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头条】“实验”成试验田:原创综艺的发力与试错

 

通过节目呈现社会问题的矛盾点,从而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深思,不仅需要放弃制造话题的“求生欲”,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从而制作兼具现实、娱乐的综艺节目。...



文丨Mirror影视研究组

当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成为综艺发掘的“制作动机”与创新突破口,“社会实验”综艺几乎是在慢综艺获得热捧的基础上,渐渐发展并不断壮大。

从关注“教育问题”“亲情问题”,到关注“生育问题”“婚姻问题”,尽管这些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表现在综艺领域却是近几年才纷纷掀起的又一现象。作为“下饭菜”的实验综艺节目,正是在“寓教于乐”的基础上渐渐开花。



当现实题材作为剧作的主导诉求,关注现实问题的这一综艺类型也渐渐崭露头角。近期热播的《我家那小子》以及《妻子的浪漫旅行》等等,正是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亲情代沟”“婚恋问题”出发,试图从节目中窥探问题、引发思考。

既是通过“社会实验”综艺映射社会问题,也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人们忽视的社会现象抛在观众眼前。与以往的“搞笑”“竞技”等等节目模式不同,社会实验综艺大多立足社会问题,诉诸于慢节奏的“理性”表达。



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婚恋问题……一直是社会难以回避的话题热点,反映到综艺节目之上,却成为制作方与观众群体的“情感寄托”,以明星为角色担当的人物设定,在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也带有更多戏剧化的看点。

然而通过明星的“替代”角色映射社会问题,也只是实验综艺节目对于社会问题“试验”的一次初探与试错。毕竟抛开明星的人气加持节目很难有热度,而抛弃“实验”这样的试验属性,却丧失了原创的创作初衷,最终就只能演变成创新与流量之间博弈的妥协。

综艺30年变迁
从元祖级别的《综艺大观》,到现存至今的《快乐大本营》,以及花式各样的综艺类型分屏竞演,综艺节目已经走过近30年的长程。在这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迎来了综艺的进一步人群细分、品类细化,也迎来了从“寓教于乐”到“纯娱乐”再回归“寓教于乐”的转变。



1990年,国内综艺得以诞生,延续了央视一套联欢晚会风格的《文艺天地》(后改名《综艺大观》),作为综艺的元老级节目,最初也是建立在“寓教于乐”的初衷上。正如早期的电视剧一样,节目单一得以更加火爆,较小的竞争性也承接了节目的“从一而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综艺节目渐渐受“消费、娱乐”的影响,开始转变“寓教于乐”为“纯娱乐”“泛娱乐”形式,而《快乐大本营》等节目的诞生正是这一类型的转折点,奠定了综艺节目的“娱乐化”转型。



“音乐竞技”“武艺表演”“技能选秀”“偶像迭代”“文化传承”……渐渐成为荧屏主流,综艺节目的娱乐性质也越来越成为节目的创作本质。而取而代之的是节目类型的多样化竞争,演变到近几年的“垂直领域”细分,正是泛娱乐的“失力”。

电视综艺在挣脱传统意识形态、实现个性解放的同时,面对着竞争白热化,以及节目类型扎堆,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问题,寻求突破创新就成为综艺节目的集体诉求。
同类扎堆  原创隐忧
“抄完欧美、买遍日韩”,一直是国内综艺大受诟病的问题所在,国内综艺一度在原创疲软与引进热潮中度过了几十年。然而在政策管控、市场竞争激烈、观众呼吁之下,综艺节目不得不寻求变革,摸索“本土文化”与创新发力。

然而除去已有的“经典传承”类文化综艺的发力外,国内综艺的原创之路显得并不好走。大部分综艺节目在“极力效仿”与“引进热议”之后,仍然处在“购进版权”的狭隘路上,原创综艺节目显得弥足珍贵。



当音乐综艺赚取观众好评与眼球之后,大量音乐综艺涌入综艺市场,在“换汤不换药”中寻求同类竞争;而当慢综艺成为荧屏新宠,也渐渐滋生各式各样的新型慢节奏综艺。继承了“亲子”基因的亲子类真人秀也正是在节目“不变的初衷”中花式转换卖点。

《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过后,亲子主题的综艺节目得以焕发新生,《妈妈是超人》《放开我北鼻》《了不起的孩子》等等节目不断登上荧幕,尽管热度不减,但在仅有的“受众观看时长”之争下,已经演变成流量的分割,最终呈现出同质化扎堆的景象。



被称为选秀元年的2018,一档以“男性向”的《偶像练习生》与“女性向”的《创造101》将“偶像选秀”打出天际,至今话题热度不减。而有着“选秀”基因的《明日之子》同样在选秀之上获得更多关注。

在“音综竞技”“街舞元年”“选秀元年”的标签之下,反映的正是同类型综艺节目的扎堆涌现。一时间内一档热门节目往往能够带动整个节目类型的跟风,而表现在荧幕之上则是同质化严重下的原创堪忧。
“观察”成新宠 “实验”焕新生
在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呼吁下,综艺节目如出一致,一批以关注社会问题为创作初衷的节目类型得以诞生,旨在通过综艺节目映射当下的社会问题,从而回归综艺节目的原始本质——“寓教于乐”。

从《青春旅社》的陌生人探索新的共处方式,《幸福三重奏》里展现的夫妻相处模式,到《放开我北鼻》里面通过明星嘉宾与素人小孩相处,再到通过棚内观察的《我家那小子》《妻子的浪漫旅行》等节目诞生,观察秀、实验综艺渐渐成为原创综艺的又一次探索。



抛开了竞技类节目的“进阶属性”与观看时的“视觉刺激”,实验综艺考验的是节目所呈现出的社会矛盾点是否能够引人入胜,慢节奏碰撞出的火花是否能够延续观众热情。

以本身就已形成受众认识的“社会问题”为节目的试验田,在节目的话题热度上的确已经占有不少优势,因此观察类综艺成为综艺市场的新宠,以“社会试验”为创作初衷的实验综艺也得以焕发新生。



然而建立在社会问题之上的综艺节目,想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节目呈现社会问题的矛盾点,从而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深思,不仅需要放弃制造话题的“求生欲”,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从而制作兼具现实、娱乐的综艺节目。
—The End—
主编 | 韩英楠
编辑 | 殳吉
校对 | 栗子


近期热文
《沙海》秦昊“逆风翻盘”:立身行己,厚积薄发

低分剧高收视:边“吐槽”边看,“弃疗”不弃剧

“限古令”之后古装再迸发,网台较量争夺古装爆款



自媒体矩阵


    关注 娱三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