天让我突然想起比尔盖茨的话:“难道坐头等舱会比坐经济舱先到达目的地吗?”所以,不要对孩子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尽力就好!站一路也是一种历练……为群里高考的孩子们,加油!

第一个感受,写这篇文章的人一定对自己的文采自我感觉良好,这分明是一篇炫耀写作技巧的文章。第二个感受,整个文章从文字上看是减压,但语调总感觉是一篇战斗动员,慷慨激昂,催孩子取义成仁的味道很浓。想到这里,着实吓一跳!仔细分析一下,又发现几个问题,现在就聊一聊我的看法。

第一,很多人有所不知的是,人们在日常的沟通交流过程中,信息的交换是有表面的沟通和隐藏的沟通的。本文就存在这种问题。举个例子,以前中国人见面常打招呼的一句话“吃了吗?”从表面上看,这是询问别人是否还饿着,但谁都知道,大部分情况下,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到你了,和你打个招呼表示友善。再比如有些家长会抱怨孩子不懂事,希望孩子约束行为,但实际上他们想说的是自己不容易,希望孩子体贴父母。本文的坏处就在于反复出现的“考好考坏,爸妈都等你回家吃饭!”这种反复的情调,表面上看是要孩子放下包袱去考试,其实给孩子传递的是父母内心的煎熬,可以想象假若孩子真没考好,他回家吃这顿饭不会吃的汗流浃背心安理得,一定会吃得如鸿门宴一般难受。

第二,这段文字通篇没有考虑孩子的处境和感受,而是着意刻画父母的宽恕和大度。所以这篇文章满足的是家长的心理需求而不是考生的心理需求。 “考好考坏,爸妈都等你回家吃饭!”多么宽宏大量的宣言!但是谁需要被宽恕呢?当然是犯了错误的人?谁是犯了错误的人呢?当然是“考坏了的考生’。当父母把自己置于道德的制高点的时候,他们对孩子必然只会俯视。那么努力参加高考的孩子自己愿意考坏么?他们愿意自己的父母把自己放在道德的低点,然后大度地原谅他们么?他们能承受这种慷慨的文辞制造出来的“内疚”么?答案是,不能。

第三,本文的隐喻犯了严重的逻辑错误,充满对事实的误导。文章说“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首先,火车的这个比喻本身就不恰当。因为这个比喻的前提是要到达终点,大家都在一个车上。只是舒适度不同。换句话说,这是量的不同,而不是质的不同。但是但凡了解中国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从此人生各不相同。高考对人生的影响是质的变化,而绝不是量的加减。如果非要用交通工具做比喻,那么高考落榜者相当于继续步行,专科生骑上了自行车,本科生上了火车,博士生可能在坐飞机。而清华北大等名校无疑的是豪华顶配。其次,老板真不关心你怎么来的么?那如何解释985、211学校的毕业生好找工作,而且大家都在追求名校呢?所以这是完全不顾事实的谎言。用谎言安慰孩子,虚假的种子能开出真实的花么?这篇被广泛转发的文章,表面上看是对孩子们的关怀,其本质其实是家长们的自嗨。

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高考过后,几家欢乐几家愁。提醒家长朋友们,这段时间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绪波动,毕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当然作为家长本人,自己也要监控自己的言行,给孩子真诚的关怀,不要给他们虚假的安慰,不要以爱的名义给孩子增加更多的烦恼。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学习更多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厌学、思维力训练和学习方法的知识!


精彩推荐:

【贾说】远见

【贾说】家长要持证上岗

【高考】考生公益心理援助

【贾说】青少年心理障碍如何预防

【贾洪武教授心理健康七讲】第五讲:避免因病获益


    关注 贾洪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