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白鹿原的后裔

 

《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老先生走了。...





《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老先生走了。整个「五一」假期,陕西人民都沉浸在失去这么一位优秀作家的悲痛之中,媒体关于陈先生的悼念更是铺天盖地。我作为一个陕西人,通过陈忠实的为人、事迹和作品,发现很多媒体没有关注到的一项重要内容——陕西人的独特价值观及其背后的历史变革。

陈先生虽然不在了,但他用作品刻画出的完整、真实的陕西人形象将会长存。他在小说《白鹿原》中所描绘的人性和纠结的恩怨情仇,都是在历史变革中沉淀下来的;与之一起沉淀下来的,还有陕西人的思维方式和性格。


▲ 陈忠实老先生走了

说到陕西人的思维方式,最有意思的就是他们的「宏观思维」。他们看待一件事情,往往喜欢用「百年」「千年」作为衡量的标尺,先追溯过去的历史先辈,再向前展望未来。拥有这种宏观思维的人一般活得更有使命感,因为往回看,祖宗如果留了什么东西没做完,咱得做;往前看,子孙还期待着什么,也得为他们铺个路。一个陕西人,尽管生活在狭窄的农耕社会,但他思考问题时所要顾及的可能是「方圆几百里」。

按费孝通所说,乡村社会也就「方圆三十公里」的事,但是陕西人擅长将历史延展开来进行阐释。他们能从历史光荣的一面看到背后犄角旮旯里的事情,能从失败中看到成功的机遇,或者从成功中看到潜伏着的失败,这是陕西人很独特的地方。

也正因为他们看待历史的「宏观思维」,历来在陕西土地上折腾事的人,都是激进而且满怀理想的。拿农民起义来说,其他地方发生的农民起义,大部分都是因为眼前的利益,起义者只想在当地称霸而已,比如东北闹「胡子」,上海闹「小刀会」。只有陕西的农民起义,目标很清楚,就是想做皇帝。比如李自成,喊着「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最后果真打到北京当了几天皇帝。陕西人对称帝的执着,都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标杆——给了他们无数的想象空间的「十三朝古都」历史。


▲ 「十三朝古都」拥有悠久的历史

这样看来,陕西人仿佛是有理想、有抱负,时时刻刻充满激情的,这和大家平时接触的陕西人似乎有一些不同。

我们认识的陕西人好像总是和和气气的,谁也不得罪,给人面子,从来不让人难堪。在陕西人的人际交往当中,「给面子」是最大的事情。陕西人对「给面子」的定义是降低自己、抬高别人,让对方感到被尊重,激发对方想要帮助你和支持你的冲动。

这种性格放在陕西本地来看,你会觉得稀松平常,因为大家都这样。但是如果在外地,有时候你一眼就能认出陕西人,因为不管是张艺谋、顾长卫这样的公众人物,还是一些媒体人、艺术家、官员,这些陕西人总是保持着谦和的微笑,让你感到被尊重。


▲ 他们总是保持着谦和的笑容,让你感到被尊重

陕西人深得中庸的奥妙,而且把它变成了一种本能。我担任北京-陕西商会会长的时候,想要给商会找一个商训用以自律,发起所有的陕西商会成员一起帮忙。所有人在寻找商训的过程中,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史记》,这符合了前面讲的第一条——「宏观思维」中对历史的追溯。

最后,大家的意见非常一致,选择了「朴」和「中」两个字作为商训,「朴」意味着简单、实诚,而「中」意味着凡事不走极端、坚守中道。这是取了《史记》当中的一句话,「抱朴守中」

因为在市场中,我们应该注意「抱朴守中」,「朴」就是穿戴朴素、为人朴实,不会刺激到他人。同时这也是一种「中」,让人感觉不到你的存在,不会给别人带来压力,也不会让人觉得「没面子」,这都是陕西人真正的道德取向和处事原则。


▲ 陕西人处事低调且隐忍

喜欢「中庸」的陕西人,为人都较为仁厚,如果受到委屈或是需要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又都比较低调隐忍。比如说张艺谋的「超生事件」,舆论来势汹汹,民众要求他缴纳上千万的罚款,他道歉之后认认真真地把罚款交了,从没对这件事情表达过不满。他在用这样一个特别「陕西人」的方式来处理事情,实际上也透露出了陕西人的智慧——用时间来死扛一件事情,通过时间来决出胜负或对错。

