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请家长摆好正确姿势

 

啪!请家长摆好正确姿势...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摔倒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被家具绊倒、被玩具绊倒、被自己绊倒等等,而且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长面前摔倒。
摔倒宝宝会痛,有的时候运气不好,还会对宝宝造成,较大的伤害,所以家长都害怕宝宝摔倒,更加不知道如何应对宝宝,摔倒,尤其是听到自己的态度对宝宝的,性格形成有关之后,更加不知道要如何反应了。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关于这个,方面的观点。

对于宝宝来说,摔跤是发展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重要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体验到,生命中的不确定性,然后开始学会环境,中的风险,学会量力而为,另外还能训练宝宝对于疼痛感的承受能力,和情绪修复能力。

摔跤其实也是有好处的,但是家长对此的态度需要,稍微注意一下,以下几种行为最好不要有,否则会剥夺宝宝发展,上述能力的机会。

第一种态度:宝宝摔倒过度紧张,立即上前扶起
家长要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很多宝宝哭,并不是疼哭的,而是被家长过度紧张,的情绪给吓哭的。

宝宝的生活经验很少,摔倒之后,宝宝会有一到两秒的,空白时间,这段时间是给家长反应的,如果家长的反,应是立即惊呼、扶起,宝宝就会认为:妈妈都吓成这样了,看来我摔的很严重,好可怕。

这个观念形成之后,宝宝就会开始大哭。

这种方式对待宝宝的摔倒,可能对宝宝的性格,形成产生以下影响:
环境本身就不存在,绝对的安全,受伤有的时候真,不是小心就能避免的,但是摔倒之后紧张的情绪、责备的语气会让宝宝以后对,受伤过度谨慎,从此不敢做有受伤风险,的运动,这样对于宝宝的成长来说,会阻碍宝宝平衡能力和躲闪,能力的发展,宝宝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宝宝长大之后也会,缺乏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

第二种态度:对宝宝的摔倒自责或者责怪其他的物品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有听到很多家长,尤其是长辈看到孩子摔倒之后,这样说:“宝宝不哭,来我们打它(绊倒宝宝的物体)”

这样的话语宝宝听多了,就会觉得别人需要为自己,的摔倒负责,正常情况下自己是不会,摔倒的。

这种应对宝宝摔倒的方式,对宝宝可能形成的性格,影响是:

宝宝的这种他人需要为自己的摔倒负责,的思维一旦形成,长大之后遇到挫折,容易大发脾气,不寻找自己的原因,不从过往的经历,中总结经验教训,评估风险,只会责怪他人或者他物。

第三种态度:宝宝摔倒,坚决不扶

宝宝摔倒,家长坚决不扶,这种方式小编虽然理解家长是为了,让宝宝更加独立,更加勇敢,但是若宝宝请求帮助了,家长还是坚决不扶,甚至不允许别人扶,就是执着的让宝宝,自己站起来,那么宝宝就会觉得自己和家长之间的,情感链接断开了。

宝宝会认为,不管我怎么样,我爸爸妈妈都不会帮我。

这样做会给宝宝带来的,性格影响如下:
宝宝进入一种不安的状态,然后想办法重新和父母建立,感情链接,会变得十分粘人,但是这种努力,长期没有效果,宝宝就会放弃,然后开始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好强,冷漠的人,宝宝会拒绝别人的帮助,也不会主动去帮助别人。

说完宝宝摔倒后不能做,的事情,我们来说一下宝宝摔倒后能做,的事情吧。

1、藏起担心

可以轻快的问宝宝一句:“你还好吗?”

这句话可以给宝宝传达,两层意思,第一层,摔跤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我并不会因此生气,更不会因此责备你;第二层,摔跤不可怕,如果你需要安慰,需要照顾,我都在这里。

也就是说在宝宝向,你寻求帮助之前,家长不主动去帮助宝宝,但是在宝宝寻求帮助之后,也不拒绝,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

宝宝看家长是这样的反应,如果没有真的摔很疼,宝宝就会拍拍屁股,继续玩耍。

2、宝宝摔倒,然后哭了

如果经过你轻快的一问,宝宝还是哭了,那么宝宝是真的摔痛了,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太过紧张,平静的面对,宝宝就会感觉身边有个,沉稳的成人能够把控局面,宝宝就会很安心,很快就能平静下来,这样家长给宝宝检查伤口,处理伤口也更加合适。

3、学会理解宝宝的情绪

有的宝宝摔倒之后会发脾气,不停的说“打地,打”,家长要理解这是宝宝,在表达自己不爽的情绪,不要觉得宝宝哔哔哔很烦,只需要陪在宝宝身边,让宝宝知道,妈妈一直都在就可以。

4、教宝宝吸取教训

等宝宝摔倒的情绪平稳下来,就可以试着把摔倒,的过程采用故事的方式演绎出来,演绎方式幽默一些,宝宝看了之后会哈哈大笑,不好的情绪会完全排解,宝宝也知道了摔倒的,真正原因,妈妈还可以演绎一下如何避免,摔倒的方式,让宝宝下次也,知道如何避免摔倒。

总而言之,只要不是安全事故,摔跤这个事情就,不是谁的错,而是一种成长的过程,宝宝需要的也不是,找到替罪羊,而是学会如何做,会更加安全。

面对摔跤父母正确,的处理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宝宝运动,的发展,也能提升宝宝的情绪,管理能力,风险评估能力都能,最为重要的是,对于培养宝宝勇敢、独立的性格,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虽然宝宝摔倒之后扶不,扶是一个生活的小问题,但是它牵扯的范围很大,家长需要认真面对。
文章来源:好孕之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编辑:木子凡
版式设计:风中
审核:YiYi
健康又有趣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扫描二维码:大众健康报


    关注 大众健康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