你以为陕西人谨慎、中庸是因为害怕得罪人,但是实际上,陕西人很勇敢,他最大的勇敢就是善用时间跟你搏斗,他会用时间慢慢来证明他的正确和你的愚蠢。因为在陕西人眼里,千百年来,有太多是非成败转头空。很多事情往往今是昨非,短时间内的成败在拉开时间长度后看是毫无价值的,站在千年来看,你在某一时间的较真和算计,简直愚蠢可笑。

陕西人拥有自己的处事原则,他们聪明而又骄傲,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从外地到陕西做事情的人,似乎很会算帐,最后却都败下阵来。


▲ 《白鹿原》|陕西人有自己的智慧

我离开西安二十多年以后,有一次回到西安办点事儿,一个老同学认为我离家多年,早忘了陕西人的行事风格,坚持要告诉我与陕西人共事的诀窍。他跟我说,和陕西人谈事儿,最重要的就是「悄悄的、缓缓的、撚撚的、潺潺的」这十二个字。

第一,「悄悄的」。交谈时要低声,悄悄的,这符合我们前面讲的「朴」,不要咋呼,不要引起别人注意。

第二,「缓缓的」,说话一定要慢,不能急,慢是成功的关键。

第三,「撚撚的」。陕西有种小吃叫「撚面」,就是在面上浇一些稠汁,搅拌在一起,比北京的打卤面还要干一点。这种把东西混合在一起分不清的混沌状态,就叫「撚」。上海人认为把事情搞清楚是聪明的,当你事情没做好的时候,他们会觉得你把三七弄成了二十三,会说你是十三点、拎不清。但是陕西不一样,在他们眼里,事情模糊化是成功的关键,你有本事把事情弄模糊才有成功的机会。

最后一个,「潺潺的」,就像那种吃饱了拍着肚子,然后抽着烟,闭着眼,迷迷糊糊的舒服状态,让大家都感到很满意。

不急不躁,徐图进取,用时间证明自己的正确,把事情模糊化以减少被攻击的可能,同时用中庸之道来躲开各方面的压力,再以低调来避免偶然打击。这些都体现了陕西人特别的智慧,这种智慧从过去一直绵延至今。



▲ 《白鹿原》|白鹿原的悲剧,延续了一代又一代

但如果你回顾历史,会发现陕西长期重复着与《白鹿原》类似的悲剧,这样的故事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来,每一代人似乎都从历史中汲取了很多经验,却仍然逃不出宿命。

因此,他们会开始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世界究竟是什么?人生究竟是什么?是非究竟是什么?成败究竟是什么?

当然,这一系列的终极思考,至今仍是无解的谜题。陕西人虽然拥有宏观思维和特别的智慧,却总是落入历史同样的误区,这就像我们今天做的很多事情,当下看都非常聪明,但放到历史长河之中,却显得有些无奈和滑稽。

而陈忠实给「白鹿原」留下的那些故事,所有的智慧与恩怨情仇,最终都没有任何的结果,历史仍然停留在「白鹿原」上。尽管今天的「白鹿原」上建了很多房子,环境也比过去好了些,但是生活在那里的人,和一百年前没有什么变化,他们的内心仍然留有历史带给他们的自负,白鹿原仍然还是历史中的那个白鹿原。


▲ 白鹿原还是那个白鹿原

不过,我们要感谢陈忠实老先生这个「纯粹的作家」,他用他那张像刀镌刻出来的脸,和他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真实的「白鹿原」,塑造出一个个典型的陕西人形象。你如果认真地阅读他的作品,将会更好地认识陕西人,也会更好地认识中国人。

同时我们也要感谢陕西人,在和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被影响,渐渐开始思考未来,开始拥有前进的方向。

-END-
点击下列关键词  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苹果
我和台湾人 | 悼念泽西| 家族传承
不丹 | 自由是枷锁| 老男人和小男人
川普 |禽兽不如 | 收场
月球上的经适房 | 时间交易
熟人| 死亡 | 追杀合伙人 | 民间金融
女人永远是男人的老师 | 面子
活在未来 | 电灯泡+ | 底线
王亚樵 | 凤姐 | 汤唯
辛德勒 |  干爹 | 前妻 | 刘晓光
老炮儿 | 赌王 | 泼妇
牛的性生活 | 饥饿没有乳房 | 子宫
-商务联系-
邮箱 wuxin@890media.com



    关注 冯仑风马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